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4-30 09:15 编辑
读书笔记(8)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翻阅《孟子》散文,其善于雄辩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痛快犀利的词锋,磅礴充沛的气势,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鼓动性的语言,使他的散文具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概。孟子本人反对纵横者流,但并没有逃脱当时盛行的纵横家、雄辩家们能言善辩,强词夺理的风气。孟子不但好辩,而且十分注意论辩的技巧。可先从《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来看《孟子》散文的几个论辩特点。 记叙过程揭示人物心理。本文是对话体,在对话中记叙了双方讨论的过程,双方的言谈风貌,揭示了双方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讨论是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引起的。按照齐宣王的本意是想让孟子谈谈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为什么能称霸诸侯的事。问题中隐含着他图霸诸侯的政治野心。对此,孟子避而不谈,把话题引向王道。他始而盛赞齐宣王以羊易牛是“仁术”;继而敬告霸道危险,必有后灾;最后描写了王道乐土的理想景况。其用意是把齐宣王的“大欲”转变为“保民而王”的“仁心”。表现出孟子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和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的政治家性格。 诱导对方,说理迂回雄辩。论辩主要是说明道理,使对方信服。齐宣王醉心于霸道,孟子坚决主张王道,双方政治观点尖锐对立,而且齐宣王身为齐国国君,炙手可热。说服他弃霸道,图王业,需要有很高的论辩技巧。从表面看,“王道”与“霸道”是相互抵触,很难谈到一起的一个棘手问题。但孟子巧妙地用具体的事例把问题逐步引导到“王道”上去。在讨论中,孟子避免正面交锋。首先重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往事,肯定他有实现王道的思想基础;然后顺应齐宣王的心理,启发诱道,劝勉齐宣王推恩及民,“保民而王”,接着抓住齐宣王“大欲”的要害,设问反诘,步步紧逼,说明霸道的危害;再用想象夸张的言辞从仕农商等各个方面说明天下之人归心于仁政。并反反复复启发齐宣王,要推行仁政并不困难,进而说明 ,只要推行仁政就可以“王天下”。使齐宣王树立“仁者无敌 ”的信念。孟子充分掌握对方的心理,了解齐宣王的为人,爱好,所以能牵着他鼻子走。整个论辩过程,孟子运用了欲擒故纵,引人入毂的迂回战术,具有雄辩性和说服力,使齐宣王不得不落入孟子所设置的圈套中。 孟子以长于比喻著称,行文生动形象。文中关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就是借助于比喻说明的。先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这浅显的比喻来启发齐宣王思考。当齐宣王承认自己有仁心之后,孟子便逼近一步,指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宣王有意推脱,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设比说明:“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为长者折枝”是“不为”。联系上文齐宣王恩及禽兽而不推恩保民,这是“不为”,而非“不能”。这种把修辞中的比喻和句法中的排比,逻辑中的类推结合起来,是孟子文章中的显著特点。逻辑并不严密,却形成一种逼人的气势,流露出强烈的感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这一点,我们在《孟子》其它文章中也能看到。如在《寡人之于国章》中,孟子用打了败仗后,向后逃跑五十步的人,去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为譬喻,来阐明犯了性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错误的人,是没有理由嘲笑别人的。以此讽刺梁惠王对人民施行了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态度。这些表明孟子在论辩中善于运用形象的,确切的比喻,巧妙地以极少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明抽象复杂的道理,令人信服。 在辩论技巧上,孟子有时还何用设问的方式,单刀直入,步步紧逼,驳得对方无言以对。如《梁惠王上.寡人愿安承教》一章,当梁惠王表示出“我很高兴听到你的指教”后,孟子先发问:“杀人以梃与以刃有以异乎?”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又问:“以刃与政有以异乎?”王说没有什么不一样。紧接着,孟子便乘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牵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段话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词锋犀利,咄咄逼人,很有说服力,弄得梁惠王张口结舌,无辞对答,充分表现出孟子散文善于雄辩的特色。 2023年4月12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