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啦之五十三
生死提纲(二)——答龙兄
张念胜
三、死亦回家
人如何认识死亡,解读死亡,甚至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各人有各人的说法,也就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的老人家是论生死的高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题给了一个不屈服于敌人铡刀的十五岁的小姑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以何等的伟人气魄激励战士们在战火中不畏牺牲去冲锋陷阵,在老虎凳上不怕死亡去咬紧牙关。这些革命先烈的信念使他们大义凛然、不惧死亡。“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斗士们,也是有一种精神在激励着他们面对死亡。所以,老人家总结说,为人民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的,否则就轻于鸿毛。我们中华历史文化历来倡导烈士杀身成仁,忠臣为国捐躯,老人家的生死论是与之一脉相承的。
然而,我们现在说的人的死亡,是在当今和平和谐的年代(既不是战争年代,也不是“与人奋斗”的年代)我们普通凡人的生死观。
先哲们有许多说法,列举一二。(为省篇幅,恕不具名)
“死亡使奴隶与主子平起平坐,使王权与法律没有差别,是相异的变成相同的”。
我很喜欢这句话。无论你的身份贵贱,职位高低,财富多少,权威大小,但是,死亡使你们由“相异变成相同”。人的本质是相同的,在这里是死亡把它体现出来了。
“死亡是辛劳与苦难之后的休息”。
这有点佛教的人生轮回,普渡众生的意味。
“诞生之日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也意味着死亡的开始”。
“开始了生命,也即开始了死亡”。
这是说,死亡和生命开始是没有区别的。
……
但是,我还是喜欢余纯顺死亡亦是回家的说法。所以,我一口气写了三篇《回家的余纯顺》。他说:
“我认为死亡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回家,回到我们的来路,回到我们的前世,回到我们父母和祖先长眠的地方。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天下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既然每一个人都要面对这样一个归宿,那么死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每分钟都有可能死亡,但死亡不算什么,八年前我早已死亡,走了八年倒是从无知走向充实,从浮躁走向稳重,从浅薄走向高尚,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因此,在那远天之下,有我迟早要去的地方”。
“死亡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回家”。
说得何等好啊!把死亡说得如此自然、如此轻松、如此坦白、如此恳切、如此无惧,我此生只有在此聆听得到。
“回家”,是一种向往,是一种理想;“回家”,又是一种意念,一种境界。“回到我们的来路,回到我们的前世,……。”佛教的六道轮回,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一种轮回的升华。
我在文中说:“在如此富有哲理和禅意的话语面前,在如此把生命和死亡说得透彻的话语面前,任何解释、说明都是枯燥乏味的;任何感慨、高调都是苍白无力的。”
读着余纯顺,使我迫不及待地再去读奥修,虽然,他们两位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心灵的“回家”上是那么的一致,那么的相通。
《静心》的译者有一段经典的文字,说的亦是“回家”。
“在翻译和静心的过程中,我仿佛一直听见一个千古的回声在召唤着:‘回家吧’!——它是大海对一滴水的呼唤!这呼唤令我常常感动不已,如同一个孤独的、找不到家的孩子,突然听到了妈妈的呼唤,突然发现了回家的路……这份刹那间的狂喜愿能与朋友们一起共享:回家!”
四、如何活着
写这一节,原本就想是个结束语。
塞·约翰逊说:“一个人如何死,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活”。(摘自《约翰逊传》第三章第四节)所以,本节起了个“如何活着”的小题目。文章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如果让我来说教“人如何活着”,一是我还不够格,二是怎么说也是很苍白。
无论谁议论生死,其落实点大多是应该落在“生”上的,也就是,如何活着。我们人生六十载,每个人都会有如何活着的精彩事例和感想,都会在一生为人处事中总结出点什么来。
回到我们原来的命题吧!“我们知青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我想,还是留给战友们来继续吧。
有一句话很经典,抄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用感情生活的人的生命是悲剧,用思想生活的人生命是喜剧。”
2009.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