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然搦管 于 2017-6-9 19:08 编辑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东欧之旅》之四
维也纳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盆地间,晴日里登高望远,可见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荫覆盖的山川,从西、北、南三面环绕城区,形成三倍于市区面积的维也纳森林压向多瑙河两岸,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多瑙河流经幽深的瓦豪河谷穿城而过,丘陵、山谷、盆地间的韵律,层次分明地融入绿浪滚滚的交响中,伴随那涌动的激情奏响初春的乐章。
维也纳的美,美在那多瑙河的一汪碧水,神圣的教堂与古老的宫闱之间,勾画出都市的格局,恰似仰卧在绿野中的一名少女头枕长河,臂挽穹顶,畅想在蓝天。尖顶如云的建筑群落,维系在绿色环绕的围屏间,像是一尊硕大的雕塑头顶蓝天,素有“多瑙河女神”之称的维也纳古城,融入神话般的场景中,开启在东欧平原的西端。 美泉宫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西南部,铬黄色的古典建筑,体现巴洛克艺术风格,建筑群落排列有序,分布在绿色的围屏之间,彰显罗马帝国的神圣。这里曾是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宫。其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卡特尔堡时期,1569年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买下此处,从此世代延续开启数百年的辉煌。难以想象,最初这里只有一座磨坊、几间畜舍以及一片闲置的果园;随后被简单修复为马蒂亚斯狩猎的寝宫,相传他在一次狩猎中,发现一口喷涌的明泉,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为“美泉”。
美泉宫的鼎盛时期是1740年到1780年之间,奥女皇玛丽娅·蒂蕾西雅当政时期。当时这里成为奥地利政治中心及上流社会的活动中心,一派歌舞升平。 美泉宫西侧有茜茜公主的寝宫。她出身于巴伐利亚威特尔斯巴赫家族,其母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1830—1916)的母亲是连襟(亲姐妹)。当时,15岁的茜茜公主闯进弗兰茨的宫廷,弗兰茨一见钟情,于是,茜茜嫁给了弗兰茨,成了奥匈帝国的王后。
如今皇宫已辟为国家博物馆,环绕在回廊之间的厅堂富丽堂皇;四壁的装饰相当考究,历经沧桑的画作穿越时空,展现在游客面前,以绘画语言向世人讲述宫廷的变迁。每一幅画像、每一套服饰以及每一件器皿,都饱含着逝去的辉煌,淡去与世隔绝的酸楚。 步出皇宫视野开阔,远望禁地如初,林间闪现着尊尊雕塑,中世纪的各式人物浮现在眼前,有身披甲胄的武士,有姿容纤秀的宫女,也有修士、长老,史官、廷尉等全身雕像,再现了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造型。雕塑掩映在绿树丛中,典雅、肃穆,装点出一派神圣。
漫步在林间,不时有拉着游人的马车经过,惊起飞鸟,没入密林深处。站在高坡上,远望皇宫的格局十分壮观,美泉宫背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花园优雅别致,其巧夺天工的修剪技艺令人称奇。花坛两边种植修剪整齐的绿树围墙,绿色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一组雕塑群维系在泉流的周边,用来表述美丽神话中的场景。 美泉宫的最高点是凯旋门,屹立在林间的高地上,尽显其神奇壮伟的风姿。1996年,美泉宫及其花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走进霍夫堡的古建筑群落,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中世纪的古风,苍凉幽远,耐人寻味。霍夫堡宫殿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帝的冬宫,其夏宫就是美泉宫;如今霍夫堡宫殿是奥地利总统官邸的所在地。霍夫堡皇宫在德文中是宫廷城堡之意,其建筑风格囊括了“哥特式”、“巴洛克式”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再现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期间奥匈帝国规模宏大的霸气;记述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时代由盛渐衰的那段历史。霍夫堡皇宫素有“城中之城”的美誉,广场立有弗兰茨二世塑像。他于1860年主动解散帝国,并同时成立了奥地利帝国,弗兰茨二世因此变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弗兰茨一世皇帝。
