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148|回复: 7

我在八连做统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0 2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八连做统计
        我在农场的最后两年,在连队担任统计,不过不是农业统计,是机务统计。
        文革以前农场曾设过机务统计,我们知青来时已经没有了。那时机车作业都是大拨轰,几台车一起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比如翻地,经常五六台车在一个地号,抱着一条堑干。看着很壮观,还你追我赶互相超车。有人可能会问,拖拉机速度那么慢,翻地常用一二档,又都在一个堑上跑怎么超车?原来麦子收完后,地里的草会很快的长起来,而草则会把大犁负责起落的凸轮缠住。大犁全靠凸轮和卡铁的作用起落,凸轮缠了草,车到了地头大犁就会起不来。此时操纵大犁的人需用一根木棍别一下卡铁。使卡铁卡住凸轮,大犁就起来了。所以翻地这活儿开车不难,把犁也不难,难在地头起犁。如果把犁的学员手潮,棍子别不在点上,卡铁卡不住凸轮,犁就起不来,机车就会翻着地调头。速度又慢又费油。此时开车的师傅生气,把犁的学员着急。紧跟其后的机车就会快速超过。那时,机务排年轻人多,谁受的了这个。车长或驾驶员就会换下学员,师傅把犁学员开车。奋力追去,那场面真是你追我赶。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十个指头有长短”个别责任心不强的人为了超过前车,就把大犁的前铧调浅。表面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此时大犁只有最后一个铧在翻地。“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你想,这样的地来年能有好收成吗?不光是翻地,当时田间作业除了播种都是多车一起。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分不出来。效率低,质量差。那时兵团有个说法叫“不要光算经济账,要算政治账”。所以我们八连从我刚来时(68年)的年盈利20万变成了年年亏损。如今兵团解散了,红领章转业了,原来的老干部复出了,经济账不算不行了。设机务统计可能就是农场要加强管理的一个具体措施。
        我问提拔我做统计的机务副连长陈裕德师傅,这机务统计怎么干,干什么。陈师傅说:“配合我工作,加强机务排管理”。那时机务统计不像农业统计有很多表格,很多具体事务要做,场里也一直没什么要求。刚从车组出来,一时不知每天干什么。我就去请教八连当时的老农业统计王凤悟。王大哥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脑子超好使,连里的生产情况全装在他的脑子里。庄稼的长势,生产的进度,方方面面,不管连领导什么时候问,张嘴就答。是连长离不开的参谋和顾问。凭王大哥的能力早就应该离开基层了,只因为年轻时在国军里干过几天电台台长,一直被限制使用。直到改革开放,王凤悟的能力得到认可,调到了管局工作。王大哥和我有一段渊源,待我很好,(这个有机会单聊)他教了我很多东西。帮我为各车建立台账,记录各个车组每班的工作量。在他那里我学会了预测庄稼产量,学会了打算盘……。
        为了实现科学管理,利于单车作业,连里开始规划土地,把各个地号用绿化带隔成条形。为了能掌握各地号准确的数据,我找木工班师傅做了一把一米的拐尺。一米一米的量够250米,车组拖着中耕机在这里打一道堑,起出了几道垄沟,以后垄沟里再种上树。这样八连的所有地号都规划成了宽250米,长1000米左右的条形状。整个过程我自始至终和负责规划作业的车组一起。地号两边规划后不能十分规矩,长短不一样,宽窄不一样我就得量好几个点。那时整天在地里一拐一拐的量,确实很累。但我知道现在弄准确了,以后的工作就好干了。果然后来机务排所有田间作业基本都实现了单车作业。由于掌握了各地号准确数据,再统计起各车工作量来方便多了。
       很快,我工作的得心应手了。向王凤悟大哥一样,机务排的情况都能心中有数,哪个车每天在干什么,进度如何都清清楚楚,有账可查。连里的领导也比较满意。记得我任机务统计半年左右时,一天早晨陈副连长对我说:“今天场里来人检查评比机务统计”。我那天有事必须下地,就把我的工作记录和一些资料拿出来放在桌上。第二天见到陈副连长我问起评比的情况,陈师傅沉吟了一会儿,慢声慢气的说:“八连第一”
                                                                                        2013年4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23: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11.jpg IMG_0012.jpg IMG_0014.jpg IMG_0009.jpg IMG_00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1 10: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3-4-20 23:40

工作认真、踏实、肯干、虚心好学的机务统计__吴卫东,当年为八连赢得了第一名。为你的努力、付出,获得荣誉而高兴,好样的北大荒的北京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2: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家云 发表于 2013-4-21 10:32
工作认真、踏实、肯干、虚心好学的机务统计__吴卫东,当年为八连赢得了第一名。为你的努力、付出,获得荣 ...

       谢谢家芸的表扬。我刚进机务排时因一点小事与当时主管机务排的副连长有点矛盾,因年轻不懂事,得理不让人,从此不与其说工作以外的话。那时年轻,不去想得罪顶头上司的后果。所以我就成了八连,可能还是全团最老的助手。(拖拉机5人:车长,驾驶员,助手,学员x2)直到那位副连长调去新建点,陈裕德师傅做了机务排副连长我才当上驾驶员。陈师傅是农场的权威级人物,技术高,为人正直,威信很高。在他的手下工作,得到信任我自然要竭尽全力的把工作做好。我衷心的感谢陈师傅,2010年回名山路过凤翔还特意去他家拜望。祝陈师傅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7: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都讲“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卫东可真是好样的,做事认真,统计准确。我也做过连队统计,麦收时很苦很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成兴 发表于 2013-4-23 17:05
人都讲“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卫东可真是好样的,做事认真,统计准确。我也做过连队统计,麦收时 ...


谢成兴兄:“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真是这样,其实七分估计也是以三分统计为基础的。统计的三分做踏实了,估计的才能不离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9 23: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卫东干机务统计,风里雨里、尘土露水、全凭脚板和大拐尺,我在四连当木工时也给农业技术员老高做过那样的大拐尺。
      北大荒确实收留了不少奇人、能人、怀有绝技、学有专长,能亲得他们的点播,也是有幸。
      所有对北大荒做出过贡献的前辈、同类、晚生都是可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1: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4-29 23:36
[quote]吴卫东 发表于 2013-4-24 15:34
谢成兴兄:“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真是这样,


    谢老窦顶贴。我那时每天就是手拿拐尺,怀揣工作日记,整天长在地里。特别是翻地,每台车,每个班儿的工作量都要一拐一拐的量。靠估计是不行的,如果少估了一米就会差出很多。还记得78年麦收,场里要求精确统计各收割机组的工作量,收割结束后按工作量发奖金。这是到农场十年头一次发奖金,大家大眼瞪小眼的盯着,不弄准确可不行。此时我的病退已经办妥,这是我离开农场前的最后一件事。临走前我把各车组的奖金按实际工作量分配好做表上报,并交代给接我班儿的董春生。那一次奖金原封不动的全部发给一线收割车组,领导,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没有。不像现在,有点钱领导,管理拿大头,一线干活儿的只能拿个小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0:21 , Processed in 0.1999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