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46|回复: 0

青春(38)永恒的背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3 22: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春岁月(38)
永恒的背景

    有一天,我读自己的散文。我惊异地发现弥漫在散文里的那种苍老的黑土地文化韵痕:黑土、白雪、烟儿炮,大豆、苞米、老白干,北山、沟荡、鸭蛋河……象征着我们曾有过热情、纯真和爱憎,也给我的散文抹上了一笔怀旧的情调,使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无论是失去还是痛惜,都呈现出凝重和悠远。我候想,这和我10年北大荒生活显然有深厚的渊源。
   1969年5月,18岁的我下乡到黑龙江的一个以“青年”命名的农场。当我打起背包走进黑土地时,我不知道我将和北大荒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坐落在黑龙江萝北山区的农业连队,并非如诗如歌描写得那般田园。种地、烧炭、修水利,养猪、喂马、赶大车,伐木、采石、盖房子……还有不同名目的运动,我在诸如此类的磨砺中失去了天真和纯洁,渐渐成熟,或者说苍凉。
    在那些日子里,我目睹过死亡、美的幻灭、青春的自戕,灵魂的挣扎,亦体味到生命的活力和永恒。我看见那些来自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等地的少男少女们为接受再教育,失去了健康和青春,他们给我苦难大于风流的悲哀;我也看到那些十七八岁走出家门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在脱胎换骨时的窘困和潦倒,他们给我世事沧桑的感慨;还有那些充满激情的年轻兵团战士,不惜以死展示人类的骄傲和尊严……
    多少次,我在北山脚下的那些沙土路上来来往往,沙土路两旁那些拉合辫、土坯的住房,那些红砖瓦的集体宿舍,庇护过我青春的苦闷;坐落在路边的那座简陋的小卖部,在寒冷的冬夜温暖过我的饥肠;还有荒废了的炭窑、老井,木屋、山道,使我瞥见黑土地古老而悠久的文化;当年抗联志士鲜血留碧,青年志愿垦荒艰苦创业,10万官兵转业屯垦悲壮史实,更给我精神上以震憾;而来自各地的老垦荒队员更是用他们朴实无华的胸怀,让我领略了人间的温情,我吃过他们的“上车饺子、下车面”,穿过她们缝补的衣裳……所有这一切,日积月累地滋润着我,熏陶着我的灵魂,使自幼酷爱读书的我由肤浅变得深沉,变得努力。
    终于有一天,我拿起笔,走进了文人的圈子。我在散文里再现了那些流逝的岁月,而黑土地的生活、一切人文景观则成了我散文的永恒的背景。留在我记忆里的黑土地,似乎永远是唐宋时代一般,文气极盛。因为这,我说,这就是我的知青情怀和黑土情结。
(原载于《农垦日报》1998年7月1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5:23 , Processed in 0.0192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