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098|回复: 5

转载:知青没有走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3 14: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青没有走远


       知青老了。老了的知青结伴儿掀起了一股回访当年下乡村庄的热潮。他们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欢迎,然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当过老师的知青——闻讯而来的学生把老师团团围住,尽管相隔30多年了,有些学生老师已辨认不出、叫不准名字了,可学生们拉着老师的手,亲近得仿佛从没离开过似的,争着述说当年老师教导自己的一件件往事,其细节清晰得触手可及,而老师微笑着摇着头,“回想不起来了。”夜深了,村镇一片宁静,露水也悄然降临,可学生们的话远远没有说够……第二天,太阳刚露头,学生们又来看望老师了……
      老师没睡好。在旅店的床上辗转难眠,当年的小毛孩儿,有的还挂着两行鼻涕呢,如今已人到中年,正英姿勃发,成了农村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各级领导中,知青教过的学生也为数不少,有的还走上了省部级领导岗位。他们对老师说了许多话,其中有一句是相同的:我们的人生和知青息息相关,我们有今天,很重要的是受到了你们的教育和影响,知青老师永远在我们的心里,谢谢老师!
      老师的心能平静吗?他们没想到,当年走上简陋的讲台,日后会产生如此的效应!
      40多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来势汹涌,两千余万城里的中学生下到农村。他们中有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杭州等大城市重点中学的高材生,他们很快被发现,不少人被抽调到了教育岗位,许多学校知青教师还成了主体。这在当时是件平常的事,并没意识到这其中有什么含义。随着岁月的沉淀和实践的昭示,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清楚了——这在我国农村的教育史上称得上是件破天荒的大事,其意义当然已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教育落后,贫穷是一个原因,更为突出的是师资薄弱;而中小学教师短缺,在全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好教师更是“稀缺”,很难配置到农村,更别说大量分配到农村了。而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如北京的四中、八中,上海的上海中学、师大二附中,天津的男一中、女六中,哈尔滨的一中、三中等等,教育质量全国闻名,根本原因是师资好,教师中不乏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名师指点之下,学生焉能不强!香港大学曾对“文革”后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如著名音乐人谭盾、陈钢等做过调查,他们的高中全都在重点中学就读。可见重点高中对人的一生之重要。现在,随着“上山下乡”,大批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来到农村,他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然而这难道不是“衍生”出来的“天赐良机”吗——他们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为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大面积提升农村师资水平,培育农村人才和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是的,如果在正常的社会秩序里,他们中高三的学生绝大部分早已坐在大学的课堂里了。当时报考大学的志愿已开始酝酿,个别学生甚至已被确定保送出国留学。然而就在这时,风起云涌的“文革”,莫名而又蛮横地把教育和高考统统作为资产阶级路线的产物批倒批臭,随后一声令下,“废除高考”,学生开始“上山下乡”。正常的秩序被瞬间打乱,国家的命运和学生的命运发生了巨大逆转。
      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事物就是这样的复杂和多面,对一部分人是坎坷,对另一部分人竟会是“意外的惊喜”——知青的学生就自诩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最大的受益者:要不是这场运动,我们这穷乡僻壤怎么会来那么多城里的学生呢?我们怎么会碰到这么好的老师呢?我们怎么会知道北京、上海这些外面的世界呢?如果说幸运,有什么比正要学知识的时候碰到好老师更幸运的呢?因为这是事关一辈子、甚至更为长远的幸运!当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这些思想很“狭隘”、很“自私”,甚至可说很“残酷”,因为它是建立在老师乃至国家“坎坷和曲折”的基础上的——可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实,他们的那些思想是通过自身的感受“有根有据”地产生的。这些思想或许有失“偏颇”,有“局限性”,可在纷纭繁杂的现实生活中,这是很难避免的。
      这些知青没当过教师,也没来得及经受培训,就匆匆地站到讲坛上了。奇怪的是,一站上去,昔日母校老师的音容笑貌就来到了眼前,这些老师仿佛知道远行的学生在召唤自己,便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飘然而至,一招一式地指点着,新教师们“照猫画虎”,认真钻研,渐渐地自如起来。知青老师的素养、学识和见多识广所形成的气场,很快弥漫了简陋的教室,昏暗的教室于是变得明亮起来,穿透茅屋和破旧门窗的寒风雨雪也似乎柔弱了许多。学生不再耷拉着脑袋,而是睁大眼睛,挺起身子,觉得好新鲜、好有趣、好有吸引力,于是尽情地吮吸着、呑咽着,压在心底的对知识的渴求之火,燃烧了起来;也不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不管酷暑严冬,都蹦蹦跳跳地来到学校。他们的父辈也变了,再也不说孩子只要识几个字能干活儿挣钱就行了,而是叮嘱孩子跟着知青老师好好学,多读书,将来有出息。
      境况就这样迅速地改变着。它彰显着文化、知识和文明的巨大威力——即便在那荒诞的时代!担任教师的也不局限在重点中学的高中学生,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多的知青站到了讲坛上。那时我在下乡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事新闻工作,以后又当新华社记者,接触了不少知青的学生,他们都诚挚地把知青老师称作自己的领路人。有个后来成了黑龙江农垦系统团委负责人的小伙子对我说:“我的老师是杭州知青,他给了我知识,更培养了我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他的宿舍里有许多书,他指导我阅读,那里成了我的第二课堂。高考恢复后,老师考上了浙江大学,临走把书都留给了我,凭着老师的教诲和这些书籍,我考上了大学。后来我的妹妹把书接过去,也考上了大学。人这一辈子不能忘记的人除了父母没几个,我把知青老师排在头一个。”交谈中,还有一点令我颇为感慨,当静下心来的时候,这些知青的学生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如果没有知青老师,我们会怎么样呢?——“很难想象!”他们说,因为那是在“文革”的昏暗岁月,又处在农村偏僻贫穷落后的村落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个从没走出过这方角落的七八岁、十来岁的懵懵懂懂的孩子的心里,无疑是空落和苍白的,要不是知青的“突然”到来,带来了清新的城市文明之风,一些知青又当了我们的老师,打开了我们的心灵之窗,我们差不多都会重复上辈人的生活,走在他们走过的路上。但,我们的“受益”,毕竟是在异常状况下的“偏得”,是偶然的,不可持续的。知青的学生们祈盼城里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到农村来,因为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农村的发展需要城市的带动,当然决不能用搞运动的方式,采取“一刀切”式的极端措施,不能重复一部分人受益是以另一部分人的权益受损害为代价的蠢事,而是在正常和谐的社会环境里的城乡交融,携手并进。他们的这些思虑,是随着岁月的流失和阅历的丰富,渐趋清晰起来的。
      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是当年接纳知青数量比较多的一个地方,那里现在建起了我国第一座颇具规模的知青博物馆。馆长刘树新也是知青的学生。他告诉我,在他们征集展品的过程中,专门就全国的“知青老师”做过粗略的调查,从1968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到1979年知青返城,十余年间走上教师岗位的知青共教了约10届农村学生,学生总数加起来约有一千万!我听了,心不禁为之一震!一千万,多么了不得的一千万啊——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阿拉伯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一千万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有什么比培育了那么多农村的新一代更值得知青骄傲和欣慰的呢?!更何况,这“一千万”正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在影响着自己的子女,影响着周围的人,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当然,教学相长,像土地一样纯朴、肯于吃苦耐劳又不乏智慧的农村学生也深深地留在了知青老师的心里,影响着他们回城后的生活……
      知青老了,离开那片土地也有几十年了。然而似乎能感觉他们的身影仍行走在那里的山山水水之间,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学生,学生承接了他们的气息……是啊,种子播下了,终会开花结果的。