奥地利国立图书馆与霍夫堡皇宫连为一体,如今霍夫堡皇宫周边已辟为国家博物馆区,图书、美术、珍宝以及雕塑艺术荟萃了开创奥地利文明的珍品。步入维也纳市内的博物馆区,就等于置身于当年的市井街巷之中,环视四周目不暇接的浮雕映入眼帘。此刻从城堡小教堂里传出唱诗班的合声,穿透楼宇的明亮童声,回荡在广场上空;那曲礼拜天地的久远合声,传唱了五百年后,依然经久不衰。 穿过城堡公园,青石甬道的两侧,绿绒般的草坪上,三五成群的鸽子在嬉戏;正对园门处,立有一尊莫扎特塑像,石基下摆放着鲜花,绿草鲜花中的石像神态安详,依然沉浸在他的乐谱中卓尔不群。
园门处有一位街头艺人在卖艺,小提琴的乐音悠扬婉转,他完全沉浸在酣畅淋漓的曲调中,旁若无人;也许每个艺人都有梦想,然而,走出梦境来到现实中才会产生距离。 街对面不远处,便可见到帝国穹顶下的国会大厦。大厦是奥地利国会两院的所在地,位于维也纳内城一区环形大街的边缘。大厦建于1883年,是一座希腊复兴式建筑,三角檐上雕刻的是弗朗茨一世皇帝向17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国会大厦前最著名的特色是雅典娜女神雕像,她脚下的雕塑象征着当年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
前行不远处,便可见到 感恩教堂双塔的尖顶;感恩教堂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内环路外侧,毗邻维也纳大学。感恩教堂的起源与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遇刺有关。1853年2月18日,皇帝正在城墙散步时,匈牙利民族主义者János Libényi用刀刺中他的颈项,但坚固的高领挽救了他的性命。遇刺事件发生后,弗兰茨·约瑟夫的兄弟马克西米利安呼吁捐资在此新建一座教堂,俗称“感恩教堂”。
维也纳市政厅与感恩教堂相隔不远,是从1872年开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由弗朗茨 Gastell 设计,用来代替老市政厅。其造型别致,中间是一个极大的中央尖塔,两边各有两个低些的侧塔,远观五塔并列;正面最吸引人的特征是精致优雅的拱形窗棱,其图案装饰与拱形的曲线阳台近于完美。檐头之上的立像是个身披甲胄,手执长枪的武士塑像,人们俗称之为市政厅人(Rathausman)。其建筑有七座庭院,每年维也那的夏季音乐会,就在庭院中举行。
位于市中心的圣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的地标性建筑,奥地利首都的象征,也是维也那环城景观带的著名建筑,享誉全球。圣史蒂芬大教堂建于12世纪末,塔尖高达137米,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整座教堂建筑风格奇特、与众不同,西面正门呈罗马风格,尖塔为哥特式,而圣坛是巴罗克风格,其建筑风格融欧洲古典艺术为一体,体现出维也纳人融会贯通的才能。
圣斯特凡大教堂几经沧桑,屡遭劫难,面临过几次改建。十二世纪初,巴奔堡的戍边伯爵模仿罗马风格曾在此建造一座方殿,历经两次大火之后,面目全非;继而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又重新建造了一座方殿式教堂,就是今天西侧正门的前庭。如今教堂正面的建筑风格是十四世纪的产物。在哈布斯堡鲁道夫四世公爵倡导下,教堂正面的哥特式风格逐渐形成。中世纪后期,圣斯特凡大教堂几乎未曾中断过改建。二战期间教堂起火,教堂的屋顶、铜钟、管风琴和大部份门窗毁于一旦;战后奥地利对大教堂进行了整体修复,从1948年至1962年,历时十四年完成了总体复旧工程。如今,奥地利各州精诚团结,共修圣殿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圣斯特凡大教堂如同一道厚重的门,隔开了纷繁都市的所有诱惑;当你走进神圣的教堂,浮躁的心情会马上沉下来,面对教堂内那彩绘的穹顶,你会肃然起敬,有限的空间顿然变得无限宽阔;也许瞬间被其庄严的建筑、精美的彩绘、传神的雕塑所折服。抬眼望去,两排哥特式圆柱,把教堂正殿分隔为三部分。从圣坛顶端两侧的背窗间射进缕缕天光,透过五颜六色的玻璃,化为五彩缤纷的光线,投射在教堂内融入圣坛的教义中,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教堂的南塔备有升降电梯,可直通塔顶,占在塔顶极目四望,维也纳内城景观尽收眼底,近观可见大教堂顶部数十万彩瓦组成的彩绘图案。大教堂塔楼上的铜钟重达二十吨。1683年,维也纳人战胜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将缴获的枪炮铸成铜钟。如今,在新年伊始的交替时刻,成千上万的维也纳人在圣斯特凡教堂前聆听钟声,庆贺新年。 大教堂内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墓穴,这里存放着数以万计维也纳人的尸骨,记述了在废除圣斯特凡墓地时期的那段历史。
