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079|回复: 9

九州(72) 骊山访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8 2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州韵痕(72)
骊山访古

   骊山的出名,是因为它与两位赫赫有名的绝代佳人有关。
   我们由西坡登山,去寻访她们的遗踪。
    山坡下有硕果累累的石榴园相送,山谷中有绿叶盈盈的柿子林相迎。沿着盘旋曲折的古老小路,我们来到了古木掩映中的老母殿。
   这是个粉墙黛瓦的道观,只有前后两殿,十分朴素,虽没有雕梁画栋的金碧辉煌,却也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庄严静穆。殿门外的大树下,是一块玄色巨石,相传为女娲炼石补天时所遗留。想当年天崩地裂,洪水汪洋,虫兽猖厥,生灵涂炭,世界面临着毁灭。女娲——这位伟大的女性,挺身而起,炼石补天,除灾灭害,用她的热血和生命再塑了朗朗乾坤,成为人民万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走进正殿,中间矗立的便是女娲娘娘的塑像。令我惊讶的是,这位女英雄的模样,既不像一般神仙菩萨那样刻板肃穆,也不像一般的女杰那样端庄英武,而是一位充满人情的美人容貌,显现出一种令人心颤的沉思,目光里似乎有深深的关切,又似乎有淡淡的忧郁。她凝视着我们,这些她用心血和黄土造就的人类的子孙,像一位慈母,仿佛要告诫我们什么……
   侧身观望,一幅对联映入眼帘,道是:“德大寿能高,量宏识真富。”我终于彻悟,原来你既为创造了人类而自豪,也常常为没能给他们一颗同样善良无私的心而自责;你为人世的真、善、美而欢欣,也为黑暗中的假、丑、恶而痛苦。所以审视每一个瞻仰者,希望这醒世的哲理能警勉世人反躬自省,让世界充满你创造人类时的那种博大无私的挚爱。来自于爱的一定会回归于爱,光明中华,便是明证!
   女娲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手脚并用地攀上古柏森森的陡坡,来到了古烽火台遗址。踏着历史垒成的层层石阶,西周的风推送着我们登上了烽火台。举目四望,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远处,那姜子牙曾钓起文王的渭河,泛着古老又豪犷的歌谣,在莽莽大地上蜿蜓流动;那秦皇汉武曾经跃马扬鞭的疆场,溢满青翠而温馨的春风,在蓝天下自由舒展。近处,那古迹斑斓而又欣欣向荣的临潼城,沐着悠远又清新的阳光,在时代的潮流中喧闹沸腾;山麓西北角,那人流吞吐的华丽宫苑,便是温泉水千年吟唱《长恨歌》的华清宫。
   我忽然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华清恩宠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他不仅认定杨玉环是乱唐的祸水,而且判断褒姒为亡周的罪魁。这不是囿于偏见,便是故意歪曲。中国的女性,尤其是孤弱无助的美人,实在是不幸。
   史料记载,周幽王昏庸残暴,囚禁了犯颜直谏的大臣褒询。褒家深知幽王好色,便在乡间买来一位美女,取名褒姒献给幽王。幽王惊为天仙,释放了褒询。渴望自由的褒姒,却身陷“囚笼”,时常涕泣哀叹,终日愁眉不展。幽王为博取她的一笑,采纳佞臣建议,演出了“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以致身死国灭。褒姒何罪之有?
   浮云天外游,风铃耳边鸣。林涛如潮,随风起伏。骊山,你应当自豪,因为有女娲那样伟大的女性充实你的灵魂,顶起你的脊梁;骊山,你又应当反思,因为风中月下有褒姒那样善良的女性幽怨长叹。
   夕阳西下,收尽我悠远的遐思;暮霭四合,催动我走回到现实。
   骊山离我越来越远,终于消失在视线中。
   骊山将我送出了它的怀抱,我却把骊山装进了心里,好沉,好沉。
(原载于《新一代》 2003年第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9 0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弄诸侯幽王死,平王迁都西周始。
杨玉环认贼作儿引发安史之乱。罪过归胖美人儿有点牵强。易中天老先生说,这是华夏由盛到衰的拐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9 0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骊山脚下,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多数去华清宫,很少去半山腰看那座有历史故事的亭子了,尽管有缆车代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9 1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予民 发表于 2020-9-29 09:59
现在的骊山脚下,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多数去华清宫,很少去半山腰看那座有历史故事的亭子了,尽管有缆 ...


那个有历史故事的小亭子名字也随着革命形势变来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9: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宝安 发表于 2020-9-29 08:56
戏弄诸侯幽王死,平王迁都西周始。
杨玉环认贼作儿引发安史之乱。罪过归胖美人儿有点牵强。易中天老 ...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平王迁都,史称东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9 19: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二十年前文章,今天读来依然光鲜丰腴,骊山无人不晓,书写骊山访古,剖析历史典故的独有见解,这才是文章的生命力。欣赏佳篇,钦佩才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9 21: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颜逸卿 发表于 2020-9-29 19:02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平王迁都,史称东周。


     颜兄说得对,后来才是东周列国,郑国辅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予民 发表于 2020-9-29 09:59
现在的骊山脚下,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多数去华清宫,很少去半山腰看那座有历史故事的亭子了,尽管有缆 ...

    1946年胡宗南发起募捐修个亭子,本身就不太靠谱的事,而清代建筑“五间厅”、“沐浴室”有历史有故事,倒也值得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20-9-29 10:37
那个有历史故事的小亭子名字也随着革命形势变来边去。

    多变,显现不自信。先叫“正气亭”,就是一个笑话;改名“捉蒋亭”,有些埋汰人的意味;再称“兵谏亭”,不如山下“五间厅”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成兴 发表于 2020-9-29 19:18
近二十年前文章,今天读来依然光鲜丰腴,骊山无人不晓,书写骊山访古,剖析历史典故的独有见解,这才是文章 ...

    仁兄美评鼓励,在下不胜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5 07:42 , Processed in 0.03679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