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459|回复: 12

下乡后的第一次探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6 21: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乡后的第一次探亲
耿元生
1
    马上就是春节了,春运正在高潮。这期间几亿人的大迁徙、大运动,尽管每个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目标:家。春节和家紧密联系到一起,好像春节就是回家。在外的学子借着寒假要回家看望父母;在外奔波辛苦了一年的打工者历尽艰辛要回家;甚至在海外的游子也不远万里要回家。挣钱多的乘飞机回家,白领开车回家,多数还是乘坐火车回家,有的农民工甚至骑摩托回家。看到浩浩荡荡的回家大军不胜感慨,为了什么?为了一个家。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回到北京,没有了回家的奔波,没有了回家的辛苦。但是不免回想起下乡3年后的第一次探亲。
1
    那次回家探亲虽然不是春节,但是一路也是很辛苦。从连队坐马车到团部,在团部搭车队拉粮的大卡车到鹤岗。那时没有订票只说,只能到车站排队买票。卧铺买不起,只能买普通票,好不容易排到窗口买通票到北京,但是已经没有了坐票,只能买同等价格的站票。从鹤岗到哈尔滨只有400多公里,但是那时的绿皮车开得很慢,几乎是站就停。这样这400多公里站了将近10个小时。那时腿折刚恢复不久,站时间长了腿就肿得老粗,袜子把脚脖子勒出一道深槽。没有办法,只能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坐在自己的行李包上,没有坐一会儿,到站了,携带这大包小包的乘客有下车的,有上车的,都在挤,自己只有贴在另一侧的车门等着火车启动。好不容易挨到了哈尔滨,还要中转签字,又是排队又是拥挤。办好了签字,还是没有座位。还好,从哈尔滨到北京的火车不是见站就停,速度还快一点。但是也只能在火车箱连接处坐在自己的行李包上。快到沈阳了,很多人开始往车门口挤,看来到沈阳下车的人多,于是挤到车厢里。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正在从行李加上拿去行李,赶紧帮助她把行李拿下来,等她一走,终于有了个座位可以舒服一点了。就这样晃晃荡荡,慢慢悠悠,时而迷糊时而清醒地过了一个夜晚,天亮的时候终于到北京站了。
1
    出了北京站,闻到了清晨各家生火做早点的煤烟味道,深深吸了一口已很久没有闻到气味。北京,我回来了!但是也开始迷茫。那时父母已经随单位搬迁到了河北宣化,三姐清华毕业分到了内蒙古,小哥到了煤矿,妹妹到了云南西双版纳,只有在北京运动队的一个姐姐。和平里那熟悉的家已不复存在,家在哪里?亲人在哪里?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啊,已经不是北京人了,我在北京已经没有家了。
1
    这样,在姐姐家住了两天,见见发小,不论怎样,他们在北京还有个家。父母就是家,于是又乘刚火车到了宣化。父母的单位在离宣化18里的洋河西(记不住小地名了)。按照父母信中所指,出了火车站到洋河桥头做一趟长途车,终于到家了。这是一栋一栋的红砖平房,父母的房间在一排房子西头第二间,是一个里外屋。这就是家,只有越发年迈的父母,没有兄弟姐妹。这个家是那么陌生,没有了父母备课的书桌,没有助教来请教教学的身影,没有了兄弟姐妹的欢歌笑语。可是我回来了。尽管经过动乱父母没有那没多话语,但是怕我吃不惯有一股怪味的胡麻油,拿出仅有的一点菜籽油合馅包饺子。这就是父母,这就是家。对我,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父母自己要生火做饭,没有蜂窝煤,也没有煤球,于是父母借了一架板车,我去买了一车煤末,掺点黄土给脱了一批煤饼,可以烧一段时间了。这点活对于下乡脱过坯、扛过麻袋的我来说这点活不算什么,但那时父母已经年近60,真不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搞的,真的难为他们了!
1
    这就是我下乡后的第一次探亲。
                                         2018年3月1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22: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一篇特殊年代里的“探家”记,它和我们常见的同类文字很不一样......

