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子组曲》之四
立 户
李燕臣
苍子如此顺利地回到北京,在当时可称为奇迹。那时他走在大街上很难发现跟他同龄的年轻人,可见每家每户的毕业生都响应号召奔赴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像他这种回流份子令社会不齿,对于他来说生活的窘迫难以想象?那也得活呀!
当时最难的还是如何维持生计, 虽说所有制度下的厂矿企业都缺乏新鲜血液,但没有招生指标就无法踏入计划经济的门槛。说来话长每人每月在票证的捆绑下让你寸步难行,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日常所需凭本供应可谓是淋漓尽致。
如今吃饭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他回到北京后落脚在大姐家。大姐是嫡出、他为庶出,其年纪相差甚远,其亲情早已淡出江湖。“霹雳一声震天响,拨去乌云见太阳”的那一刻,他的亲生父母,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知所终。当初正房门下,留下两女一男,偏房门下留下两男一女;无奈之下只好大的带小的各家顾各家了。他的大哥挑起生活的重担拉扯其弟、妹二人,时隔不久、他大哥被打成右派,押往甘肃礼县,就因为他是数学老师,当地人善待他重操旧业仍在教书育人。
学生时代的苍子,没少遭受大姐的白眼。如今大了不能再不懂事啦!他没日没夜地去找临时工干,为的是支撑这个家。他从内蒙转了一圈回来后,不知为什么?更加珍惜这个家;为避免看到大姐的白眼,他平时极为谨慎,除去要交房租外,还要照顾大姐家的一双儿女。
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他想起的是连队邻村的刘五升,他不过是极为普通的西北汉子,但走进他家时,一令席子铺在光板炕上,躺着十三个光着屁股的孩子。真应了那句话“马瘦毛长,人穷孩子多。”
中国人民太伟大了,不需国家支付任何救济为大西北添丁进口,率领一个加强班奔赴小康;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没有主义的大无畏精神,不能再往下说啦!此时此刻、苍子已是热泪盈眶。
刘五升精神激励着他顽强地在干涸的故土上挣扎,终于迎来了雨露甘霖;七八年他被分配到半导体器件厂,虽说是集体所有制,但他享受了一次计划经济内的指标,要感恩戴德、使他有了能够维持下去的生存空间。
《刘五升》钢笔写生 作者燕然搦管,1973年3月于蒙。
作者 燕然搦管
2016年5月记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