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与情、文化与山水 第三部分 移山填海洞头梦 下 海岛仙阁望海楼
在法国的乡村旅游,每到一地必去当地的城堡看看。因为一方领主或当地贵族都将自己的家建在本地区地势最高,环境最好的地方。通过城堡的规模,多少可以看出这个地区村镇的的大小和富饶程度,登上城堡更可以领略这个地区最好的风光,将地区最美的风景置于自己的眼下。 中国江河和湖边的风光都很美。为了赏水观景,不少地方还修建了望江亭、观水台……这些瞭望江水湖河的地方都是观山赏水的最佳地点。楼阁亭台的建筑形式浓缩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是水边经常可以见到的建筑。但是,这些楼亭很少建在海边,更少建在海岛上。温州洞头望海楼冲破了惯例,选址在海岛,不但建在了岛的最高处,甚至将建筑直接命名为“望海楼”。这样打破陈俗惯例的做法需要一种魄力。这座望海楼的选址和命名多少显示出温州人做事的果敢和不一般。洞头望海楼的建筑规模很大,占地是岳阳楼的五倍之多,高度也比岳阳楼到高出16米。以望海楼为中心,它周边建有园林以及诗亭、望亭、钟亭等附属建筑,整体形成一个公园,是4A级旅游景区。
洞头几个发展比较好一些的岛屿,如灵昆岛、霓屿、大三盘岛、孤岛和状元岙岛等都在洞头岛的西北部,而且挨的很近。白天在望海楼可以看到海中有岛,岛中的周围是海或海湾,几十座海湾交错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图案,给人以美感。岛的形状不一,岛上的景物各样,这种立体图案更象一个精致的沙盘,能够在一个岛上看另一个岛已是很好,如果眼前是好几个岛,那就是另一种美的感觉了。那种景致扎推的感觉会让人眼花缭乱,更能够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是在白天到洞头游玩的,据导游说,洞头夜晚的景色更迷人。可以想象,夜幕降临后,天上繁星点点,岛上渔民万家灯火辉映,各个岛上纵横交错的街灯、路灯、重点建筑的装饰灯光,以及连岛大桥上的灯火工程……,想来,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洞头区过去是一个贫穷很穷的鱼乡,能够建造如此体量的望海楼,能够建起这一条条壮观的连岛大桥实在不容易。温州洞头人在建设自己的家乡确实尽了全力,他们在扎扎实实的行动中实现着他们的梦想。
我们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在望海楼的三层和五层均有观景长廊,我到每个观景层都沿走廊围绕望海楼转一圈,在不同的高度,从360度的角度观赏海景。登高望远,确实让我感觉精神爽快。在望海楼的最上端放眼远眺,大海的的壮阔、风姿和风韵在我眼前一览无遗。洞头岛胜景尽在眼下:南边是渔港、半屏山,东边是县城城区,西面是七座形状不一的跨海大桥,五岛连峙,北面是大海和远处的岛屿。再远处,一些岛屿若隐若现,隐藏在蓝色的大海深处。忽然间我想到了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对登楼观景者的心情是这样描述的:“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洞头仙叠崖 孙宁摄 登台望远容易对心灵触动,产生表达的愿望和冲动,有文才的人更是诗篇冲口而出。于是一篇篇历史名篇就产生在可以眺望江海水的楼亭。千百年来,中国的三大名楼的诗篇为这些楼亭历史定位起了重要作用,也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文化厚度。岳阳楼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诗,更有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由于唐代崔颢的七言律诗而更加出名;南昌的滕王阁在历史上许多名人为其站台: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朱熹、李清照、文天祥、汤祖显等都为滕王阁留下了历史诗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写的 «滕王阁序»。温州洞头 «望海楼赋» 为魏明伦所作。魏明伦是 «中华世纪坛赋» 作的作者,有巴蜀鬼才之称。望海楼下的广场一侧建有魏明伦的 «望海楼赋» 碑刻。 在洞头游玩,游客都要去仙叠岩,在那里的悬空栈道走一走,体验洞头石奇、礁美、洞幽和沙滩的海岛风情。洞头区蓝色海湾的生态栈道以其水柔、岩硬、栈道险的特色打造了与其它不一样的海湾景观。 仙叠岩景区由仙叠岩、大沙岙海滨浴场、南炮台山、临海悬崖栈道等组成。