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幽闲了俗心
罗永占
拜读石予民老师的《偶得集》,不禁对石老师的“偶得”倍感敬佩。石老师将一生的艰辛与挫折淡淡地称为“偶得”,就好比他人生的各种际遇是在不经意间得到,然后又毫不在意地将其轻轻放下,一种举重若轻的心态与豁达宽广的情怀跃然纸上,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在这本《偶得集》里,文体以随笔、杂文和游记居多,但是在阅读中你会感到,书中的随笔并不随意、杂文也不冗杂、游记更不散漫。书中通篇文章基本都是按照作者所经历的时代发展轨迹有序排列,其间的内容,形象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具象,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有许多真实的故事我们鲜为人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祖国大地风起云涌,各种运动高潮迭起,尤其是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GEMING”,更成为老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偶得集》的开篇部分,就是“文GE糗事”,在石老师的笔下,“糗事”所指并非那场运动,也不是借此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是像披露花絮一样,非常客观地将他所经历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透过这些故事,更清楚、更具体地回看那个年代;更形象、更生动地认知那场运动,使那个渐行渐远的岁月得以清晰再现。客观上说,这场运动,对石老师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市重点中学,考入这所中学的学生,就等于大学的校门已经向他敞开。但是由于受运动冲击,所有高校停止招生,学生继续升学的梦想破灭了,他们开始了“停课闹革命”,校园里成为“大字报”的海洋,一些学生成为“造反派”,其打砸抢行径令人深恶痛绝。很多老师则变为牛鬼蛇神,成为斗争的对象,深受迫害。在石老师的书中,各类鲜活的人物跃然笔端,读他对文GE一些事件细节的描写,读他对造反派等各色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读他对“大串联”游历山水的所见所得,读他对这场运动的冷静思考。事实上,石老师正是这场运动的受害者。他于1963年考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是名副其实的“老高三”,试想,如果没有这场运动,他的前程将是多么美好,但是,在石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里,我们看不出他失落的心态,更看不到他在内心对那个时代的抵触情绪,他就像一个旁观者,将自己的得与失完全放下,或者他将自己所受的冲击戏称为“偶得”,在对事件的描述上不加主观评判,只是真实地向读者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当然,我们通过这些故事,又明白了许多道理。
《偶得集》是由一个个事件和故事组成的。在石老师的笔下,所描写的人物都充满了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无论是他的高中同学,还是知青荒友;无论是他在农场的同事,还是连队的乡亲;无论是各路名人还是挚爱的儿孙,他描写的都是那么形象、细腻、质朴,亦悲亦喜、一诙一谐,每读一处都会有所收获。在书中循着石老师的笔触,你会惊喜地发现,这里有对你大有裨益的导游,有对市井生活的真知灼见,还有对人文知识的详解,更有教你如何带儿孙的教材。
石老师是“老高三”,是知青,是农场机关干部,是大学生,是大都市的市民,是机关和国企的干部,是慈父,更是慈祥的爷爷。1978年,国家刚恢复高考,他就考入牡丹江师范学校,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他在大学前后的经历和业绩,足以令我们这些做学生的仰视,但是,更让我们仰视的,却是他的低调。一位在做人和学识上如此令人佩服的老师,在此书的作者简介中,却是寥寥数语:
“生于1947年,属猪,1963年入复旦附中,1966年年中停课闹革命。1968年赴黑龙江兵团12团。1978年恢复高考就读于牡丹江师范学校,毕业分到北京,在机关、国企讨生活,正点退休。”
也许,这不足百字的简介,正是石老师做人的风骨,低调做事、不慕虚荣,不趋热度,但求幽闲。他把偶然所得结集成册,在幽闲的意境中侃侃而谈,这种简单、这种轻松、这种坦然,是一般人很难得到的。
2021年10月写于名山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