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王国荣

诗海拾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16: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6-3 16:39 编辑

                       (11)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王维

  王维禅诗中,钟声,尤其是暮钟、晚钟,可以说是所有声响中最能体现禅意诗思的声响了。它使静谧的禅世界变得更空灵、更悠远。如这首《过香积寺》,便是以钟声写禅理。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这二句,是写诗人无心访寺而深入云峰,云雾缭绕之处,忽闻钟声而始知有寺。这飘忽而来的钟声似乎蕴涵了某种神奇的召唤与暗示,而山则显得更清幽、更寂静。所以才会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之一说。

  平缓而悠扬动听的钟声,似乎将禅意转化为诗情,而悠远无穷的禅意又在袅袅不绝的余音中回荡。这在静寂中响起、又在静寂中消失的钟声,传达出来的是永恒的静。同时又似禅家欲向人世敲响警钟: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必将归于空无。从而把读者引入“空无合一”之境。所以,在诗人看来,禅是有制服内心妄念功用的利器,因有“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的总结之语。

  人最难控制的,不是事业与权利,而是人心。而控制自我的本心,又难过控制他人之心。多数的烦恼和虚妄,其实都来自于自己心中。如果能克服内心妄念,自然会得到安宁祥和。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 17: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4-6-3 16:22
(11)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

      王国荣老师的《诗海拾禅》连载,真精彩。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也正如石予民说的:“佛教是哲学的精华、浓缩。起码,它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事、思维”。我下载后得好好去学习,慢慢去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05: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hufenlan 发表于 2014-6-3 17:20
王国荣老师的《诗海拾禅》连载,真精彩。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也正如石予民说的:“佛教 ...

谢谢胡芬兰欣赏,石予民大哥话我也很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2)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唐.李商隐

    此诗名为《北青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描绘北青萝山寺之幽静景色的著名诗作。
    “残阳西入崦”,深山秋日,落叶寒松,分外空净,一句话便将全诗的景色氛围烘托而出;“茅屋访孤僧”,傍晚时分,诗人独自走进山中禅寺,拜访隐居在此的高僧,参禅学道。可惜,僧人不在,惟有厚厚的落叶在禅房外随风拂动。诗人于是便在猜测僧人会去何处,重重山去之中,不知僧人会沿哪条路回来。“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访友不在,诗人却不失望。因为二人皆为学禅之人,明白随性随缘的道理,友人既然不在,何妨独敲夜磬,闲倚藤杖。这份安闲又岂是平常人所能体会,正是禅意居冥道之佳境。
  所以,诗的最末一句便将这份禅意进行了提升与总结。“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登上此山,俯看尘世,随心出方,随缘开悟,使诗人突然领悟到万相虚空,一切都是宇宙微尘之禅理,因而感到尘世之爱憎实在无虚计较。
  大千世界,无数微尘,而我们,只是微尘中的一粒。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世界不会因为一己之小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若能积聚若干一己之小,便能产生难以想像的巨大力量。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8: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1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唐.常建

  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营造了一个异常优美宁静,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清晨的古寺,阳光照进浓密的树林,曲径通幽,花木掩映,特别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将宇宙与心灵融为一体,理性的静穆将人间的悲欢离合,七情六欲引向空无的永恒,尽管这种寂静淡泊的避世情绪有它一定的消极性,但是那美妙神秘的宁静世界,不能不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境界,它给人感受到的不是宗教的冷漠无情,而是如甘泉净化心灵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禅悟,体验到“梵我合一”、“天人合一”,也就很自然地把感觉中的物质世界都看作是精神本体虚幻的表现形式,佛性就体现在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溪水之中,因此对于习禅的人们来说,自然山水和物质世界就再也不存在一种所谓冷漠和恐惧感,而是充满了一种信赖感、亲切感和愉悦感,这种对自然景观的亲切信赖,很自然地通过禅悦将一种宗教感情转化为审美体验。

  亲切缘何而来?首要的便是信任。惧怕风雨,自然体会不到风雨中的乐趣;惧怕动物,自然体会不到动物间的温情。放下心中的无谓芥事,投入自然之中,用心去感受一花一木,自然便能拥有亲切愉悦之感。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4: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6-13 05:09 编辑

                                            (14)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宋•云盖智本

   云盖智本的这首诗偈是在告诉我们,大自然四季的变换,日月的流转,都是很自然的,我们要从自然里体会生命,不要分别计较,要用正直、平常、无相、无我的心情去看待和接受。“一年春尽一年春”,春天过去了,第二个春天又会再来。“野草山花几度新”,春一到,草绿花开,春天过了,春天会再来,花谢了,草枯了,花草会有再开再青的时候。


  “天晓不因钟鼓动”,天亮了,并不是敲钟擂鼓才天亮,不敲晨钟,天也一样会亮,这是自然如此,并不是有所求,有所为,,因而受到影响。而禅者的佛性,一如春天去了会再来,花谢了会再开,是不会改变的。这正如“月明非为夜行人”,没有夜行人,月亮一样明亮,我们的真如佛性也像月亮,即使路上没有行人,明月依然当空,依然朗照。

  对于禅者,重要的不是为这些自然界的变化而困惑迷惘,而是寻找内心的佛性,这样才能超越平凡,进入到更高更大的境界。对于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05: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6-13 05:25 编辑