      (作者:张持坚,新华社高级记者。1969年从上海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0团10连,先后担任营、团报道员和新闻干事及兵团战士报编辑、记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北大荒人给了下乡知青以豪爽丶真诚丶纯朴的话,那么可以说下乡知青们给了北大荒带耒了新鲜丶活力和生机.(摘自邓灿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3 17: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柏弘耀 于 2014-3-13 18:19 编辑
孙刚元 发表于 2014-3-13 15:14
如果说,北大荒人给了下乡知青以豪爽丶真诚丶纯朴的话,那么可以说下乡知青们给了北大荒带耒了新鲜丶活力和生 ...

好文章,知青的骄傲!刚元晚间早休,注意健康。
6598279229446892118[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3 19: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年的讲师团很难有这效果。知青带给农村的文化气息肯定是上山下乡最大的社会效益。还有那些返城后做了教师的,以他们的阅历和锻炼出的坚韧、深刻,以及艰苦生活考验过的生活热情,当然还有那些险些被淹没在荒漠中的才学影响了很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3 19: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张持坚文章所述:现在要是回访第二故乡,知青老师绝对是香饽饽,无可置疑。那时当了老师,带领一帮学生努力学习,不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尽力教给学生,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知识的升华。哪怕当初自己是六九届,充其量也就小学六年级的知识,也能教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多好啊。可见在当时的农场、农村,知识的匮乏是何等的严重。
    在下有时也会不免感慨,自己当初如果也成为知青老师,命运是否又该重新安排了呢?嗨!别扯远啦,听天由命吧!不管怎样,相对来说,我们还是要感恩当年的知青老师,是你们带动了时代的进步,是你们推动了农村翻天覆地的车轮,是你们用自己的知识培育了农村新一代。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谢谢你们!知青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3 22: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当过老师的知青深有体会,每次回到农场,当年的学生把你团团围住,说不够,唠不完,这种感情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此外,也正像此文所述,知青老师也从那些纯朴的学生身上学到了许多。我当过约40年的老师,教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农场那5年当老师的日子。虽然后来的几十年教过的学生更多,但毕业后有联系的很少,而当年农场的学生到现在还有很多和我保持着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3 01:42 , Processed in 0.0210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