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张文巧电话告知,明天中午在北京的,窦忠强、甄永禄、许兆秋和金宝成夫妇、马雪兰夫妇等十余名战友四连知青相聚。为之献上一首小诗。  
********************************************************************  
 
战友情                     四十余载莲花情,恰是龙江名山峰;                   江水涛涛流不尽,战友悠悠念北京。  
    当年天津知青十人到四连,座谈会上宋大鹏用纯情正的天津口音说:火车越走,离家越远,如同天津快板,深入战友心菲。他喜爱文艺,善吹笙。近闻天津王家祥、吴淑英等诸多战友与北京战友相聚,深为感慨,特纪念之。  
                            思念大鹏战友                   火车越走家越远,离校离津赴边关;                   莲花泡畔新战士,屯垦戍边又一年。                   知青择日返家园,笙韵绕梁辞名山;                   战友相聚思涅磐,大鹏翱翔望蓝天。 ********************************************************************                     四连建连四十八周年纪念 
                         四连随笔                    四连,历史的瞬间。                    小兴安岭脚下,一座名山。                    涛涛黑龙江,永远为之纪念。                    一九六六年,特殊的年代;                    三月二十二日,平凡的一天。                    来自黄海各岛和大连的复转军人,                    建设新的家园:                    组建名山农场九队——十二团二营四连。                    开荒、生产、种植玉米、大豆和一望无边的麦田。                    绿色的基地,建在莲花泡边。     以山东、河北、四川等地的老职工及家属为根基,特别是后来溶进的新鲜血液:哈尔滨平房、道里、道外的学生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                    组成一个大家庭,活跃了连队的生活。                    建设北大仓,保卫边关;                    一张白纸上,乡出了美丽的画卷。                    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                    贡献了儿女、子孙,甚至宝贵的生命,                    为这美好的名山。                    如今,                    建设新的城镇,                    这里已发生历史性的变迁。                    四连,四十八年,                    不足半个世纪,                    只不过是历史的瞬间。                    如今,战友们天各一方,四连也不复存在。                    丰碑,确永远活在战友们和名山人的心田。                    四连,                    永恒的纪念!  
                                    许景鸿于沈阳                                   写于2014年3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