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160|回复: 1

不愿回忆的往事(50)打绳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30 11: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博览 于 2021-4-20 11:27 编辑

打绳套


    刚到东北的那年冬天,天气严寒,大雪封山,零下40多度的气温。在农田连队,除了一日三餐上食堂吃饭,基本上没啥可干的活计了。刚来农场两三个月,想回家过年兜里也没有钱呀!那段时间的主要活计,就是在宿舍里扒麻。每天有人赶着大车从地里拉来一车车入冬前晾干的黄麻,知青们把一捆捆的麻杆抱入宿舍,坐在炕沿上扒麻。这活没啥技术含量,把两米多长的麻杆从一头撅下来一段,顺势一拽,长长黄麻就被扒下来,剩下白白的麻杆,就顺手塞入宿舍门外的火垄里烧了取暖,扒下来的一条条麻坯子捋成一捆一捆的麻团,每天每个人的定额是扒麻坯子两斤,手快的用不了半天就能完事。只是扒麻时,宿舍里暴土扬长的,呛死人了!
    扒好的麻送到女生宿舍,由女知青们用纺麻的经车纺成麻经子。东北不产棉花,见不到纺车,纺车的作用是把棉花纺成棉线,那时经常常看的纪录片,说的是南泥湾大生产时期,并不陌生。
    纺麻的经车和纺棉花的纺车结构大同小异,比较简单,像个微型的辘轳。经车的功能是把麻坯纺成手指肚粗的麻经子,麻经子就是制作绳子的其中一股,是用于打车套、犁套、剎绳(捆绑用的长长的大绳)、缰绳等粗绳子所用的材料。

    打绳套是我到后勤连跟大车、赶大车时候的事了,那时候天气已经很暖和了。打绳子有一整套的程序,在一块平坦的场地一头,埋两个根一人多高的粗木桩子,桩子中间有卡卯。打绳子时,就把“绳吊子”放进卡卯内。绳吊子是一块结实的厚木长板,木板上嵌有一排三个铁制的摇把,摇把在外侧,内侧有环儿,环儿上拴着短绳,用来拴麻经子。另有一个薄木长板,叫“逛板”,上面有一排眼儿,套上那三个摇把,“咵、咵”地摇起来,可以同时给三股麻经子同时上劲儿

    指挥打绳子的绳匠是个“二劳改”,他把三股麻经子分别拴在几个摇把的环儿上,把几股经子的另一头挂在另一个摇把上。这个摇把安装在一个大爬犁的前边。绳吊子那边上着劲儿,这边的爬犁就会被拉得向前慢慢移动,这个爬犁不是那种小爬犁,一匹马就能拉动的,而是冬天用54马力的拖拉机才能拽动的大家伙。尽管如此,爬犁上还得压上不少的重物。

    这时,绳匠会用一块麻袋片,把每一股经子分别包住撸一遍。然后在几股经子中间套进一个叫“瓜”的木制圆锥体。瓜上有三道沟,称作三合瓜,那几股经子自然归位在几道沟内。

    在逛板“咵、咵”不停地摇动下,经子的劲儿更足了,不但拉动了爬犁,而且爬犁上的摇把都会自己转动,导致瓜也向前行动。此时绳匠过来扶着瓜,控制其前走速度,称之为“走瓜”,同时让爬犁上的人顺势摇动摇把,逛板那头却一直不能停。

    当“三合瓜”走到绳吊子那里,一根绳子也就打好了。逛板回摇几下,便可以摘下绳子。整个过程中,前后都在给经子和麻绳加劲儿,所以打绳套这活计也有许多技巧,比如说打套绳(牛马车上牲口拉套用的绳子),上的劲就必须足,打的好的套绳七八米长,可以像根棍子般的直立不倒,据说用个十几年都没事。而刹车用的大绳,和其它用途的绳索则没必要上那么大的劲了。可见绳匠的功夫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现在已经看不到打绳子的场景了,那些用具也很难再找到。在农耕文明里,一个物象的存在有其特定时期的积极意义,而它们的消逝,又常常会令我们心生留恋,并怀有深深的敬意。



曾经生存离不了,
如今世上已难找。
难忘蹉跎经磨砺,
感慨人生如梦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0 21: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连队时,扒麻多是怀孕妇女和奶孩子的妇女干的活。纺绳子没見过。在马号跟过车的知青会跟车老板儿学会许多”绳扣儿”。如 拴马扣,瓶子扣,绑笤帚扣,挺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8 12:53 , Processed in 0.02250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