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0-9-30 20:51 编辑
九州韵痕(75) 千年黄河铁牛
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黄河铁牛,曾经截入史册,写进诗篇、被人称颂,构成古老的黄河文化的一部分。 黄河铁牛,是指埋藏在山西永济县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滩泥沙中的四头大铁牛,系唐玄宗李隆基开元12年铸造,与铁人铁山连在一起,每个重2吨余。《蒲州府志》中有《蒲津桥赞》曰:“河上有三桥,蒲津是其一。其旧制,横亘百丈,连船十艘,辫修笮以维之,系围木以距之,亦云固矣。然每冬冻未合,春讯初解,流水峥嵘,塞川而下,绠断船破,无岁不有。开元十有二载,皇帝闻之曰:嘻,我其虑哉!授彼有司,俾铁代竹,取坚易脆。于是大匠藏事、百工献艺,是炼是烹,亦错亦锻,结而为连锁,溶而为伏牛,偶于两岸,襟束于中弹,锁亦持航,牛以系缆,新法既成,永代作则。” 新、旧唐书以及宋《太平寰宇记》均有记载。诗人苏轼、梅尧臣、陆游等,都在诗中写过黄河铁牛。例如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中写道:“如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中写道:“峻门波作箭,古郡铁为牛”;陆游《大雪歌》中写道:“长安城中三日雪,潼关道上行人绝。黄河铁牛缰不动,承露金盘冻将折。”以上所举的一些诗中都描写和歌颂了黄河铁牛,足见在古代诗人的心目中,是很重视黄河铁牛的。 《永济县志》内载《开元铁牛铭》说:“蒲西廊外,黄河之岸侧,有铁牛四,自唐开元中所铸。凡八,其四在秦之朝邑,东西公向,用以维河桥。及金、元世,桥废渡绝,而牛之存者如故,阅千有余岁矣……自唐以后,历五代、宋、元、明,所谓开元文物之盛久矣。” 黄河滩泥沙淤积,逐渐掩埋了铁牛。1987年,永济县人在古蒲州城西黄河滩上挖土,黄河铁牛出土于蒲津渡口处,使这个珍贵的古代文物,重见于世。1991年11月,黄河铁牛运至北京展出。它似乎向人们述说,永济开化很早,在一千年前,就已成为全国16大新兴城市;蒲坂史上有名,在四千多年前,就是虞舜的国都了。 (原载于《太原日报》1997年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