维也纳城市中心是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可分为三层延伸至维也纳森林。内城街道狭窄青石铺路,错落的纵横街巷两侧高楼叠起,巴洛克式的穹顶、哥特式的尖塔,以及浸透罗马古风的建筑群落比比皆是。四公里长的环形大道两旁为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成为欧洲最优美的景观城市之一。环形大道与另一条平行的环行路之间为中间层,中层为密集的商业区及住宅区,教堂、宫殿遍布其间,展示出中世纪欧陆风情的城市格局。多瑙河沿内城缓缓东去,外城环路可一直延伸到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如今高耸在多瑙公园内的多瑙塔,昂首挺立、指向云天;塔高252米,内装高速升降电梯,供游客观光。站在塔顶眺望四周,可见阿尔卑斯山白雪装点的英姿,以及多瑙河两岸滴翠的新绿,融入绿绒般的维也纳森林。北面宽阔的草甸宛如一块特大绿色绒毯,波光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间。房屋顺山势而建,重楼叠加,层次分明。登高远望,风格迥异的教堂尖顶立于青山碧水之间,为维也纳蒙上一层古老庄重的色彩。
街灯亮起的时刻,国家歌剧院灯火通明,为华丽的外观渲染出几分神秘。1869年5月25日,歌剧院的首场演出是莫扎特的《唐、乔凡尼》,从此揭开维也纳绚丽的音乐时代,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成为世界音乐家毕生的追梦。 音乐之都的标致性建筑就是蜚声海外的金色大厅,它与国家歌剧院隔街相望。如今,金色大厅与柏林爱乐厅、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阿姆斯特丹大会堂,以及波士顿交响乐大厅,并列为世界五大音乐厅。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两年后竣工。其建筑风格独特,外墙红黄相间,屋顶上竖立着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具有典型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金色大厅的内部结构由T·冯·汉森设计建造,当时“声学”概念还未提及到与“建筑学”同步的高度,但金色大厅的室内装潢却达到空前的高度。其室内长48.8米、宽19.1米,高为17.75米。与声学共鸣空间的要求十分吻合。其独具匠心之处,在于舞台高台木制地板下,被挖空为与舞台相当大小的空间,使其产生共鸣效应;并以回字型排列二层包厢,间隔之处以墙面女神柱分割排列,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看似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使其原本直接撞击墙壁的乐音舒缓延长;令厅内听众无论坐于远近高低,都能共享音乐演奏的同等效果。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间的整体效应恰似小提琴的共鸣箱,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回旋,余音袅袅。金色大厅内如此高超的声学尝试近似完美,称得上是世界上音响效果绝佳的音乐厅。
时至今日,走进金色大厅,依然能聆听到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从1870年1月6日开始,音乐厅的演奏厅举行首场新年音乐会演出后。除二战期间中断两年,一直延续至今。奥地利皇家音乐之友协会在这里拥有丰富的音乐史、手稿、乐谱、乐器等藏品。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以及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
钟声响起,灯光渐暗,金色大厅内几乎是座无虚席,走上台前的指挥,身着中世纪的装束,极为绅士地向观众行礼致意。在金色大厅内欣赏一场音乐会是十分惬意的事,领略没有任何扩音设备的音响效果,还原了乐曲的本源。欧洲的古典音乐,时至今日,依然唱响在舞台成为不朽,也许离不开孕育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维也纳森林的碧绿,多脑河那神秘的蓝色,相间其中的是曙红色屋顶,开启了作曲家的灵感,抒发出的曲调有如涌动的泉流,清冽甘凉、沁人心脾。
传统的结尾曲是拉夫斯基进行曲,伴随那轻快的节奏,观众席间想起有节奏的掌声,乐队指挥面向观众挥动手臂,欢快的舞曲伴随欢快的节奏渐入高潮,观众的情绪与欢快的曲调融为一体,共享今朝。古老的音乐厅伴随古典乐曲的韵律迈向未来。
2017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