我们走过的,从仙叠岩至大沙岙海滨浴场的一段栈道大约有一公里这段海岸线蜿蜒曲折,崖壁险峻,听说是洞头最美的海岸线。这段海岸有的地方是幽径的细沙滩,有的路段突兀,怪石层叠嶙峋,险峻多姿。我们走在洞头的悬空栈道上,上方是巨石和悬崖峭壁,仰头看会让人心惊肉跳;脚下是惊涛骇浪和坚硬的礁石以及沙滩或滩涂。栈道上有几段用透明玻璃铺就,脚踏上去些险呼呼。有孩童猎奇。在上面来回走几遭,还双脚在上面轻蹦。退回几十年我也会停留在栈道的玻璃板上探究竟,寻找刺激。但这种寻幽、探奇、冒险的玄乎玩法已不适合我这个年龄段了。我提脚轻踏玻璃,小心翼翼移动脚步,丝毫不敢玩玄乎。 我凝视远处烟波浩渺的海面,远处奇石兀立,群岛连亘。细软的海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经过海水侵蚀和风化层层叠叠的岩石凹凸不齐沿着海岸线伸展。海水与海边的岩石同时出现在我的视野,如人们所说,仙叠岩一段的海岸确实美。这种动与静同框,水的柔软和岩石的坚硬同在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对我触动很大。我在欣赏海水柔性无坚不摧的力度的同时,也品味了任凭风吹浪打坚硬不屈矗立在海边的岩石。我依稀从中领悟了什么......在栈道上我边走边欣赏海岸的景致,边思索,心境通畅,心情爽快。
五月的海风冷飕袭人。我们去的时候不是玩沙,沐浴阳光的季节,沙滩上鲜有人走动,一些战友还是下到大沙岙海滨浴场接触了一下东海的细沙。我和王念没有下去,我们在观景台扶栏远眺。从另一个角度大视野欣赏远处的大海和眼底的滩涂。海湾滩涂的景色与沙滩不同,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滩涂是渔民作业的场地,海草种植和网箱养鱼……人影的晃动显示出渔民欢快的气息。 洞头海岛远景 孙宁摄 仙叠岩的悬空栈道依山顺势沿海岸的走势建造,与奇石秀礁融为一体,如项链长绕在海岸线,让游客在半山悬崖峭壁之中,在动感和韵律范围欣赏海岸的景色。可以想象,夏日酷暑季节如果能够在风光旖旎的百岛洞头玩沙戏水或在这里的悬空栈道上逍遥漫步,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在大自然何等的享受。我不得不说,温州人发展旅游,这么精心尽力造物洞头项目让游客来这里玩,真的难为他们了。导游告诉我:洞头仙叠岩的栈道是“东海第一栈道”这条栈道还要继续修建,总长度有二十几公里。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洞头人以捕鱼为生。当男人杨帆出海后,留守的妇女就承担了家里的全部家务和一些村务。当时台海局势紧张,共产党担心国民党的军队反攻,于是洞头草木皆兵,连在岛上留守的妇女也组建了女兵连,扛枪巡岛承担起守岛护家的责任。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 «海岛女民兵» 讲的就是那个时代在我国东南沿海洞头岛发生的故事。据说,现在岛上还有类似军事题材的主题公园。 由女民兵保卫的海岛 孙宁摄 在洞头岛游玩,还需提一下电影 «海霞»。这是一部根据小说 «海岛女民兵» 改编拍摄的影片。小说出版于上个世纪1966年,正值中国文化动乱开始的前夕 ;电影拍摄于1975年,距离为期十年动乱结束还有一年。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带有那个时期阶级斗争深深的烙印。黎汝清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洞头的岛屿上,后改编的电影也是在洞头拍摄的。电影公演的时候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三学习。那个时代文化生活贫乏,没有什么电影可看,而且学校把一切活动,包括组织学生看电影都当作接受阶级斗争教育的机会。这部电影属于阶级斗争时期的产物,内容似乎是渔民妇女抓国民党特务的故事。 这部电影有两个出彩的地方至今让国人难以忘记。一个是扮演小海霞的蔡明,当时她萌萌青涩只有十二三岁,后来她演戏小品,成为国人喜爱国宝级的演员。再一个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很好。插曲也很好听。电影插曲的名头和传播甚至超越了这部电影本身。我记得电影 «海霞» 插曲的名称似乎是歌词中的一句 «渔家姑娘在海边» 。在洞头游岛的时候。我的心中一直回荡着这首歌的旋律。“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啊织渔网……” 谨以此文献给温州的知青战友。
二师12团9连 周娅 2019年10月12日于巴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