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071|回复: 3

赵宝起《送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0 1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 牛
作者  赵宝起

    几个月前已经有一批肉牛送往了南方的广州。听回来的人说,牛是出口香港的,兵团人的任务只是把牛押送到广州,去香港那段则由现役军人押送。曾有兄弟团的几个知青到了广州后藏在草料堆里,快到香港大桥时被人发现,审问他们时,他们说是想看看资本主义啥摸样地剥削人……。送牛一路上虽然辛苦劳顿但毕竟能出去风光风光长长见识,连队呆长了生活不仅单调而且乏闷。邢股长考虑我有几年的放牛经验,可也不无担心,因为这次送牛赶在了冬季抗寒防冻是大问题,而且要赶着成批的牛徒步近三百多里到鹤岗然后才能乘火车南下,怕我吃不消。在我强烈地要求下,终于感动了上帝。我称谓的这个上帝就是团里的邢股长,当时他主管畜牧业。这次邢股长要亲自带队去,在各连送牛人员的见面会上,他几番强调说北大荒出口的牛各方面都很看好,鼓励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完成这次送牛任务,这次去广州我们是代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去的,一定要注意个人形象。理发,洗澡,刮胡子,逛大街衣冠要整洁。虽然北大荒冰天雪地广州那可是赤日炎炎,南方蛇多,一定要注意防范,股长虽然啰嗦了一大堆,但在当时他是牧级首脑,他的话就是圣旨。
    一天的精心准备,把牛喂得饱饱的,几个连队的牛集中在一起,第二天侵晨我们赶着浩荡的牛群向着百里外的鹤岗进发了。算上邢股长我们送牛的一共六个人,股长把我们分成两个组,一组三人搭车到前段休息,另一组赶牛;赶到前面的那组,赶牛的这组人再搭车到前面,这就是歇人不歇牛地兼程。后来的“满负荷工作法”是不是从不歇脚的牛身上得到的启示,我不得而知。刚开始牛群东跑西颠,凿实让我们费了些力气,本不是一组群的牛临时汇集一起,有不合群的牛经常顶起架来。路越走远牛群就越走越慢,牛也恋家。牛也是第一次踏上这样迷茫的路,它们普遍没有文化,算不上知青牛,但它们恋家的举止与人想通,所不同的是,牛出于本能;人启于无奈。遇上牛群慢下来的情况,我们就驱赶那些在顶架中获胜的强势牛,其余的牛会接踵跟上,很是奏效。看来自由状态与强势领导理应互补。经过三天两夜辛苦的行程在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鹤岗。平时淘气的牛都累蔫了,可一进城他们豁然亢奋起来,在大街上毫无顾忌地横冲直撞,把街道堵了个严严实实,所到之处留下满街的牛粪,像工兵饱和布下了地雷。有年轻一些的本地骑车人着急回家,心急火燎地从牛群的夹缝中穿过,时有被不按规矩胡乱并线的牛撞翻,见此状我们更是不能怠慢急忙把牛轰开,生怕伤了人。晚上九点多钟牛群终于到了货运中转站,可以松口气了。我们住进了招待所,第二天还要等待铁路的调度安排。睡了一夜的囫囵觉我们恢复了体力,这时才得暇欣赏这个边陲蕞尔之城——鹤岗,相传有一仙鹤落翅于此因而得名。鹤岗是煤城,也算得上山城,楼房有盖在山腰的,有盖在山沟里的,远近上下遥相呼应,用一句话来表达这座城市就是“白天一片坑,夜晚一片灯”也不乏脑袋顶上插灯的人。
    鹤岗“铁路”调度给我们两节装牛的车皮,一节闷罐,一节是平板,说是平板也不现实,周围应该还有戳起的栅栏。一半的牛装上闷罐,一半的牛只有上平板,也就是说三个送牛的人也要上平板照料牛。股长加上我和另外一个如今想不起名字的战友分在了平板车上,半夜零点发车了。记得那天是进九的第一天,那叫一个冷,零下30多度的气温,装牛的平板车上毫无遮挡,列车开起来风驰电掣,好像故意也给肆虐的狂风提速,我们三个就像脱离防护壕沟的士兵任由弹雨无情地袭来。幸亏我们御寒的物品准备充足,在闷罐车的伙伴也把一些保暖硬件提供给了我们。笼统地介绍一下我们三位的着装,贴身的内衣不算,有毛衣毛裤,棉裤棉袄,军大衣,口罩围脖,棉手套,皮帽子,袜子毛袜子毡袜子,棉靰鞡。用这些从头到脚把我们裹了个严实,笨得像企鹅。即便武装成这样我们也不觉得一丝的暖和,我们不敢坐下来休息,只有站着跺着脚晃荡着,实在太冷了就到牛跟前双手攥住牛角与牛较劲,想借此暖和暖和快要冻僵了的身体,但大多是徒劳。牛冻得不愿意活动,常常不予人较劲听凭摆弄。
    鹤岗发车的第二天上午,我们的列车到了南岔,需要重组。通过这次送牛让我明白了铁路这个行当的蹊跷。客运,人可以倒车,而货运,货是不能倒车的,拿我们这趟车当例子说吧,从鹤岗发出的这列车皮不全是去广州的,所以到了一定的中转站车皮要重组调度编队,然后再发往不同的方向。邢股长带着我急忙找南岔的调度,申请把我们送牛的车皮编排的快一些。在调度室接到了上级的紧急通知,南方出现口蹄疫,牛改送哈尔滨松江罐头厂。得知了这个不大好的消息,送牛人遗憾得不得了。大半截的罪遭完了,令人惋惜……。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当一个厄运即将结束快要看到享福的曙光的时候,往往又一个厄运降临。不过我们得到的不止是坏消息,还有一个好消息,邢股长临时决定:牛送到哈尔滨后不管道远道近的,我们可以回家呆两天路费报销。欣喜若狂!邢股长说,去哈尔滨我们不能再呆在闷罐和平板车上了,那样会把人冻坏的,把牛喂好栓牢,买几盒好烟“奖励,奖励”押尾车的铁路师傅咱坐尾车。铁路师傅——东北大汉接受了我们的“奖励”,那时人们避讳贿赂,不赶这个词汇的时髦。坐着尾车去哈尔滨福地洞天,真暖和呀!就看那半截已经烧红的烟筒吧。
    送完牛我就可以转程回家了,如果再有第二次的选择,去广州还是回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家。铁轨呀,伸向着远方。
                     2013/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1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宝安 于 2013-4-21 09:01 编辑

    送牛不是工种,只是一种临时的工作。这种临时的工作,宝起的文章填补了兵团战士生活回忆的一项空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0 1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宝起送牛  新鲜故事  娓娓唠嗑  结尾神妙   铁路延伸  家在远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0 1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宝安 发表于 2013-4-20 11:14
送牛不是工种,只是一种临时的工作。这种临时的工作,宝起的文章填补了兵团战士生活回忆的空白。


       香港人爱吃我们东北的牛肉,我们的牛都是生产用牛淘汰下来的。肉质肯定比现在的肉牛好多了,应该叫纯天然,无污染。那时很羡慕有幸送牛的人,他们不但能去广州,归途还能顺便回家看看。看了宝起的文章才知道,敢情送牛还要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罪。真是只看见了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0:09 , Processed in 0.4601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