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是被人逼进历史夹谷道的。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刘启的后代刘秀。抛去客观因素,刘秀以吐脯握发,宽厚仁义的品德;隐光藏锋,忍辱不燥的计谋;邠岐慕周,众望所归的凝聚力;折冲千里,处处开花的军事才能,最终闯出历史的夹谷道。闯出来的英雄,是与唐宗宋祖颉颃,东汉开国第一任皇帝,世称光武帝的刘秀。 推想,人民拥护的红色政权,何尝不是从陕甘宁困厄的边区,权作历史的夹谷道里闯出来?“广阔天地”的夹谷道里,力挺在前,振臂嗟乎的知青,何尝不是舍己慧人的骁勇樊哙,何尝不是文武双全,义博云天的刘秀呢? 绿林军立更始皇帝后,怎麽说也算朝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刘氏兄弟列为九卿,刘秀被封为汉军的“太常偏将军”。讲这个“太常偏将军”必须说“昆阳之战”。那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消灭王莽有生力量的一场决定性的殊死恶战,是战史的经典。“昆阳之战”王莽虽没有御驾亲征,但倾囊集结的都是精兵良将,共四十三万大军,号称百万。百万大军投鞭断河,黑云压城。王莽官军以十万攻城,“誓陷昆阳,屠城血洗,前歌后舞”。更始汉军在昆阳城守备只有九千人,在这危机时刻,作为义军联盟的中坚人物刘秀力排降议,坚定了军心。他趁夜带武威将军李铁,骠骑将军宗佻等十三骑驰出南门招兵来救昆阳城。刘秀率领从定陵和郾城搬来的救兵,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却可以在包围圈之外机动灵活地攻击敌人。除攻击攻城的官军,刘秀挑选了三千敢死队,一马当先,攻击官军的主将营垒。汉军无不以一当百,视官军如草木,前赴后继,右突左冲,官军军阵已然冲得大乱。昆阳城内的汉军被刘秀援军的勇猛鼓舞,打开城门,九千将士全军而出,里应外合夹击官军,官军溃败,势如山倒,竞相逃窜,人虽众,自家人马相互践踏,死者枕藉。在洛阳至颍川沿途集结的还没有进入“攻击位置”的三十多万官军,见十万大军潮水一样溃败下来,顿时也乱了阵脚,溃乱难遏,弃械逃亡。四十三万大军就这样蜂逃蚁遁,一败涂地。奇迹,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奇迹!即便在远离冷兵器的今天“昆阳之战”也有其典范的借鉴意义。“海湾战争”同样“典范”,但战争的双方“现代化”不在一个起跑线,与其也叫“典范”,想必是忘了加上“欺负人”的定语。 战争需要大智慧,是锻炼英杰的特殊条件,年轻的刘秀以杰出的才能投身西汉末年推翻王莽政权的战争。昆阳这场战役对他来说,既是学得经验的特殊经历,又是展示个性才华的良好时机。昆阳大捷之际,刘秀的哥哥刘縯率军又攻克了宛城,威名远播,义军将士十分崇拜他。原本是“皇帝漏儿”的刘縯遭到新市,平林军首领的嫉妒,他们觉得刘縯的威胁越来越大“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随着汉军的节节胜利,首领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弊病也开始显露,“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于是,一些首领操纵拥立起来的更始帝刘玄,开始谋杀刘縯的行动。傀儡皇帝虽然无德无功,但大体能调和汉军中各路势力间的裂隙。但这次他们是借用皇帝的名义杀刘縯,搞“窝儿里反”。他们借故刘縯反对斩杀抗命的刘稷,一并诛杀了刘縯,为防后患他们还打算要追加刘秀,同飨呜呼。 纵观从大泽乡起义到太平天国建立天京,义军“临时政权”大多都在快要取得全部权力的关键时刻而没能把握,在即得权力上,私利膨胀,相互排挤与杀戮。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与复杂性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是超乎常情的。似乎与远见不远见没多大干系,人性的局限使然。私利膨胀时,往往先满足利己的短见,然后再高瞻远瞩。 