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札记(38) 红袖香消燕子楼
“柳老花残木叶秋,西风斜日总牵愁。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轻过燕子楼。”每当想起明代大学者钱谦益这首吟唱徐州燕子楼的诗句时,内心总会掠过一阵莫名的悸痛。燕子楼原来建在古彭城的西北隅,为徐州五大名楼之一。春天,楼旁花红草绿,引来燕舞翩翩,故取名“燕子楼”。 如果燕子楼仅仅是一处古建筑,那么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风雨尘烟中了。然而,燕子楼千余年来屡毁屡建,直至1985年再次得以重建于现址,今日仍然屹立在云龙公园水波环绕的知春岛上。 史载唐代徐州节度史张愔,在徐州为官七年,奉公执法,关心人民疾苦,深受百姓爱戴。张愔在徐州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关盼盼的名妓。关盼盼美貌多姿,歌舞双绝,而且还是一位工于诗文的才女。张愔敬慕她的才貌,便纳她为妾,并在节度使府的后花园内,为她筑了一座小楼,飞檐挑角,形如飞燕,花棱雕窗,造型别致,掩映在树木花丛之中,这就是最初的“燕子楼”。 唐贞元二年(804年),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到徐州游历,张愔作为东道盛情款待了他。席间,张愔请关盼盼出来,歌舞谈唱,以助酒兴。白居易见关盼盼歌舞俱佳,风姿绰然,遂赋诗赞美曰:“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白居易离开徐州不久,张愔奉命带兵西行,不料中途猝病去世,归葬洛阳。消息传来,关盼盼恋旧爱守节不嫁,独居燕子楼中,11年间,关盼盼终日以泪洗面,同时吟诗作赋,以寄思念之情。据说她的诗作达三百篇,聚之曰《燕子楼集》。关盼盼诗意高雅,情感真挚,格律工稳,可惜《燕子楼集》未能传世。我们无法看到关盼盼的诗情才茂。我们所知道的是一代名媛,为了一份痴情,在独守空居的岁月中,红颜落尽,红袖香消。 当白居易听到关盼盼的故事后,感慨无限,并赋诗三首。白居易从封建礼教的观点出发,认为关盼盼独居十一年还不够,她应该以身相殉,来报君心,并又作诗婉词谴讽。关盼盼在彭城读了白居易的诗,感到十分遗憾。认为她的深意和苦心未被大诗人所理解。她并非不能死,而是怕从死之后,会有人误以为张愔重色,使自己殉情,从而玷辱了尚书的名节。于是关盼盼答诗一首,在和诗之后,盼盼愁病交加,绝食十余日而死。 关盼盼的悲惨命运,引起了后人无限的同情和痛惜。千百年来,燕子楼的故事,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徐州的重要题材。苏轼、陈师道、文天祥、阎尔梅等都有流传千古的诗章。歌颂燕子楼的诗篇满目珠玑,数不胜数。苏轼曾彭城夜宿燕子楼,夜梦关盼盼,由情景而词云:“……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觉梦,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南楼夜景,为余浩叹。” 《红楼梦》也在第七十回留下妙句:“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文天祥《吊盼盼》诗云“……自古皆有死,忠义常不没。但传美人心,不谈美人色。”文天祥用赞扬关盼盼的坚贞高洁,至死不渝,来抒发自己为民族宁死不屈的豪迈气慨和坚定意志,可谓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诗人薛瑄则说得更好:“孀妾当时一女流,犹知守节度春秋。往为忘义忘仁客,莫上彭城燕子楼。” 合上史册,白居易的误解也好,苏东坡的夜梦也罢,文天祥的赞誉也好,薛文清的愤慨也罢,还不都化作了千年沉香的诗句,沉埋于历史的隧道中了?重新解读燕子楼,我觉得它不仅是一节故事、一种精神,而且还是一段与徐州文化割不断理还乱的人文情节,一首豪放徐州婉约千年的诗词绝唱。 (原载于《文史天地》2004年第9期)
注:补发原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