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文选》投稿稿件 给阅读一个理由 刘宝华
图书有两大作用,一是塑造人,二是为社会传承文化。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从来就不是纯粹一个人与世隔绝的私属活动,而是人类必须为之的事业。 1 学习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最早将“学”与“习”联系起来,并探讨两者关系的是我们的先贤孔子,他在《论语?学而》千古名句,代代相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习”,包含“学”与“习”两个环节。“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习”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两者是知与行的关系,把两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习概念。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和。 1 以语言记录为核心的图书和读书就是人类最重要传播知识和传承技能的手段,因为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得到可靠、持久的传播和传承。阅读对于人而言,就像吸氧一样重要,吸氧维系的是人作为生物体的存在,读书或阅读则既是维系人作为生物体存在的需要,更是维系人作为社会生命体存在的需要。 碎片化,是“微阅读”时代人们常常提及的词汇。在现代职场,总的趋势就是工作时间越来越被碎片化,没有微博微信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时间早就被电话,邮件,QQ,会议打断成了碎片,而微博微信这样的移动媒体只不过加剧了这一趋势而已。 1 一个人,如果长期接受互联网社交平台所带来的碎片化知识,很容易对不了解的领域产生能力错觉,同时也容易在对客观规律与数据分析后的“感觉”上出现逻辑错误。在唾手可得的‘微阅读’面前,大家很轻易地便放弃了在智力挑战中进行阅读。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溺在‘微阅读’带来的简单、浅表的愉悦中,就会逐渐失去思考、创新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可以这样认为,对知识系统化学习的缺失,丧失的不单单是独立全面的专业思考能力,最大的危害是很难去发现事物本质存在的背后意义。无论你从事何等职业,处于何等位置,你不坚持系统化学习,不读好书,排斥一切可以去学习的机会,你最终会成为一个“碎人”。 1 其实,在“微时代”,我们更需要有力量的长阅读。当你阅读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智力劳动、智力锻炼,科学选择读物,进行“有力量的阅读”,读书的理由除了获取信息和消遣娱乐,还应该有点别的什么。不读书会沦为智力、思想和文化上的侏儒。因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考验,一是辨别力,海量信息如何辨真伪?二是专注力,如何静下心来思考和实践?只有学而时习之,知识能为我所用。所以还是要线上学习,线下思考与实践。阅读是一种责任,是公民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整个公民共同体责任。责任是严肃的、庄重的,有时甚至是沉重的,但同时它也可以是轻松的、愉快的。 1 静安区读书协会会刊今天创刊面世了。这是一个无声的约会,却承载着无数个灵魂的重量。这里是你张扬个性的舞台,这里是你施展才华的天地,这里是你圆梦的空间。 1 在这里,我们惊喜地发现,文字的魅力,源自于追求完美;创作的灵感,涌动于内心深处。 1 在这里,我们以真诚为经,以温暖为纬,善待别人的文字,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1 在这里,我们以文会友,落墨生香。约三五好友,品一盏香茗,剪一抹时光,叙一段旧忆,掬一份真诚,书一纸墨香。 1 在这里,我们传承静安文化的优秀基因,以“多元、共享、经典、永续”为目标,为建设国际静安营造走在时代前端的城市文化。 1 让我们携起手来,抒发真挚的情感,植根于现实生活,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文学家园。 1 (本文是为上海市静安区读书协会会刊《静读》创刊号所写的卷首语) 2016年3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