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0-10-22 20:42 编辑
九州韵痕(113) 日落盘门
2500年前,吴王阖闾为了屯兵积粮、争霸诸侯,想建一座威风八面的都城。于是伍子胥受命“相土尝水”,勘察地质水文,历时6年建成了“阖闾大城”。从此,苏州古城就像扎了根,虽历经战乱,屡毁屡建,但它的位置再也没有移动过——即便到了20世纪50年代,苏州城墙同北京城墙一样,因“阻碍交通”而遭大规模拆除,但那断断续续的劫后遣址,仍是今天苏州市中心的“城界”。 苏州盘门,是“阖闾大城”的八大城门之一,外接京杭大运河和吴江重镇,是古城西南的水陆要冲,也是当今世上保存完整的“水陆古城门”:从陆路和水路都能进城。最为特异的是,它的陆门设内外两道重门,中间形成瓮城,一旦诱敌深入,即可关上城门,“瓮中捉鳖”;水门设双层水闸,除了能同样地“瓮中划战船”,还有防洪作用。 进盘门不远处的瑞光塔,相传是三国时期孙权为报母恩所建,本来位于普济禅院(宋改名为瑞光禅院)内,是苏州最早的佛塔,曾在塔内发现了真珠舍利宝幢、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等国家级文物。到清朝的时候,禅院被战火摧毁了,古塔仍留存了下来。 盘门古城墙、瑞光塔在近年来作了“整旧如旧”的全面整修,并重建了四瑞堂、伍相祠、放生池及精美的园林庭院,但令我有些不满足的是,这多少有些“影视摄影基地”的味道。 所以我喜欢的是“玩法”,是特意挑了落日时分,登上吴门桥,环望盘门、瑞光塔(此三者,又合称“盘门三景”) 吴门桥是“盘门景区”中最原味的“真古董”,建于北宋,从两边到桥顶各有50级台阶,是苏州现存最高的古石拱桥,它使运河上的货船可以畅行无阻,也使城外的人进盘门不再需要摆渡。 夕阳西下,坐上桥头,一边是血色霞光中的盘门城楼,仿佛能听到剑戟相擦的脆音;一边是层层黛瓦后的瑞光塔,似在神清气定地祈祷平安;身下,静静的护城河流淌了千百年,一如继往地潮起潮落;身后,一条小巷由桥端引往深处,两旁是粉墙黛瓦的姑苏民宅,人们在这里世代生息。偶尔,有人推车携子从吴门桥上走过,不紧不慢,历史与时尚都与他无关,他只是——回家。 “战争与平和”在这一刻定格,其中的况味,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悟到。 (原载于《湖南旅游报》1996年1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