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3-2-18 11:00 编辑
书毛主席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本篇所说的“长征”指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五年十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军团从江西、福建根据地向陕北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在这次长征中,红军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一九二八年建省,辖地包括今四川西部及西藏东部地区,一九五五年撤销),甘肃、陕西共十一省,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堵击,连续行军一万八千余里,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与陕北红军会合。 本篇最后两句描写红军越过岷山。据历史记载和革命战干的回忆录,一九三五年九月十八日红军突破岷山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占岷州。十月二日,占通渭。占通渭时,毛主席曾为战士亲自朗诵此诗,则此诗当作于十月二日以前。 “长征”是一次震惊中外的大进军,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毛主席曾经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首诗正是这一大进军的光辉的写照和热情的颂歌。它集中地表现了红军的英勇豪迈的气概,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长征的壮阔艰险的场面。它是一篇不朽的革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 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首先就把全篇的中心思想鲜明地提示出来,不但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而且笼罩下文,极有气势。长征的“难”,确是历史上从来未有的,毛主席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对于这些说不尽的困难,红军是怎样看待的呢?毛主席在这里替千万革命战士作了坚决响亮的回答:不怕。毛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里说:“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诗里的“红军”包括上引一段话中所说的“党的领导机关”以及“干部”、“党员”,因为当时大家都在军中。我们读这首诗,对“红军”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不能认为只指部队。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有着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久经锻炼,久经考验,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实际行动中勇往直前,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这是红军最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也是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这里抓住这一点加以描写,并把它放在开头的地方,使全篇精神俱振,这是高度的艺术技巧,布置得极为巧妙。 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承第一句来。“万水千山”说明长征之“远”(“难”也包括在内);“等闲”是说看得很平常,也就是进一步说明“不怕”。万水千山虽远,但在红军看来,却平常,根本算不了什么。这就见出红军非但“不怕”,而且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有着高度的自豪感。这句同第一句合成起联,总写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是全篇的纲领。 第三句以下是分写,也就是“不怕远征难”的具体描写。红军长征,纵横十一省,经过许多名山大川关隘沼泽,说是“万水千山”,也不算夸张。但这首诗是七律,只有八句,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经过的地方统统列举出来。因此,诗里只提出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几处具有典型意义的天险,用来概括一切。天险红军尚且不怕,其他可想而知。这是极其经济的写法。这里一连举了五个地名,写法又各各不同。既有气魄,又有变化,确非大手笔不办。 “五岭”二句,近人解说有分歧。其实,只要读时注意以下四项,那末这两句的意义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一,诗是最经济的语言,多用紧缩句,凡是可省的词语往往尽量省去。即如这两句,原意是说五岭虽然逶迤,但在红军看来,却只象细浪在腾跃;乌蒙尽管磅礴,可是在红军眼中,也只象小小的泥丸在跳动。把省去的话补出来,意思就明白了。第二,用“逶迤”形容五岭绵延千里,用“磅礴”形容乌蒙的广被四塞,都极力往大处说;而“细浪”、“泥丸”又尽量往小处说。愈说得大,愈见远征之难;愈说得小,愈见不怕难的红军的顽强、豪迈。两句有映衬,又有抑扬,笔曲而达,深得高下相形之妙。第三,“逶迤”和“磅礴”又是交错着用的。这就是说,逶迤不仅形容五岭,也形容乌蒙;磅礴不仅形容乌蒙,也形容五岭。这种错综写法,旧诗里有其例。如果理解为五岭只逶迤而不磅礴,乌蒙只磅礴而不逶迤,那就很不全面了。第四,山本来是静止的,但毛主席写山却往往化静为动,也就是从静态中看出动态来。象《忆秦娥》的“苍山如海”,《十六字令》的“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沁园春.雪》的“山舞银蛇”等等,就都是如此。五岭,乌蒙都是大山脉,连绵不断,一望无际,特别是从高处看,它们的高低起伏,更容易给人以动的感觉。“腾细浪”、“走泥丸”,就是这种动的感觉的描写。有人认为山不能“腾”,不能“走”,“腾”和“走”的主语是红军,是就红军说的。这样说,显然是没有了解化静为动的写法。如果依照这种说法,那么,不但五岭一联讲不通,就是上引“苍山如海”等句也都讲不通了。 “金沙”二句,也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句式与上两句不同。上两句只是偏正复句的紧缩,这两句的语法结构却可以有一些不同的分析。由于对结构的分析不同,大家对这两句的意义也就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暖寒虽然与气候、时间等有关,但主要是写人的感觉。一暖一寒写出了在不同的场面和气氛中,亲历其境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觉。通过这些感觉,作者描写了长征途中所碰到的两种异乎寻常的困难,也描写了红军对这些困难的藐视和征服困难的愉快而又自豪的心情。这后一意思在句子里虽未明写(上文的“不怕”、“只等闲”已经点出,因而用不着再写),但其实更为重要。所以这里仍是着重写人,不是单纯写景。这一点是同上两句一致的。 最后两句,写红军越过岷山以后的喜悦。岷山是四省交界的大山脉,越过岷山,红军就最后脱离了行军极其艰苦的“雪山草地”,进入西北新阵地;同时,北上抗日的目的即将实现,与陕北红军即将会师,“新局面”也即将开始。这些都是令人十分兴奋、十分鼓舞的,因此三军开颜欢笑,显得更加乐观了。上文写艰险的长征,有惊心动魄之观,这里却以一片欢笑作结。刻划红军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真可说是酣畅饱满,淋漓尽致了。 长征是个大题目,这首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与题目十分相称。篇中有许多出色的描写,但红军本来具有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风格,他们在长征途中所通过的名山大川又确乎雄伟奇险,通过时所经历的无数次战斗(包括与敌人战以及与形形色色的困难战)更是超出想象之外的艰辛壮烈,所以作者所描写都有客观现实作基础,与某些文学作品中虚诞无根的夸张截然不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最自然的结合。毛主席说:“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它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同长征本身一样,这首诗也是一篇豪迈的宣言书。这样的作品只有在毛主席的笔下才能出现。苏联作者艾德林说:“只有诗人兼战士,诗人兼战略家才能写出这些诗篇,因为只有备尝行军和作战的全部艰辛的战士才能这样观察到和感受到所经历的一切,只有战略家才能具有这样广阔的视野,才能这样充分地概括艰苦作战的整个画面以及随之展现的远景。这是一个诗人兼思想家写下的诗篇。”艾氏这段话不是专指《长征》说的,但就《长征》说来,这一评论显然是更为合适的。 (根据张涤华《毛泽东诗词小笺》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