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603|回复: 1

黑土情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3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 土 情 歌
---我所看到的上海知青
陈立发(原二中学生)

    说起和知青的相识,那是40多年前,我还在八连上小学的时候。    某一天,原本平静的村子一反常态地热闹起来了,俱乐部门前的旷地上和村子里的一条主道的两旁聚了很多人,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像是过盛大节日。听大人说,是欢迎从远方的大城市上海来的知青。当时听了,并不知晓这期中有什么重大意义,只是感觉挺新奇的。在人们的趐盼中,几辆绿色的解放牌大汽车渐渐地开近,车头前系着一朵大红花,两条红带燕翅般地展开,车厢两侧栏板是红色标语,车厢里满载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色的绿军装,整齐又帅气。汽车一到八连就停下了,他们一个个从车上跳下来。我们小孩在他们周围窜来窜去,而他们却像一群春天里的燕子,有说有笑,欢快极了。但是,他们之间说的话我们听不懂。他们排好队,喊着口号,在一片锣鼓声和欢迎声中向场部走去。这就是我对上海知青的第一印象。在这前后,还有来自哈尔滨、北京、天津、温州等城市的知青。自从那以后,这里的生活就变了,变得比以前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过了三年,我转升到老场部学校上中学,那时叫二中。学校里有许多老师是知青,其中就有几位是上海知青,我记得有沙老师、谢老师、张老师(女)。沙老师教过我们班,还当过一段时间班主任。谢老师教别的年级,张老师主要教音乐课。另外还有几位北京知青和几位老教师也教过我们。他们工作都非常认真,努力把他们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期望我们走向社会时,能是一个有用的人。他们那时的容貌、神态,上课时的情景,犹如老电影,经常在我脑海中回放。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班同学去到江边卸煤。沙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班,轮流挑煤。我们从早晨一直干到下午,终于完成了任务。大家鞋里灌满了煤渣,累的骨酥筋麻,瘫软在地上。沙老师那时瘦瘦高高的,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他筐里装的煤比我们都多,步子迈得也比我们都大。我们是两班轮流,可他两班都得上,和我们一起一直干到最后,还要组织同学,整理工具。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我觉得老师真是太辛苦了!事后,沙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在作文中就描写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挑煤的情形。


    那年,学校为了庆祝国庆节,要求各个班都要准备文艺节目。沙老师编了一些小合唱和诗朗诵,在班里挑选了一些爱文艺的男女同学,每天放学后排练,大家都很有荣誉感,积极性高涨,在沙老师的指导下练得特别认真。汇演比赛结束后,我们获得了文艺先进班级。 两年的初中学习结束了,我没有上高中,就上班了,分配到十五连,一个离家二十多里路的连队。我被分在农工排里,就是干春种、夏锄、秋收的农活。


    知青们干农活进步很快,很多人都成了生产上的能手,有的比当地土生土长从小就干惯农活的人都厉害。我记得农工排有个班长,是上海知青,姓翟,他外表刚毅,穿着利落,干活时腰间外面喜欢扎根绳子。秋天收割豆子的时候,他是打头的,打头的必须都是手法快的,因为旁边人割的豆子要放在你割完的铺子上,以便拾穗机捡拾脱粒。你看他腰一猫,镰刀飞快地一伸一搂,豆角硬的扎手,他全不放在心上,总保持和后面的人拉开一段距离,割得又快又干净。大家在他的带领下,互相较劲,镰刀在手中不停地舞动,只听得“咔、咔、咔”,声音时远时近,时大时小连成一片,交织在这片金色的海洋里,与挥汗如雨的人们,汇成了一曲丰收的交响曲。


    还有一个秦姓的上海知青,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他有一米八多的大个子,表情丰富,善说,说话时还喜欢打手势。干活累了坐下休息时,他便成了中心,大家在他周边团团围坐,听他讲所看到听到的那些天南地北的趣事,不时的他还仰头哈哈大笑,逗得大家也忍俊不禁,欢声不断。满身的劳乏跑掉不少,大家便嘻嘻哈哈地接着干活。
    他爱看书,手里也有些书。那时书籍特别匮乏,对爱看书的人来说,如果能得到一本书看,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我曾在他那里借过一本书鲁迅的《呐喊》,其中的一篇《狂人日记》我比较爱看,但不大懂,只是觉得鲁迅很厉害,他能从字缝里看出“吃人”二字。


   和我一个宿舍的一个上海知青,我们大家都管他叫老胡,其实他也就二十六七岁的样子,长的细高,一个标准的南方人模样。他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文艺小青年,很爱乐器和唱歌。天气暖和时,当结束了一天的劳累,洗漱完,吃罢晚饭,五六个人站在房山头,看着西边燃烧的晚霞,老胡便吹起口琴或者吹响笛子,我们就跟着哼唱,悠扬的歌声伴随着青春畅想传向远方。其情也浓,其心也畅。后来,我调回家里所在的八连,在小学校里当老师。学校老师当中有一半是上海知青,一男三女,有陈老师、李老师、陶老师、蔡老师,都是担任各班级的班主任。当时我刚当老师,很多地方都不明白,陈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都热情地帮助我,使我很快地进入“老师”这个角色。小学生挺不好教的,你按成年人的思维去给他们讲课和他们交流,他们有时是理解不了的。你要把所讲的内容化成和他们思维相似的,可接受的,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那时师资匮乏,除了主科语文数学之外,其它副科没有专职老师,老师们都成了全能的了,什么音乐体育绘画都上。我和陈老师等几位老师一起使尽全身解数,努力教好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回忆起当年我们在八连学校的那些日子,几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7年恢复高考了,国家的这一重大决定改变了千千万万年轻人人的命运,影响着千家万户,对国家也是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知青老师有的上学了,有的办返城了,我也考上了技校,大家接连离开了八连小学校,迈向各自新的人生道路,去迎接新的命运和挑战。


    听说上海知青要纪念赴北大荒50周年,并将编辑一本纪念册,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过的上海知青,并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功与过,我不想妄加评说。历史长河不能倒流,谁也无能力改变。这段经历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它留在永久的回忆里吧。


    青丝白发,弹指之间。我在这里,只想对曾经来到黑土地生活过的知识青年们说,至今难忘与你们在一起的那些青葱岁月,你们把炙热的青春和一腔热血献给了北大荒,给黑土地带来了文化、文明和繁荣。北大荒将永远铭记你们的辉煌和功绩,你们是黑土地永远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3 21: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来自名山的陈立发“小荒友”。    你们在农场读书、参加工作,和知青大哥大姐们一起经历了特殊年代风风雨雨,结下了终身难忘的黑土情。

    谢谢你为家园网发来《黑土情歌》,更期待你们这些“小荒友”写出反映你们的家庭、朋友以及在农场这些年开拓、创业的精彩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5 21:19 , Processed in 0.01648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