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韵痕(26)
何必赶着走
喜欢走路,匆匆地走路,这回走得稍稍远了些,走到了丽江古城,步子还是那么匆匆。 但,我发现匆匆的步子在这里是不适合的,我是个不和谐的、令人讨厌的、冒失的闯入者。丽江人走路是松散悠闲的,肌肉是不紧张的,头也不会昂得很高,走路的线路也不是笔直的,他们在脚下画着“之”字形,这是一种没有目的性的行走。相较之下,我风风火火的走路方式,便成了电影的快镜头。 更多的丽江人并不走路,他们喜坐,坐在茶楼,坐在店铺,坐在窗前,坐在门旁,甚至坐在街上。略略观察一下,便能发现他们有一个标准的姿势,一手托着腮,脸部肌肉是松弛的,眼睛里看不出思考的意味,是发呆? 蹲在以这么种姿态坐着的一位老太太面前,问:老人家在看风景? 不,烘太阳。不说晒,而说烘,太阳似乎是个滚烫的番薯。 你们步子老这么慢,老这么坐不行,要动起来。 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走,这么坐,活得很好。 这样可没效率,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须快速地走路。 人都有大限,何必这么快赶着去,倒不如好好地享受时光。 我惊愕,惭愧,不敢再居高临下。老太太是位了不起的哲学家。终于,我也坐了下来,手托着腮,目光发直,嘈杂的脑袋开始清净。 只是回到都市后,我又开始快速地走路,奈何! (原载《东陆时报》1994年5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