像刘秀一样能在关键时刻,在考验真章儿的时候,克己复“理”的不多。一场为刘縯报仇的内讧,千钧一发。为制止这场内乱,挽救反莽斗争的命运,刘秀从前线不带一兵一卒,单骑只身入朝,直入龙潭虎穴,向更始帝谢罪。《道德经》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其意是,委屈尚能保全,弯曲反能伸直,卑下能得充盈,破旧反能新奇,少取反到多得,多取反而惶惑。在兄长被害后,刘秀采取屈枉卑下的态度,达到了一种效果,想危害他的人无懈可击。这是刘秀的策略,过人之处,刘秀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失去了兵权,从此被逼进历史的夹谷道。 更始政权消灭王莽后,从宛城迁都到长安。河北一带战乱频仍,王朗声名显赫而且称帝,更始政权急需戡乱,打算派亲信大员巡行河北镇抚。左丞相曹竟提意派刘秀出镇河北,得到大司徒刘赐的出面支持,也是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任命刘秀为代理大司马,持节北渡黄河,镇抚河北。刘秀再度拥有了兵权,于是他任命朱佑为护军,杜茂,臧宫,冯异,铫期,王霸,祭遵等为将,带出一批汉军精英出镇河北。这就是,只因刘曹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在河北,刘秀以更始政权大司马的名义经磨砺劫,百般艰辛,消灭了伪皇帝王朗。羽翼即丰之时,他没有听从臣下,盲目称帝,而是继续有条不紊地在河北求得发展,进一步壮大实力。他灵活运用兵法,消灭,劝降了河北十几支义军力量,至此刘秀身边已聚集了帮他复兴汉室的二十八员大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公元25年(更始三年)这支更始汉军的分支,在将士们“黄袍加身”的敬意下,在鄗南千秋亭五成陌筑一高台,刘秀举行了登基仪式,是年三十一岁的刘秀君临天下,后迁都洛阳,东汉王朝开始。 虽然推翻了王莽的统治,更始政权和各方割据势力,并没有实施仁政,甚至比王莽的统治更加残酷无道,这是动乱的必然。动乱时期的老百姓,命本如此,企盼得来的,往往低于期望值。赤眉军灭了更始政权占领长安后,习惯抢劫的草莽队伍仍不加约束,恶习难改,更加肆无忌惮。长安城再悠久,老百姓再殷实,也搪不住赤眉军长期的折腾,人们开始缅怀王莽,实际是拿王莽说事儿。刘秀在更始政权灭亡后,多方招降纳叛,保留旧臣,并且对归附人都给予了尽可能的优待。他的军队军容整肃,纪律严明,体恤灾民,秋毫不犯,作为一种手段,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诗经》上说:“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遇到明主,无需再思念其先祖,而要修身修德,迎合天命,去寻求幸福。 刘秀对付最后一支强大的对手赤眉军,不去硬碰硬,而是采取先肃清周边残余势力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拥在弹丸之城长安的赤眉军已是咬了钩的鱼,只待拖到精疲力竭,然后起钓。多行不义必自毙,没等刘秀大举攻城,樊崇的赤眉军已经弃城逃跑,走哪抢哪,还干起了掘坟盗墓的勾当。流寇,想尽快回到老家山东,打算东山再起,樊崇带领着十几万大军进入殽山。春秋时期有一次著名的战役,即文史爱好者耳熟能详的“秦晋殽之战”。至光武帝刘秀时,此战已经过去了六百五十年,有意思的是,正是在殽这个地方,刘秀事先埋伏好的几十万大军将赤眉军铁通般地包围,自知抵抗已毫无意义,樊崇携刘盆子和丞相徐宣及从官三十余人,袒露臂膀,交出传国的玉玺和绶带投降。见降军十几万人饥饿不堪,刘秀动了恻隐之心,飨以饭食,刘秀对樊崇说:“你们赤眉军恶贯满盈,该杀(指头目),但念你们善之有三,不杀。一善,抢劫成性不弃其妻;二善,你们立的皇帝同是刘氏宗亲;三善,你们没有杀主邀功,而是君臣一起投降。”刘秀说道做到,樊崇和刘盆子以及一行官员都封了官。彻底打败了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封狼居胥,东汉王朝一统初具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