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30 14:16 编辑
(引用相关资料,试编几道问答,希望对想了解对联基本知识的荒友有所帮助。)
一问:对联是怎样形成的?
答:说起对联的来源也颇有趣味。每年春节前夕,按我国传统习俗,许多人家都要在门上贴上春联,表示吉祥、喜庆。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大门两边挂上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木避邪。后来又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以两位门神的像为符,叫桃符。
相传远古时候, 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性,神荼与郁垒两便将其擒伏,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每年腊月三十,家家户户换上新符。因为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就不敢来了,以此保护人们来年平安吉祥。北宋王安石曾在《元日》诗中描绘了这种古老的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旧桃换新符。
此诗写得很生动:“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到了后来,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也就对联。关于第一副对联,有多种说法。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是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作的(据清梁间钜《楹联丛话》):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副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因为出现了对联这种形式,而后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心中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原因。原来这家户主是个阉猪的,家中无人识字,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再说干此行当,要写出恰当的春联,亦有一点难度。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并书横批:祖传技艺
帝王提倡,上行下效。推动了对联在民间的普遍盛行。从此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对联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已逐步变成了美丽的装饰品,文雅的交际手段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应用文。对联的文雅叫法是楹联,楹是堂屋前部的柱子,我们在名胜古迹旅游时往往看到一些楹上雕刻有对联,那就是楹联。《现代汉语辞典》“楹联”词条的解释为:“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到了清代是对联达到空前鼎盛时期。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体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外,清就是小说和楹联。
二问:对联有哪些特点呢?
答:对联之所以称“对”联,主要体现在它的“对称”上。通俗地讲,对联要成对成双,一副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组成,所以对联又俗称“对子”。“对”具体指五个条件: 、上联和下联的字数要相等; 2、上联和下联要求平仄相对; 3、上联和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要相同; 4、上联和下联的句子结构要相同; 5、上联和下联的内容要相互关联,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符合以上5个条件,才能算是对联。所以对联称之为艺术,它的最基本特征是“对仗”。也正是对联这种特有的形式和特点,使对联写起来美观,看起来爽目,读起来悦耳,听起来赏心。对联这悠久的传统文学样式,之所以长盛不衰,为人们喜闻乐见,正是因为它具有音乐美、造型美、意义美。下面分别将以上五点简要解说一下。
(一)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句句相联,字字相俪”,才能形成对仗。(巧联中偶见“缺字联”另当别论)。
(二)平仄相对 汉字读音(声调)有“四声”,古代为“平上去入”,“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对联平仄相对,是就声调、节奏、韵律而言,即指对联文字音调高低长短、相反相错,产生吟诵的音乐美感,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这样,下联平收,给人稳定的结束感。上联平声的字,下联就要以仄声的字相对。如林则徐青年时代撰写的对联,写景咏志:
海到无边天作岸 (仄仄平平平仄仄) 身登绝顶我为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调平仄是对联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是构成对联音乐美感的前提。1984年全国第二届迎春征联评委特邀顾问、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特别向评委强调“对联一定要讲平仄,平仄不协,就不宜入选。”有些对联内容很好,尽管上下两句字数相同,但平仄不协,也只能称作标语口号,不能算是对联。例如有一副对联上联“阳光洒满四化路”,它的声调是“平平仄仄仄仄仄”,按联律下联应是“仄仄平平平平平”,即使对出,也不和谐悦耳。只能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以“雨露长滋万顷田”。
对联的平仄,具体要求:1、上下联各联内部平仄要交替。平声字和仄声字连用三个要交换一次,也不能一字一换。2、上下联要求平仄声相对。平仄格式分列如下,并举例说明(排黑体的字可仄可平):
四言: 平平仄仄 福如东海
仄仄平平 寿比南山
五言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云来山补缺 仄仄仄平平 月静水无声 (广东黄婆洞联)
五言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室雅何须大 平平仄仄平 花香不在多
六言: 仄仄平平仄仄 勤俭持家要法 平平仄仄平平 谦和处世良谋
七言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求便是安心法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饱真为却病方 (北京故宫养心殿联)
七言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勒马黄河悲壮士 平平仄仄仄平平 挥戈易水哭将军(刘伯承挽叶挺联)
八言联同两个四言联,九言联多为一个四言联,一个五言联,以此类推,大体须按平仄交错规律。 特别要注意对联的尾字(句脚),正格应该是“上仄下平”,即上联最末一字用仄声字,下联最末一字用平声字。“平声平调莫低昂”,平声悠扬高远,余音袅袅,犹如音乐的主音,下联用平收,给人以稳定结束的感觉。超短联,短联字数少,较难工对,有上联收平声,下联收仄声的。如清代张之洞在陶然亭与李文田对饮,张即以“陶然亭”出句,李即对以“张之洞”。“洞”即为仄声。联语三字以姓氏、虚词、名词相对,尾字虽以仄声,仍属工对。而长联、超长联几乎没有以沉闷急促的仄声字作下联尾字的。
古人作诗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也适用于创作对联。即在五言联中,第一、三两字可平可仄,在七言联中,第一、三、五三字可平可仄,而第二、四和第六字则一定要按联律。当然创作对联时,能达到工对自然是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