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4-3-4 22:42 编辑
灯下心痕(29) 说“躁”道“静”
脸面可以装,心静难得修。儒家说的七情,概由外界刺激而来,唯心静要由自身修炼而得;佛家崇奉“六根清净,万念归一”;气功师追求静声敛气、意守丹田;“板凳要坐十年冷”,更是学问家治学的经验之谈。可见,修炼不易,成家更难。 乐道心静,非为禁欲。唯感于目前“噪声”乱人耳目,“躁气”荡人心堤,聊发忧天之言,君若不信,请看: 看人家出国下海,欲求不得,欲试无胆,恶气滞心者为暗躁;炒股票,赚便笑套就叫为狂躁;欲效“东南飞”,又难找“凤凰巢”,哀运不济、坐立难安者称内躁;还有平地一把无名火,怒发冲冠的暴躁…… “眼不见,心不烦(躁)。”眼迷则心烦,眼里经不住花里胡哨的诱惑,心里自然耐不得寂寞。所以无欲则眼净,眼静则心静,心静则少躁,心躁则少静。心烦意乱,一事无成。 真正想做点事的人,是懂得心静与成事的辩证法的,任你潮涨潮落,冷风热风,我自守住心中那块圣地。卧龙先生躬耕南阳,心存邦国,“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如果刘皇叔‘三顾茅庐’之前,他已去逐那耀眼的乌纱帽,恐怕就不会有千古绝伦《隆中对》,更不会有“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事业了。 窃以为,还是心静好做事,在下甘当“过于执”。 (原载于《教育导报》1993年1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