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开恩科
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试及会试,称为正科。若遇皇帝即位及皇室庆典加科,称为恩科。恩科始于宋代,明清亦用此制。 黟县唐模始建于唐朝,游览快结束时,我们参观了许承尧故居。许承尧(1874—1946),曾单名芚,字际唐,一字芚公,号疑庵。唐模村人,是近代的著名诗人、方志学家、书法家和文物鉴赏家。 许承尧先生是清末光绪甲辰(1904年)最后一科进士,曾官至翰林院编修,是倡导徽州现代文学、男女同校、联系并传播敦煌文化第一人。他为官不久,耳闻目睹朝廷昏暗,新潮激荡,于是便辞官归里,结交同盟会进步人士。先后创办了新安中学、紫阳师范学堂。又在村中创办了敬宗小学、端则女校,与著名画家黄宾虹及经学家吴承仕等成为挚友。他生平著有《疑庵诗》十四卷、《歙事闲谈》三十一卷等著作。抗战期间,国民党驻军要炸毁歙县太平桥(建于明代)。许老先生为保护这个历史遗产,向驻军首脑力谏,才使这一文物幸免于难。那时国共合作,周恩来、陈毅路经此地都分别拜访过他,可见许老先生实属社会贤达、仁人志士。他的诗文更是在文坛上享有盛誉,被称为“晚清南国诗杰”。 许承尧先生的故居,自号“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里面有住宅、大厅、书房,还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大圆门上刻有许老先生自书的“眠琴别圃”四个大字,花园现改为徽州老作坊。故居整体结构宏伟,现在看到的只是客厅、里进的住宅和楼上的一部分。客厅和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精雕细琢,但整体比较庄严。那是因为这里不同于一般商贾人家的住宅,许承尧是官宦兼文人,讲究的是威仪和庄严。在“文革”期间,许承尧故居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里面的摆设和他留下的文学著作,还有一系列的文物档案,这不能不说是遗憾。 解说员介绍,许承尧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恩科。那是慈禧太后老佛爷过七十岁生日,朝廷奉懿旨昭告天下加科。许老前辈中了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我们中有人听解说员这么一说,马上想起来了:我爷爷也是那一拨的。我们一行有五人是1966届高中生,没能赶上“文革”前高考末班车。我听着解说,很自然地想到“文革”废除高考这一空前绝后的“创举”。这一加一废,前后相隔一甲子多一点。本来我想发发感慨,再一寻思,嗨,算了,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2010年4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