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0-5-13 22:47 编辑
读写札记(35) 诛心之笔
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元帅(南宋降将)张弘范率军南征,追杀宋少帝赵昺于广东新会崖山。丞相陆秀夫背负年仅八岁的少帝蹈海殉国,大将张世杰溺海身死,南宋就此灭亡。张弘范于崖山立石以纪功,云:“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一百多年后,明代新会知名学者、正统十二年举人陈献章来赵昺殉难处凭吊,加一“宋”字于碑文之上,遂成:“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一字之增,揭示了张宏范卖主求荣的真面目,实乃诛心之笔。 明代成化十二年时,按察司佥事、晋江进士赵瑶登崖山观奇石,诗云: 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 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 寥寥数笔,勾出了亡宋悲凉沧桑,刻画了叛逆无耻嘴脸。后人遂称此石为“功罪石”,骚人墨客每过此地,留下怀古题咏颇多,有一诗云: 沧波有幸留忠骨,顽石无辜记汉奸。 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终究在人间 可见,是非自有公论,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不论你地位多高,权势多大,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原载于《南海日报》1998年8月2日) 注:补发原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