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6709|回复: 10

字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 15: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7-3 10:45 编辑

(1 )七刀和八刀——“切”与“分”

  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菜,横七刀竖八刀。”上联对冬天小雨打在窗户上的景象进行了有趣的描绘,“冻”、“洒”两字正好是两点水和东字,三点水和西字的组合。它巧妙利用汉字的结合,拆分汉字达到了非常形象的效果。对这一上联的下联,必须用另外两个也是组合而成的汉字,而且这两个字之间还得有相关相对的意义,同时必须也表现一个画面情景。下联使用了“切”“分”两字。虽然不如“冻”“洒”两字直接有“东”“西”在字面上,但“切”是左右结构,“分”是上下结构,正好包含了横竖两个概念,加上“七刀”和“八刀”的搭配,表现了分瓜的场景,也是相当工整的对句。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切”“分”两字的组合方式,难道非要“七刀”才是“切”,“八刀”才能“分”吗?
  “切”“分”与“刀”确实有极明显的关系,但“七”和“切”、“八”和“分”之间的字源关系,知道的人大概就比较少了。
  “七”实际上是“切”的初文。甲骨文中“七”作“十”,实际上就是古人采漆切割漆树皮时所画的记号。今天热带橡胶园里工人们采集天然胶漆仍然是在树上割一个十字形的口子,插入一引流管,挂上一个小筒,任其自然流下,一处流完就拔下来,再在另一处如法炮制,直到收集够为止。
  “分”和“八”也是意义相关的。“八”《说文》解释为“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分”,《说文》“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八”字的字形古今变化不大,有的人解释为好似人口中呼出的两股气体分开了的形象。实际上“八”就是分开分离的抽象表现,就是“分”。汉字中从“八”的许多字都包含有“分别”“分开”“分离”的意思。如“公”,《韩非子》解释为“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说文》“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公”就是分割平均的意思。“介”,古文字就是“界限”的“界”,《韩诗外传》:“介,界也。”从八从人,就是把人分开的界限,包含了分割的意义。“半”,《说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有分开的意思。
  可见,“切”“分”不是一定要用七刀和八刀才可以。“七”与“八”只是同音假借成为数字的。它们的本义就是“切”“分”。不过,在通俗观念里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字按照组合成分拆开解释。在解放初期,有些农村妇女去找干部时说:“我想和他打八刀。”实际上是要求离婚。这也是一种借助通俗文字游戏效果的委婉表达。(袁胜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6: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7-3 10:45 编辑

(2)受人尊敬的“爷”

  “爷”字的繁体字作“爺”,下面的“耶”是表音的声符,上面的“父”是表义的形符。“爷”字为什么用“父”来显示字义?这是因为“爷”最初就是“父亲”的俗称。
   值得注意的是,“爷”字并非只有亲属称谓的用法,它还是一个应用相当广泛的敬称:年岁与祖父相仿的男子,人们也常叫他一声“爷爷”,当然这声“爷爷”定会让被称呼者心中十分舒坦;大凡长自己一辈的男子也都可以尊为“爷”,或者跟在姓氏后面,如“张爷”“李爷”,或者添上排行,如“三爷”、“五爷”;官僚财主更少不得一个表敬的“爷”,如“县太爷”“员外爷”;甚至子虚乌有的神仙,也要在对他们的称呼后加上一个“爷”以表示虔敬,如“阎王爷”“灶王爷”。
  “爷”作为一个亲属称谓,为什么会演化为一个用途广泛的敬称?
  联系文化背景来看,不难发现这与中国尊亲的传统文化心态有关。留意一下汉语中一些涉及父亲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尊严权威是那么的无与伦比:“天王老子”指的是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而其中的“老子”正是“父亲”的同义词;对一般百姓而言,自己居住地区的地方官又是必须给予充分尊敬的,所以地方官又被称为“父母官”;倘若把坏人当作自己的依靠和主宰,则又被叫做“认贼作父”。
  父亲之所以具有绝对的权威,获得充分的尊严,当然是在父权制度下男性家长主宰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际地位而造成的,与此相应,中国传统的孝道主张所谓“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之类不近情理的行为准则。应当说,在父权时代,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在家庭中建立起他的绝对权威,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便有了充分的理由去支配家庭其他成员,并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尊敬和服从。
  再深入一步看,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家社会的政治统治,类似于家族和家庭的统治,整个国家的主宰,其实就是君王一家。君王把自己的家庭成员乃至家族成员分封到全国各地作为地方的统治者,大的地方统治者再把自己的子女分封到自己统辖地区的各个地方。就这样,整个国家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父对子的统治,所以父的尊严与权威的确立,又成为一种政治的需要,而传统孝道对父的地位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政治统治要求的驱动。
  父亲既然有着无上的尊严和权威,“爷”作为父亲的俗称便有了充分的机会成为对人表示尊敬的字眼:叫你一声“爷”,似乎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一个威严无比的主宰者,表示尊敬的目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文士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09: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荣前文讲到 受人尊敬的“爷”,估计还要续上其它含义的“爷”。
    北京是个很特殊的地方,“爷”的功能在北京大大地被拓展了。原北京晚报著名京味记者刘一达专门写了本书《北京爷》。可见书评:
http://baike.baidu.com/view/672281.htm?fr=aladd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0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爷”的六种含义

