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0-4-29 21:37 编辑
灯下心痕(62) “生存”这事儿
近日来,先后数人写狼,遂意津津乐道。众友浮想连翩,各抒己见,涉及儿时教育、动物园、动物世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种角度,很是待见这一动物——狼。然人非狼,安知狼否,对此,老庄早有高论。 其实,狼还是狼,有其本来的属性。就“生存”概念而言,自然界的生物百态,揭示着“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永远是“有序的非平衡结构”。 “物竟天择”这一词,最早出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物竞,即生物竞争;天择,即自然选择。意思是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自然环境的优势物种得以生存。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说道:“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要说清楚“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咱仍以狼为例,狼捕食动物,有用狡计获取,有用体力获取,也有用敏捷的速度获取。但在狼捕食猎物减少,处于最困难的季节里,对最敏捷的猎物,例如鹿、狍子,只有速度最敏捷和体躯最细长的狼,才有最好的生存机会,因而被保存或被选择下来。这正如人类通过有计划的选择、保存,就能够改进长体躯猎狗的敏捷性是一样的。据说,山林和草原栖息着狼的两个变种,一种速度敏捷,体躯细长,它们能追捕鹿等,另一种身体较庞大,腿较短,它们常常袭击羊群等。我想,体躯最细长的狼,是最能存活下来。 动物是被自然选择,那么人呢。自然界的生物百态“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依然适用于人类的商业社会,揭示着一个市场竞争的准则:竞争和变化是常态,谁也无法回避竞争,只能置身其中。从某种意义说,狼也好,鹿羊也罢,都在为生存拼搏,在拼搏中进化,强者恒强,适者生存,永远是“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如果你在竞争中被淘汰掉,不是竞争残酷,而是你不适应竞争。 正如茂新兄所言:“一个人无法选择命运,关键是如何面对命运的态度!”而“面对”就是你如何以竞技为主,如何在找到一席之地,如何站稳这块土地,如何生存下去。 有位名叫贝哈克的老外,是麦肯锡高级咨询顾问。他著书中总结了经济学研究最新成果,并得出结论:市场是一个不断演化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体系,它和自然界“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法则极为类似。 这位经济家试图阐释这样一个观点:价值与人类的基本需要息息相关。比如,达尔文认为人类进化是由于不同个体相互竞争资源,并复制繁衍自身的过程。而在以前,权力和财富使得许多男人能够吸引众多异性,从而保证优秀的基因得以存续繁衍。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富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有利于实现人类生存的欲望。 也可以说,正是基于这种洞察,可以看出人类为了生存,往往会按照适应性的模式,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尔文说过:“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强大或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善变的物种。”有位经济学家说: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仅一条:适者生存。这,也是温州人经商的成功之道。 (原载于宝泉岭论坛2008年3月28日)
注:补发原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