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0-11-23 20:28 编辑
九州韵痕(144) 雪窦寻弥勒
夏日的雪窦山,台风刚刚过去,大雨的冲刷,让这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洁净,奔腾的流云,低到伸手可及。高空云淡出,偶尔露出太阳的影子,随后又被流云遮住,美不胜收。不过,很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并非单纯的欣赏美景,而是来寻访弥勒菩萨的。 浙江自古以来,一直有着“东南佛国”的称号,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两个典型代表——观音菩萨和弥勒菩萨的道场都在浙江。坐落在浙东奉化地区有着“四明第一山”之誉的雪窦山,被称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成为弥勒菩萨感应化现的道场。 雪窦资圣禅寺,又称“雪窦寺”,是雪窦山上三大丛林之一。在这寺庙一片素雅的灰瓦中,只有这座殿宇是用黄色琉璃瓦铺盖的,殿宇的名字叫弥勒宝殿,里面供奉的是一尊大肚弥勒,周围还环绕着一千尊形态各异的小弥勒,这在中国的众多寺庙中算得上独此一家。那么,浙东奉化的雪窦寺与人们口中的弥勒佛,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弥勒形象从何来 有人说,你可以不信仰佛教,但你不会不喜欢弥勒佛的。这,大概是源于其“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形象吧。在两千多年前的两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那时的弥勒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形象。 根据佛经的记载,弥勒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是未来佛,也就是说,从时间上到现在弥勒仅是一个菩萨的身份,未来才会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佛的继承人,建立人间的净土。所以在今天的很多寺庙中,我们看到各种各样形容弥勒的造像,既有头戴天冠(冠帽)的菩萨造型,又有和释迦牟尼相似的形象。 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通高达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以庄严的姿态,双手扶膝,端坐在岷江东岸。乐山大佛虽然与寺庙里的大肚弥勒的形象相去甚远,但他同样是一尊弥勒佛坐像。 在奉化雪窦寺,这里的弥勒大殿供奉的弥勒,被人称作是布袋弥勒,那么布袋弥勒的形象是如何出现的呢?
布袋和尚自民间 一千多年前,雪窦寺里的两棵银杏树还是小树苗,有一个神秘的和尚经常光顾这里,大家都叫他布袋和尚。他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其实跟后来那个济公活佛的很多传说是相似的,比如,扶贫济困,扬善惩恶,帮百姓解决困难,给百姓带来快乐等。 在浙江东部的传统地方戏曲“宁波走书”中,就有关于布袋和尚的描述:布袋和尚出奉化,城北二里长汀村…… 据记载,公元850年左右,奉化一个叫张重天的人,在村口的洪郎潭发现了一个木桶,桶里坐着一个三尺童子,张太公便收养他做义子,给他起名契此,契此长到16岁时,在村旁的岳林禅寺出家,此后乡间巷陌便出现了一位行为怪诞的和尚,他开口常笑,腆着大肚,身背一个大口袋,什么都得装,可见包容的肚量,便有欢喜的心态。一个以慈为主的布袋和尚的名声由此传开。 布袋和尚于公元917年在岳林禅寺圆寂,圆寂前说了四句佛家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由此可见,民间布袋和尚便是大慈弥勒菩萨的化身。 如今阴历九月九、六月六和三月三,在这三个分别代表着布袋弥勒降生、出家和成道的日子里,总会有海内外的佛教信徒来到雪窦山,祈求弥勒菩萨的护佑。在一千多年的岁月更迭中,一座接一座的寺庙,迎进了来自奉化的布袋和尚。这个外向而坐、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渐渐的取代了法相庄严的天冠弥勒。
第五名山奉道场 菩萨,大觉有情、道心众生之人,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继承佛位的接班人。佛教中有中国人最熟悉的五大菩萨,山西五台山供奉的大智文殊菩萨,四川的峨眉山供奉的大行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供奉的大愿地藏王菩萨,浙江普陀山供奉的大悲观世音菩萨。于是,这四大菩萨便有了感应示现、说法教化的四大道场。唯独作为未来佛的大慈弥勒菩萨缺少了一座供奉他的名山,自然亦无应化道场。 也正因为如此,在布袋和尚作为弥勒菩萨的化身存在千年之后,20世纪三十年代,任职南京政府委员长的蒋介石,为家乡奉化的雪窦山请来了太虚大师,希望将雪窦山建成供奉弥勒菩萨的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太虚大师在雪窦寺主寺14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近代佛教改革上,提倡“人生佛教”,希望世人学习弥勒的大菩提心,深菩萨行,弘扬弥勒净土。 中国的佛教名山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除了都是菩萨的道场之外,优美、壮观、奇特、多姿的自然风景,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太虚大师打造雪窦山作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因为这里不仅有布袋和尚的传说,而且雪窦山的自然环境优美,曾经有地理学家评价雪窦山,“兼有天台山雄伟,雁荡山奇秀,天目山苍润。”从千丈岩的飞雪亭,沿山路到妙高台,古树苍松点缀奇花异草,是雪窦山山林美景的精华,山顶称妙高峰,三面峭壁,下临深渊,早在宋代就有文人描绘妙高台的景色像仙境,让人生出“不知何日到人间”的感慨。 雪窦山并非它会下雪而得名,而是因为它的自然风光——瀑布。山上有三个比较大的瀑布群:一是观看千丈岩的瀑布,其状犹如飞雪,便叫“千丈飞雪”;二是三隐潭的瀑布,重叠三层飘舞,故称“隐潭舞雪”;三是徐凫岩的瀑布,水滴石溅似雪,可谓“徐凫溅雪”。
大慈圣境雪窦山 雪窦山除了拥有如仙境般的景色外,还拥有很多千年古寺。在众多的寺庙中,雪窦寺在晋代开山,唐代时期得到皇家的格外眷顾,根据寺志记载,当时大概有70多家寺院归雪窦寺管辖。到了北宋年间,宋仁宗因为弥勒菩萨的感应入梦,游玩美妙处,后来看各地风景图,确认雪窦山是梦中所去之地,雪窦山便有了一个特别的雅号,来自宋理宗追书题字“应梦名山”。 南宋时,雪窦山和雪窦寺被定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朝时又被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外,太虚大师认为,参以中国五行生克之说,普陀在南方属火,峨眉在西方属金,五台山在北方属水,九华山在中央属土,唯东方木位空虚无物,春木不动,万象皆滞。基于上述理由,应以奉化雪窦山为弥勒菩萨的应化道场,列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 之后1934年版的《佛学大辞典》,在四大名山条目下加注,近有主张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从此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说开始流传。 1987年,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来雪窦山考察,他说他完全赞同太虚大师把雪窦山建成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的设想。 在赵朴初先生提出建议后,资圣禅寺的弥勒宝殿如今早已建成,成为雪窦山标志性建筑。在这座宝殿内,僧人们每天的早课必不可少的,是念诵有关弥勒的佛教经典,透过念诵声和香火气,弥勒佛像下的“人间弥勒”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今天的雪窦山,不但是弥勒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佛教界传播弥勒信仰的重要场所。在雪窦山上,弥勒佛学院已经开办了将近20年,来自全国各大寺庙的僧侣,会到这里研修弥勒净土。雪窦山脚下,新建设的浙江省佛学院即将竣工。据说,在恢复名山的建设过程中,还会把一些在文革中湮没的寺院,逐步地再加以恢复。 如今的奉化城,这座山海孕育的文化名城,无疑已经是弥勒信仰的中心。仁者爱人,佛祖慈悲,布袋弥勒是未来佛,更是人间的弥勒。千年的云卷云舒,不变的是人们对于弥勒精神,对于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