来源:乐学网文章摘要


   第一种含义,是对男性长辈的称呼。《木兰辞》里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说明在汉魏六朝时“爷”是对“父亲”的称谓,不知自何时起,“爷”提升成了“祖父”,而“父亲”则由“爹”或“爸”来代替。但是,在现代的北京话里,“大爷”仍然屈居父辈,但是,这里的“爷”要读“ye”的去声,而且是轻声。     
   
第二种含义,是泛指所有的男人。这是从“男性长辈”引申到了所有的“男性”,对男人一律称“爷们儿”,而对女人,则相对地称为“娘儿们”,因为“娘”在古语里就是对“年轻女人”的统称。     
   
第三种含义,是把“男性长辈”引申到了“辈份关系”,对不同辈男人之间,无论是父子、叔侄、师徒还是爷孙关系,都合称为“爷们儿”或“爷儿俩”。此外,在邻居、同事、朋友之间,还可以把“爷们儿”用于打招呼,老人称晚辈“小爷们儿”,晚辈称老人“老爷们儿”,但不能在亲属之间使用。     
   
第四种含义,“爷”是奴仆对主人的称呼,根据主人辈分和年龄的不同,分别称为“老爷”、“大爷”、“少爷”。俗话说“有钱的是爷爷,没钱的是孙子”,到了社会上,“爷”又引申成了对所有有权、有钱、有势人的称呼,即使是在官衙、官府、大宅门看门的仆人,受“宰相家人七品官”的影响,也得称他一声“二爷”,不然你就进不了门。这里的“爷”要读“ye”的二声,而且是重音。     
 
以上的四种含义,在北方语系中,使用得比较普遍;以下的两种含义,则是北京特有的。     
 
第五种含义,和现在的“先生”一样,是普通人之间的尊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二爷”已经成为对看门人的专称,所以在北京的公共场合,对成年男性的尊称只能是“大爷”。如果这位在家行二,就必须在“二爷”的前面加上姓,称“×二爷”。在熟人之间,省略了“大”,却加上了姓,称“张爷”、“李爷”,甚至还要加上排行,称为“张三爷”、“李四爷”。这里顺便说一下,在天津旧社会有个“栓娃娃”的习俗,就是夫妻结婚以后,为求菩萨保佑多子多孙,就要到“娘娘庙”去请一个泥娃娃,这就是他们家的“老大”,以后再生长子,就成“老二”了,所以,天津对人的尊称是“二爷”或“二哥”,如果你称他“大爷”,就等于骂他是“泥娃娃”了。      
   
第六种含义,是对一群人或一类人的“开涮”,把他们的共同特点简化成一个字加在“爷”的前面,就成为对这一群人或一类人的“戏称”。例如把小偷叫“拂(读fou的第二声)爷”,倒腾买卖的叫“倒爷”,能侃大山的叫“侃爷”,裸露光板脊梁的叫“板爷”,靠银行利息吃饭的叫“息爷”等。正因为是“戏称”,所以既可以用以称呼别人,也可以用于自嘲地自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9: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4-7-2 09:25
北京话“爷”的六种含义
来源:乐学网文章摘要

