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然搦管 于 2021-3-11 13:51 编辑
夏塔 夏塔风光、浓缩在影像中的画面是天山北麓的蓝松白雪,连绵雪山的远景与近景中的高山草甸松林融为一体,前景是清澈见底的一汪碧水,蓝天白云、远山堆雪,涓涓细流汇入夏塔河,倾泻出画面之外的是千百年来沧桑岁月下的历史遗痕,承载着昭苏县、夏塔、柯尔克孜民族祖辈传承的一条文脉。“夏塔”就是蒙语“阶梯”之意,古道上人工开凿的阶梯至今尚存。然而,山口、古道、遗址等遗存隐没在夏塔峡谷中,形成一条探幽寻古的文化风景线。 观光车停在狭窄的坡道前,抬头望见指路的标牌上写着醒目的三个大字“神龟石”,人们纷纷下车奔向观景台。陡坡下便是水流湍急的特克斯河,就在河心处立有一块巨石,其形似乌龟,昂首背对激流,河水在龟背处分为两注奔腾而过。相机的快门声已响成一片,人与龟合影的构图使我感到困惑,还是老陆的动作提醒我要顺势利导,他用手指着河心处的神龟笑容可掬。 其实并没过多久,路面上过往的车辆已经堵的不成样子,经过一番疏导后,观光车总算开出狭窄的通道,可行不多时车又停下来。“流沙双瀑”景观台前的路面宽敞,来到高坡之上,遥望对面山间有两条形似瀑布的流沙,镶嵌在绿坡上,确实有些奇特。盈盈绿草铺满河谷滩头,野花飘香令人心醉,举目向远处眺望,特克斯河有如一条莹亮的丝带抛向翠绿的山谷中,曲线幽美的河道盘曲在山间,远处牧群点点飘渺在云雾中,近处蜂飞蝶舞环绕在滩头谷地的野花丛中;恰似动感记录的大片掠过眼前,蓝天如洗、雄鹰在翱翔,绿草滴翠、群马在吃草,一条大河横穿谷底,为雪山、草地,带来一派生机。如果要我来剪接,下面一定要有天马长嘶的近影,雄鹰展翅的定格,接下来是滚滚而来雪水浸湿卵石清澈见底,水下游鱼在摆尾。 我坐在观光车的头排座位上视野开阔,车行驶在弯道上是下坡,此处河道异常宽阔,两山夹角处就是特克斯河、夏塔河的交汇点,两河会为一流奔腾而去。观光车沿夏塔河谷开进谷口;没想到开进谷口不多时,就到达了终点,车停在一座饭店前的停车场内,空地上停有几辆观光车。沿着木栈道一路前行,便进入夏塔河谷腹地,仰望山高林密的河谷,一眼望不到头,植被繁茂的栈道两侧树种繁多;此刻,迎面走来一对青年男女,我便开口问道:“前面离景点还有多远?” “哦、远了!你们是刚到吗?”小伙子说话的样子显得有些疲惫。 “对!我们刚到。” “那恐怕时间来不及了,我们是昨晚到的,在此住了一晚,今晨六点出发,现在才回来,大概要往返三十多里路。” “那么远?谢谢你们!” “不用谢,要打算去,只能在此处住上一晚。”他俩笑着向我挥挥手,径直走了。 我看看手表已经快一点了,离集合时间所剩无几,既然如此,到前面看看再说吧。再往前走已经走到栈道的尽头,此处视野开阔,面对眼前的景色如同看到夏塔景区的宣传照;一眼望去,雪山在蓝天的映射下泛起点点银辉,山谷两侧的高山距离渐远,谷底的山道间铺满卵石,一条水量不大的河流在卵石中穿行,那就是夏塔河向谷口奔去。我坐在一块青石上,细细地观赏眼前的景色,起伏的山峦勾画出山梁间的轮廓,条条沟壑深处茂林如织,深浅有序的绿色延伸到深谷的尽头。听当地人讲述,此谷可达喀什;据说当年的玄奘就走过此路直抵南疆;如今,有不少探险者前来夏塔一显身手,但只限五月、十月,两个档期。 从河道的转弯处远远望去,幽深古朴的夏塔古道,就是当年张骞通使西域的路径;同为乌孙国遗址,看上去这里要早于那拉堤遗址的年代。人类发展进化的初始阶段就是择水而居,选择河谷台地生存的年代,要比选择平川居住更加久远。不远处立有一块木牌,当我走近时才发现是夏塔景区示意图,从红点出发,也就是我所在的位置,前面有夏塔温泉、图兰苏冰川、夏塔谷地、夏塔古道、细君公主墓以及夏塔古城遗址等景观。 看到此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刘细君葬在此地,而不是那拉堤,在新疆刘细君墓、只有一处,而解忧公主墓有数座之多,如同内蒙的昭君墓、多为后人纪念而立;因为解忧公主晚年携子返回长安,终老天年。历史上的解忧公主是继刘细君之后第二位远嫁乌孙的公主,其境遇与前者略同,但结局却有天壤之别。 解忧公主生卒年在班固撰写的《汉书》中有详尽记载,她生于公元前120年、卒于公元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为楚王。景帝三年春、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身亡。从此,解忧公主及其家人长期处于另类管制之中,历经磨难。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下诏,又将年仅二十岁的解忧嫁给乌孙昆莫,继续完成“和亲”大业。 解忧的一生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她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曾嫁与三位丈夫,皆为乌孙王,与刘细君的命运几乎相同。然而,两人的心态截然不同,结局也就有所差别;解忧公主深知远嫁乌孙的意义在于遏制匈奴,她积极面对现实,活跃在西域政坛,直至汉军击溃匈奴。她在政治上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了方方面面的努力,在军事上积极配合汉军与匈奴战作,如同在匈奴背后楔入一根铁钉,最终导致匈奴西迁。年逾七十的解忧、上书汉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归还故里。《汉书·西域传》记载,“公主上书言年老思土,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年卒。” 其实,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心态。刘细君性情孤僻,面对远嫁的现实以死抗争;而解忧公主是积极面对现实,千方百计完成使命,赢得汉朝的同情与怜悯,最终回到故里。 都说佛心向善、那么到底什么是佛心,其实佛心就在每个人的心间,你心中最敞亮的亮点就是佛心,能使你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一点都不神奇,同为远嫁,刘细君看到的是一片黑暗;而解忧看到的是向善,善待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即便是在黑暗中,心中的亮点会照亮身边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无论什么事都是以小见大,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世界。人的一生唯一能与命运抗争的只有自身,心态就是拯救危难的救世主。解忧就是从逆境中走来,得到乌孙与汉朝认同的强者。 恍惚中我似乎看到解忧公主领着三个孩子,手牵手地从深谷中走来,她体态端庄迎着朝阳、面向东方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出乌孙。也许那是她期盼已久的时刻,这一时刻的到来让她整整等待了五十年,也许她的努力最终只求回归故里,没有任何成就感;然而,两千多年之后,她仍然活在乌孙后人的心中。 伊犁之旅、之四 夏塔 作者、燕然搦管 2018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