      谢谢元生节日里送“名山家园”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22: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timg (5).jpg
timg (4).jpg



timg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1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说这话的目的是把学校搅黄了,事实上也做到了。老耕的父母当年聆听了这一指示后的复杂心情可以想象。他们的苦闷、无奈,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高潮时,热血澎湃的我们看不到,也想不到,家长更不敢流露。只是在回家探亲时,我们逐渐地觉察到了父母心里的苦和痛。两千多年前子产不毁乡校:抗战烽火中的西南联大的教学水平和成就,至今难以超越,那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精神物质双丰收。和平年代教育停办,史无前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19: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我写了首诗叫"归心”   春至游魂急,归心箭上驰,乡关情系处,故土最相思。诗中之情就同耿老师当年一样的心情,我们每逢春节要探亲,就是思念父母思念家,故乡最相思。这种情感这种探亲经历只有我们才会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2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兄质朴无华的回忆文章,也勾起了我对“探亲”的回忆。、1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真是这样!好在耿兄探亲还有为他们做些活计的父母,而我探亲时,这已经是奢望了。因此探亲时我最避讳上荒友家去,一阵唏嘘一番怜悯,令我很是作难(那时小)。背后指指点点的人不在少数,当我离开北大荒携妻带子返回塘沽的时候,我心底的第一句话就是塘沽有我的家了!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了。
1
    共和国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挪到北大荒接受贫老茂的再教育,有脑子的人干不出这事来。
1
    知青下乡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彻底回家,探亲只是演习。但还是令人兴奋不已的。
1   
    给耿兄的文章点赞!!
   11                        ---宋宝安(昵称:孬稀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22: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头一次读元生兄的文字,便是第一次探亲的故事。朴实简单的语言,娓娓道来,俺却被其吸引,随之走一遭。
    这不,拖一条伤腿,坐马车、搭卡车、乘火车,千辛万苦回家探亲。谁知,一家七口,下乡的下乡,下放的下放,家已不复存在,亲人天南地北。“家在哪里?亲人在哪里?”和平里留下呼唤声声。有父母就是家,但宣化城外,家是那么陌生,父母年近花甲,没有多少话语,菜籽油合馅包饺子,拉板车买煤脱煤饼……
    读这类故事,也是读历史。故者,过去也;事者,事件也。故事,就是过去的事件。元生兄妙笔,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人性,以人性说文化,透视那
大革文化命的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8 2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显庆的话:

1
    耿元生的《第一次探亲》是一支歌,一支祭奠下乡运动的悲歌;是一首小诗,一首史诗般的小诗。
1
   我隐约记得,《语录》中有一句“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可我至今不知道“下乡”这件事是聪明还是愚蠢?所以至今也不知道,出这个主意者,是卑贱者还是高贵者?
1
    哲人说: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是我和耿元生的家庭遭遇却是“惊人的相似”,不知道这是幸也不幸?  
1
    那时候,我的姐姐在小渔村般的深圳;爸爸被发配到大西南“三线”四川资阳;我当然在北大荒;只有弟弟在北京,在家算是陪伴没工作的母亲。这样从北部边疆到南国罗湖口岸,从西南的乡镇到首都北京,五口人被分割四处。真可谓“以国为家”,国有多大,家有多大!
1
    类似的家庭何止万千?用一句古语:“何其相似乃尔”!可见,这是整个中国的苦难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8 2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豆老师这图片加的一下子让这篇文章活了起来图文并茂,让更多喜欢在名山家园阅读的老师们可能看着更赏心悦目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8 2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我来名山家园,细细品读知青哥哥姐姐们充满情感的文字时,强烈感受到在那个年代,他们所承受的所有的苦难,万般的艰辛和无奈无助,在他们年轻的过往掺杂着无数次的心酸和泪水,即便如此,知青哥哥姐姐们依然怀念,感恩北大荒那个凄凉但充满人情味的温暖的岁月。
     这些伟大朴实的人啊,愿你们现在和未来有好的生活,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和自然的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0:30 , Processed in 0.4711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