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3|回复: 1

难忘的岁月(六十)下乡第一天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国庆 于 2025-9-13 20:53 编辑

难忘的岁月(六十)
                       下乡第一天的记忆
                                   许国庆
     1969年5月9日,我们到连队开始了第一天北大荒的生活。
    早饭后,回宿舍打开咱的木箱子,找出干活穿的衣服、手套,准备接受“再教育”劳动。
    那时也没个表,估计快到上班时间了,就听有人招呼全连开会,几个人忙穿上棉袄,来到板房东屋的女生宿舍前,见门敞开着,有点怯生的走进板房。
    女生宿舍与我们住的板房差不多大,房内却只有一铺半床,另半铺床的位置空着,割去杂草的地上堆了些木料,还有两个木工案子和工具,看来这板房里上班时间还兼木工房。
    人们陆续到来,有人说“人差不多了。”我左右看看,说是“全连”一共才二十几个人。温州的8个知青穿着深绿棉衣好辨认,我们天津知青着黄绿色棉衣,其余十几个人戴狗皮帽子,着各色棉袄,也分不出哪是老知青,谁是老职工。
    早晨的大会由指导员主持。开头照例是雷打不动的“天天读”:“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指导员读着“最高指示”。
会议主要内容是:欢迎温州、天津两城市知青下乡来到北大荒,来到军马连。
    指导员向我们介绍了连队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连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军马连。保密原因,告诫大家,写信对外称“设字205信箱16小队。我们连的工作主要是繁养军马。
    人员实行级別工资,新来的知青都定为一级农工,工资32元,另加10%地区补贴,合计35.2元……
    接下来,由连长简要介绍了连队组建情况:连队是四月份新组建的。连长说,你们刚从大城市来,看眼前的木板房黑乎乎的,很筒陋,感觉很失望很艰苦。可一个月前建点的人员,是踏着残雪,顶着寒风在一片荒草地上,建起的这两栋板房,所以你们到这儿就有板房住,已经很不错了。
    连长介绍了我们将要完成的工作:入冬前(大约十月份)要完成通电工程,完成建设1000㎡的基建工作,包括知青宿舍、食堂、马号……任务很重,哪一样完不成,都没法过冬。连长希望大家发扬……精神,保证任务的完成。
    连长强调:眼下我们的环境虽说艰苦点,但相信,经过全连同志的艰苦努力,一定会建成一个军马成群,房舍整齐的军马连……
    连长还关照我们天津知青,先休息两天,整理整理东西,熟悉熟悉环境,给家里写封信报个平安。
    这是我们下乡到北大荒,参加的第一次全连大会。
    连长、指导员的讲话让我们心里很感动,知道我们两天两夜的火车,一路上辛苦,来到连队不是马上安排我们干活,而是让我们先休息两天;知道我们远离父母,怕家惦记,叮嘱给家里写封信报一下平安……这些话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连领导的讲话,也让我们对下乡的北大荒,对所在的连队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将要面对的困难也有了思想准备,更给我们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但印象最深的我记住了:下乡每月还给我们发35块2的工资,当时听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记得下乡前,听兵团来学校接兵的一位军人也曾讲过:到时候兵团战士是有工资的。那时没大放在心上,这次连领导亲自讲了工资的事,心中暗自欢喜,走上社会有了收入,也就意味着自己能养活自己了。
    记忆中,那时天津刚进厂的学徒工才18块钱,我们这下乡知青的工资,居然是学徒工的近两倍。下乡前,在我认知中5块钱已是大面额了,自己一次花过最大钱数也没超过5块钱,还只是买双球鞋时才能有的机会。
    至于连长让“熟悉环境”的要求,其实整个“连队”巴掌大的地,早晨起床后已一目了然,提前完成了。
    几个大男孩本想走的远点再瞧瞧,看有没有“新大陆”,可看看周边蓝天白云下一马平川,除了脚下的荒草再没有杂色,连一丁点小草的嫩芽绿色都没有,这荒郊野地真的没什么可欣赏的,想欣赏北大荒的生机勃勃,也只待“春风吹又生”。这会儿还是回宿舍写信吧。
    散会后见温州的知青拿着铁锹出发,听说去挖电线杆坑,听说他们比我们早来几天,可能已经休整完,已经开始干活了。
几个人回到板房内,拿出笔和信纸,有的伏在箱子上,有的趴在床上,开始给家里写第一封信,我也是第一次写信。那一刻几个人都不做声,闷头看着笔尖和信纸。
    “这信怎么写呢?”之前我还从没写过信,那时四个大男孩儿可能都在琢磨这第一个“大问题”,却又不好意思相互“请教”,彼此心知肚明,本来就没多少“墨水”。
    咱虽说冠以“知识青年”,可也只是初中不到一年的文化,实实辜负了“知识青年”的美称,盛名之下其实就认识那几个方块字,几年的“动荡”忘的也差不多了,如今写信用到,方恨“知识”的缺少,搜肠刮肚往一块凑吧。
    我在信里写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一路上平安……写了8个同学一块分到了军马连……写了吃的饭是白面馒头还有炸黄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馒头,而且管够……写了每月还有工资——这些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事。但北大荒的荒凉、寒冷没敢写,怕妈妈心里惦记。
    男孩子心粗,信里没有更多情感抒发。没的写了,最后写上一句“时间关系不多写了”。
    写信的那一刻我在想,16~7岁的年令,离开了家远离了父母,下乡来到北大荒,开始了独立生活。懂得了写信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从这一点看,感觉自己开始长大了,这一长大也就开始懂些道理。
    等收到家里的回信,已是半个月以后的事了。
            
             修改于2025年8月2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篇《下乡第一天的记忆》
https://www.meipian.cn/5g6j743q? ... t_share_uid=28103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9-16 01:33 , Processed in 0.02563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