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韵痕(88) 偷闲访青藤
初次到绍兴,对我来说,如不游兰亭右军祠,不访青藤书屋,似乎是有点说不过去的。翌日起身洗漱完毕,便约了几位同仁,偷闲去寻访那位明代奇才徐渭的故宅——青藤书屋。 我们边走边看,只见那寻常的小巷边,也都有一人围抱之粗的老树,或梧桐,或杨柳。梧桐深深,杨柳依依,即便没有小桥流水的映衬,也显示出千年古巷的绰约风姿。青藤书屋就坐落在这样的古巷内,巷名大乘弄,很有些佛味。由于我们赶早,青藤书屋那扇类似申城的老式石库门尚未开启迎客,一位头戴毡帽的老人并不嫌我们讨扰,和蔼地出来为我们开了锁,于是我们成了书屋这天的第一批客人。 曾读过徐渭先生的一幅《青藤书屋图》。画的只是茅舍数间,蕉叶一丛而已,并有一句很出名的题款: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然眼前的青藤书屋则全然不是画中模样,进得门来,是一块清幽的小园,园角有清篁一簇,置石几三五,中有弯曲石径,延至书屋。书屋乃一间平房,分内外两间,现分别存放一些徐渭的书画作品及生平资料。南窗下有一桌一椅,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以示主人曾经于此伏案奋笔的情景。细观那些案几什物,光滑温润,岁月人事的滋养,反使这些器物愈发散出了充满魅力的华光,我们都忍不住去坐上一坐,摩挲一下桌上的笔墨,亲近一个古代先贤的手泽。 书屋南窗外,是一小天井,内有青藤一株,枝干蟠屈,大如虬松,传为徐渭先生手植,要真是如此,那么此藤也该有四百多岁了。青藤所覆之下,有一方池,约二三米见方,名曰天池。清阮元撰《重修青藤书屋记》说,此池虽小而通泉,不竭不溢。虽说为池,也兼有井的功能,徐渭自号青藤居士,又号天池道人,看来即以此二物为号。 徐渭字文长,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被称为“旷世奇才”。可是他生前的命运却十分坎坷,穷困潦倒,最终抱愤而卒。在我们回返的路上,我想起过去人们常说的“自古奇才多磨难”、“自古红颜多薄命”之类,为何他们得不到好的命运呢?看来老天似有点不公。 (原载于《烟台日报》2000年6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