    土豆兄的补充十分有益, 仁兄费心了,多谢!多谢!
  此帖内容选自咬文嚼字文库,侧重于字义的起源方面。我在阅读中感到这些资料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且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在轻松浏览中补充了汉字的知识,于是选择部分内容发到家园,可能有的荒友有兴趣阅读。遗憾的是,我无法在电脑上输入甲骨文、金文的字例,因此割舍了许多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7-3 10:46 编辑

(3)炎帝与原始火耕农业

  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那么,炎帝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
  炎帝,文献中又称“神农”。《世本•王侯大夫谱》:“炎帝,即神农氏。”“神农”即农神,是农业之神。关于这一点,文献中多有记载,我们也容易理解。《白虎通•号》:“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耬,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问题是神农为什么又会得到“炎帝”的名号呢?
  从文字上看,“炎”字从二“火”,《说文》释为:“火光上也。”用“炎”字来为农业神命名,反映了火对原始农业的巨大作用。到底是什么样的作用呢?从炎帝的另一个称号“烈山氏”(或称“列山”“厉山”。皆一音之转)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说文》:“烈,火猛也。”烈山即烧山,也就是火种。在原始农业的初级阶段,先民实行“刀耕火种”,即用火焚烧原野之后,再进行播种。这一方面是由于原始农耕工具的落后,难以做到砍伐树木开垦土地;同时,原始狩猎过程中,人们常用火焚烧山林以驱赶野兽。当他们发现经过焚烧的土地由于草木灰的肥性而特别肥沃,并便于耕作进,便在农业生产中有意使用了这种方法。几个汉字记录了这种原始农业生产方式。“焚”,从火从林,《说文》:“烧田也。”“燎”,《说文》:“放火也。”《诗•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描写的正是人们焚烧杂草树木的场景。“疁”,《说文》:“烧种也。”段玉裁的注说就是“焚其草木而下种”,并说这是一种“治山田之法”。这几个汉字说明“火种”之法在古代曾经广泛地存在过。一直到近代,我国少数民族中仍有这种耕种方法的留存,当地人称“烧荒”,而把烧后种的地叫“火烧地”。
  焚烧原野是原始农业开始时的必要步骤,炎帝的得名正在于他运用火种之法,对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张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9: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7-3 10:46 编辑

