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003|回复: 2

西湖赏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9 21: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湖赏景
冯绪杰

    离开上海,离开乌镇,转瞬间来到杭州。杭州多少年来一直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南宋历史与西子湖的人文传说,给杭州带来的风情和景致令人向往。让你真实感受到它的无处不在,水乡的柔媚和名城的浑厚。迷离的烟雨江南,杨柳堆岸,在如春、如酒的初冬,注定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或温馨,或至美,或感人。每一份惊喜,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灵诱惑,这种诱惑和魅力,是北方城市无法媲美的,让人不得不更加渴望了解这座城市的内涵与魅力所在,领略到它深厚的人文与独特魅力。说它美丽,是因为有着赏不尽的江南烟雨,听不绝的丝竹管弦,有谒不完的历史遗迹,看不够的书画长廊。这里美丽景致和历史遗风,犹如一个个美丽神话,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或寻幽、或探古,或拜谒,也许,这便是杭州特有的文化魅力。杭州有个充满诗意的美丽西湖,让多少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或为之挥毫拨墨,或为之叙尽情怀。这也是西湖文化能完全主宰着整个杭州文化脉搏的根源。

     早在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使杭州一度称霸江南乃至中原大地。同时,也使这里文化和经济,达到相当繁荣的境地,一时鼎盛,传为标榜。传说还有“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的西施,曾经在西湖边浣纱时那份柔情万种,此景象不知耗费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才思与笔墨,更是历来爱美女士,常常为之效颦的典范。至今,杭州城里还有一条以西施浣纱故事而得名的街道,“浣纱路”。这个美丽故事对杭州的影响可见一斑。


  当南宋皇帝赵构把皇城定在临安城--即现在的杭州临安市,这里便成了人人向往的都城,那时的杭州逐渐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一时极为辉煌鼎盛,誉满华夏。如今杭州美丽是多元化的。它缘于自身历史积淀及人文底蕴。更有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朝晴暮雨,这里的美,楚楚动人。如今我怀着一份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沿着二码头漫步西湖边的林荫道上,踏上白堤时,苏小小墓进入眼帘。沿着堤堰行走,只要偶尔抬头举目间,随时都能看到一处处泛着沧桑的遗风古迹,钱王祠、古涌金门、古清波门、武松墓、鉴湖女侠秋瑾墓,还有岳王庙,这一处处历史遗址,与一个个历史事件相葛相连,渊源不断。而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风韵所在。环顾西湖,当你看到一池幽幽西湖水,泛着濯然青青的绿波时,你会自然而然的在心中,荡漾起一丝悠悠情怀,或怀古、或思今。因为,它有着太多的故事和传说,让人们不得不停住脚步静下心来,倾听它的诉说,倾听历史是怎样不断的变迁。可以想象,我看到身边每一处历史古迹,似乎都浸润着传说的神奇。说不定,你脚下踩着的那一块青板石头,也沉淀这一首首隽永的诗歌,一个个动人传说。西湖更是一本写满神奇故事的书卷,有了苏东坡与白居易在杭州为官一任,为西湖清淤筑堤于湖心,才有了今天如诗如画的“苏堤春晓”与“白堤漫步”,有了白娘子与许仙千年等一回的断桥相会,才使得千年雷锋塔底至今犹有那深锁的愁眉,才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万松书院三年寒窗同读,最终出现梁祝化蝶那凄美的爱情故事。


   西湖是融美丽山水、浑厚历史人文为一体的天然公园,它的魅力在于一池天然柔美的湖水,湖里常年都有着点点清波,盛夏还有那片片风荷,亭亭玉立,清丽可人。西湖周边更有许多雕檐画栋的水榭楼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湖畔有效地域中,点缀着西湖无限空间。有如“曲声天上有,诗从画中来”的旷世羡人天然景致,这样的美景不经意间,就浮现在你我眼前。


   楼外楼坐落在西湖北岸,这个季节游人不多,楼外楼也是如此。携妻踱步推门入座。点一盘西湖醋鱼,两方东坡肉,一碟素菜,一瓶啤酒助兴。眼望窗外湖边停靠的画舫,耳边似乎听到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吟唱,以及丝丝管弦,随风而至,踏波而来,充盈着人的耳膜。


    杭州之美,美在“三西”—西湖的烟波,西溪的湿地和西泠的人文,这“三西”美景,一年四季,美景依然,春花嫣然,夏荷依旧,秋月当空,冬雪绵绵。西湖总是“三月天、柳如烟,六月天、荷田田,秋月无限冬雪绵绵”。看那一处处曲径通幽的妙景,别有洞天,充满诗意,宛如一座座精妙的盆景,恰到好处地相嵌西湖周边的地域,也许,当你置身于杭州西湖某一个景点,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生出丝丝怀古思今的幽情。这便是西湖的诱人向往,迷人之处。
                                                                 2010年12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9 22: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美景美不胜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30 09: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春节刚过,我们一家三口到杭州游览。面对杭州美景,夫人感慨:“要是杭州有接收单位,我立马把户口从北京迁过来!”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1966年从上海一步步走去的。19年间,变化不大,生生停摆了十年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4 14:50 , Processed in 0.01722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