                                        (15)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黄龙慧开世称无门和尚,又称无门慧开禅师。禅师最初礼天龙肱和尚为受业师,披剃出家,后来遍历天下名山道场,寻师访道,但是一直无法契机,于是到平江府万寿寺参礼黄龙派下的月林师观禅师,月林禅师教慧开参“无”字话头。直到有一天,慧开在法堂内经行,一片寂寥之中,从斋堂那头传来一阵阵绵绵密密如排山倒海般的鼓击声,慧开胸中久远以来的疑团,顿然消失,豁然省悟。

  这首诗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琅琅上口,最为佛家弟子爱颂,也最能表达禅者“法尔随缘”自然无作的精神。这则公案是叙述赵州从谂请教师父南泉普照愿禅师的公案。赵州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回答说:“平常心是道”。“道可有趣向?”“拟问便是乖逆”。赵州又问:“如何了解道?”南泉回答说:“道不属于知,也不属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赵州言下廓然洞明,无门慧开因此写下此偈,来赞颂这段公案。

  这首诗告诉我们为什么世人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时节,因为我们心中有事,而且有太多的闲事挂在心头:我们担心社会地位不够显赫、事业不够享通发达、待遇不够优渥,夫妻生活不够融洽,儿孙不够孝顺成才,朋友待我不够敬重,所求不能满足心愿,身体多病衰弱,人我是非烦心……肚里填满名闻得养,心中充塞财势情欲,再也挪不出一丝闲情去呼吸江上的清风,欣赏山间的明月,因此,春天的百花开得再绚丽,与我两不相干;冬日的皑皑白雪如何宜人,和我有何关联?我们如果能以临济无事人的平常心,去面对日常生活中横逆困顿,人我关系上的矛盾纠缠,必能享受山夫渔父“宝贵银千树,风流玉一蓑”的雅趣。

  真正的人生享受不是名利钱财,而是能感受到自然的诸多美景,体会到蕴涵其中的自然韵味。这种享受对人人都平等无异,惟求先能放下心中的执著与痴迷。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5: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16)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唐•李商隐

  对于禅意者而言,一旦明悟禅心,瞬间即是永恒。以这样的人生观来看待世界,无论所处的是何种境界,只要以超越的襟怀来对待,便会在常人不堪忍受的苦境中,产生出诗意的审美愉悦。这首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便是如此。
  

  诗中所定的季节是秋天,本来秋阴不散,引愁起恨,是触发相思的凄凉之景。但诗人已经认识到“相思迢递隔重城”,知道相思无益,于是不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的团聚,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对现景的观照上,便会发现,眼前是一个“无尘”的清幽雅洁之境,在清幽的境界中,沙沙似雨的枯荷声竟如同空谷足音令人欣慰。这时,原本引发感伤的秋阴、枯荷、雨声这些物象,渐渐展示出它们自身的面目,默默地吐露着自然的光华。这真是禅宗即事而真的当下境界。

  于是,明悟到自然界中的禅机后,诗人欣慰地发现,秋阴能够延迟霜期,能够“留得枯荷听雨声”以慰相思寂寥,反而是一件妙事。黯淡的物象,由于诗人忘怀得失的静观,反而显出亮丽温馨来。这正是禅意的智慧在起作用。

  有时情绪跌落至谷底时,眼前简直就是万念俱灰。可如果转移一下注意力,或是换一种角度看待烦恼本身,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出现。不要钻牛角尖,也有这样的一层意思。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7)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这首著名的唐诗中,既有诗的意境,又有禅的境界;既有诗人的主观精神,又有禅家的“无我之境”。首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写自然景观,寒冬之际,万物凋零,丛山之中看不见绿色,听不见鸟鸣,白雪覆盖的山路上,没有一丝人行的足迹。这是一幅全然静止的画面。末句笔锋一转,写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动态的景物便呈现这幅原本静止的画面之中,浑然融为一体。“钓”虽是动作,但在一片山雪之中,独坐在孤舟上默默钓鱼的蓑笠翁却成为这幅静态画面中的一部分。诗人把主观心灵与整个宇宙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一个主观精神与宇宙精神共存的广阔境界。这正是禅境与艺术境界高度统一的范例。

  禅境中的“境”是指人意识中的景象、环境,《俱舍诵疏》中曾道:“心之所游履攀援者,故称为境。”佛教中的境,就是感觉的存在:“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因此境由心生,禅宗“梵我合一”的世界观与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在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中得到了完美的艺术体现。

  有时,特立独行地去做一件事情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首要便是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其次便是有充足的耐心,再次,便是如何在孤独和不被理解中坚持下去。能做到这三点,还有什么是不能成功的呢?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5: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18)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


  苏轼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离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丘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变得平淡无奇了。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可以忘记了,烟雨、江潮也似有还无了。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的恰恰正是禅宗思想。正如禅宗所说的人的佛性是天生即有,并非后天得来。人之所以迷茫困惑,只是被外界的色相所困扰而已。苏轼在诗中把庐山烟雨、钱塘江潮淡化,淡到不过如此,细想起来,当初未见的千般期待、遗憾,反而显得可笑了。
  没有得到的,便是最好的。等到真正得到之后,却发现自己满心幻想的美好原来也不过如此。这样的误会,在生活中实在太过频繁。为什么我们不用心发现身边的美和智慧呢?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8 22:03 , Processed in 0.04881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