(4)黄土地上的祖先

  “黄”,《说文》:“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炗,古文光。”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黄”是与黄土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始祖之一的“黄帝”以“黄”为名,是否也与黄土地有关系呢?
  现代学者认为黄帝出生于黄土高原,死后葬于黄土高原,其族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故文献记载中黄帝的各种特征均与土地有关。《吕氏春秋•应同》:“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土上之事,无非就是农业。《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在神话中,神的某种重要属性常常会演变成他的属臣。如尧用弓箭射日的神话,在流传过程中就成了尧的大臣羿(弓箭)射日。因此 黄帝的属臣后土为土官之神,实际上指的就是黄帝掌管土地。
  土地对于人类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作用尤为重要。我国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为黄土。黄土的高空隙性和强毛细管吸收力,使得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质能上升到顶部,为农作物的根所摄取,黄土也就具有了“自行肥效的能力”,这对抛荒轮作的原始农业来说极为重要。另外,黄土土质疏松,便于使用极其原始的生产工具的原始人进行开垦和作物的浅种直播。土壤自肥能力强,又便于耕作,这是原始农业发生和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黄土地是发展原始农业的理想环境,故在《尚书•禹贡》中把雍州的“黄壤”列为田之“上上”等。
  黄土对于决定人类生存的农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使古人认为黄土对人类本身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在神话中,黄土也成了造人的原料。“女娲抟土造人”就是大家很熟悉的传说。造人的女娲本身也是大地生出来的(《抱朴子•释滞》)。有意思的是在黄帝的事迹中也有造人之功。《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这不能不说是由于黄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黄帝之得名正在于黄土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另外,由于黄土对农业的作用,作为土地神的黄帝便同时也具有了农业神的性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艺五种”,“时播百谷草木”。《大戴礼记•五帝德》还记载黄帝“起五量”,“五量”就是五种量谷之具。发明量具必在农业发达之后才有必要和可能。因此,黄帝发明量具,也说明黄帝就是农神。而文献中黄帝发明蚕桑的记载,也可以作为黄帝是农神的旁证。这是因为蚕桑总是与农业联系在一起的。(张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0: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5) 说不尽的“九”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看,“九”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数字。然而如果从中国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九”的意义却变得那样丰富和复杂。甚至连一位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一时恐怕也难以讲清“九”字所包含的全部文化意蕴。
  “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因此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意义是表示“多”和“全”。例如,中国过去行政区划上有“九州”,地区级别上有“九服”,宗教祭祀上有“九庙”,姻亲家族上有“九族”学术流派上有“九流”,成语、俗语中有“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三跪九叩”等等。又因“九”是最大数,于是有了“极”的义项,“九霄”“九泉”“九垓”之类词语便是这一义项的产物。
  “九”在中国阴阳学中,是一个代表“阳”的数(阴阳学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月九日,月、日都逢九,故称“重阳”。九既为阳数,又引出了象征“天”和“帝”的意义。中国古代经常用“九”来暗指“天”,甚至把天的生日也定为九日,《清嘉录》云:“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过去每逢正月初九,中国民间都要设道场斋天,庆祝皇天生日。皇帝称作“九五之尊”,出于《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者,皇帝也,于是“九”便成了帝王专用数字,甚至连宫廷中的器物和建筑也被称为“九龙杯”“九龙柱”“九龙壁”“九桃壶”等等。
  由于“阳”“天”“帝”这些概念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于是“九”成了“吉数”,凡事都要凑个“九”字。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出生时,摇篮是用九个柳环编成的,里面放着九张羊羔皮。成吉思汗即位时,庆祝了九天,喝了九百缸马奶子酒,行了九叩礼,升了九足白旄旗。汉族民间过去在祭祀鬼魂时,有时要举行一种“翻九楼”的仪式,用桌子叠成九层,道士们从下面一层层地往上翻,并在顶端做各种杂技动作。这里紧紧扣住一个“九”字。
  “九”还有神奇、善变的意思。《说文解字》云:“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中国古书上经常出现带“九”字的奇异动物,如吃人的九尾狐,滴血的九头鸟,凶猛的九头龙,人面兽身的九凤、九婴,行动诡秘的九头蛇、九尾龟等等。“九”字的丰富文化内涵后来还扩展到了与“九”有关的其他数字,特别是“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三十六罗汉、七十二变化、八十一难、一百零八将等等。只要接触一下中国文化,你便会发觉“九”字无处不在。(蔡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8-1 18:51 编辑

6、势利的“趋”

  对“趋”字作字形分析,不难发现“走”为其表义符号。与字形构成相符,“趋”字本义则为“走”(《说文》)。古人所谓“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跑”。然而,“趋”在汉语中,特别是在古代汉语中,又有“攀附权贵”之类的意义。比如“趋势”,即表示“趋奉权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趋附”,也就是今日所谓“趋炎附势”,干宝《搜神记》卷一:“(孙策)因此激怒,言:‘我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其他如“趋拜”“趋陪”“趋媚”“趋迎”“趋奉”等古代熟语中的“趋”,也都蕴涵着此种意义。
  对“趋”字意义的这种变异,似乎可以作一种相当简单的理解,即其“攀附”意义就是由其本义“走”直接引发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攀附”被视为一种特定的“走”。然而,这种不求甚解之解无疑是很危险的。要作出科学的解释,应该对于“趋”这种行走方式在古代社会的文化意义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
  在古代社会,“趋”并不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而是卑贱者见尊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战国策•赵策》中记载触龙进谏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从中不难发现,官至左师的触龙见到太后也是要“趋”的,虽然脚不方便(病足)也不可免去这一礼节,“趋”得慢了(徐趋),还要道歉(自谢),足见“趋”这种礼节的重要性。《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冑而趋风。”所谓“趋风”,即快趋如风。以快趋如风表敬,正与触龙“徐趋”而“自谢”形成对比。萧何被刘邦赐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则是因为他对汉室具有特殊的功勋而获得了特权。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趋”这种行走礼节在古代社会中非同寻常的意义。
  由此,我们不难领悟,正是因为“趋”曾经具有敬奉权贵的特殊功用,并在先民心理上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进而致使他们将“趋”与攀附权贵联系了起来。这种心理意识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便使“趋”字具有了“攀附权贵”之类的意义。(文士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7 15: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篇都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内涵说的很透彻,不读这些篇章还真不明白。很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5 13:00 , Processed in 0.0309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