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1956|回复: 1

《名山农场志1986--2000》 第二节 基层单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12: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自宝泉岭信息港:http://www.bql.com.cn/ArticleList1.aspx?id=17755

《名山农场志1986--2000》 第二节 基层单位
编名:第一编 自然地理 建置
章名:第二章 建置
节名:第二节 基层单位
正文:
   第二节 基层单位
  一、一 队
  农场第一生产队建于1977年,当时称为二十一队,1978年改为第一生产队。位于农场东南侧莲花泡水域北端,距农场场部11公里,东邻共青农场一队,东侧与名山农场七队接壤,北南部同四队、十八队接壤。一队为莲花泡水系环绕,地势西部略高东侧略低呈阶梯状,坡降大于1/2 000,微地形变化复杂,平均海拔 64~66米。是以农业为主,以加工、养殖业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2000年,全队总人口198人,74户。营区总面积162 800平方米,耕地 288公顷,粮豆总产量989吨,农业总产值104万元,是农场小型机械化生产队。
  二、二 队
  农场第二生产队原叫小山屯,建于1958年,为农场六队,1969年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为十二团,1977年改为二队。位于农场西北部距场部10公里,东邻农场三队,西与共青农场一队接壤,东南与名山农场四队相接,北靠黑龙江,坐落在哈萝公路北侧。地势北低,东南高。西北 3公里处有片沙岗,村北是条沟,一般海拔高程为70~72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513人,共190户,其中职工240人,营区总面积192 440平方米,耕地1 102公顷,粮豆总播种面积503公顷,农业总产 5 508吨 ,总产值627万元。该队主要以农业为主,以养殖业加工业为辅。
  三、三 队
  农场第三生产队建于1958年,当年从萝北县畜牧场并入农场为六队所管辖。1965年改为畜牧队,1969年改为三连,1977年改为三队。三队位于农场场部的西北部黑龙江畔,距黑龙江1.5公里,距离农场场部14公里,西侧同农场二队相邻,南侧同农场五队接壤,东侧同名山镇相连。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65~67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348人,其中职工 172人,共195户,营区总面积198 400平方米,耕地721公顷,粮豆总面积379公顷,粮豆总产3 137吨,农业总产值363万元。是农场的中型机械化生产队,以农业为主,加工养殖业为辅。
  四、四 队
  农场第四生产队建于1966年,创建时为九队。1969年改为四连,1977年改为第四生产队。四队位于农场场部的西部,距场部 4.5公里,西邻萝北县共青农场一队,南部与农场一队接壤,北部、东部和五队连接。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68~70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 384人,共127户,其中职工 202人,营区总面积183 200平方米,耕地972公顷,粮豆总面积551公顷,粮豆总产5 019吨,农业总产值551万元,是农场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五、五 队
  农场第五生产队建于1969年,创建时为五连。1977年改为五队。五队位于农场的东北部,距场部 2公里,东北邻农场八队,西北邻农场三队,南与农场场部接壤,北和名山镇相连。地势西北低,东南高,一般海拔高程为68~70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364人,其中职工178人,共126户,营区总面积169 990平方米,有耕地872公顷,粮豆总面积 616公顷,总产4 032吨。农业总产值459万元,为农场的一个中型机械化队。
  六、六 队
  农场第六生产队建于1958年,创建时为四队,1969年改为六连,1977年改为六队。六队位于农场东南部,距场部 1公里,东邻农场十三队,西与农场四队接壤,东南、西南分别与九队、七队相连。地势较平坦,一般海拔高程为68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540人,其中职工279人,共244户,营区总面积286 100平方米,耕地1 450公顷,粮豆总面积 476公顷,总产8 047吨,农业总产值 918万元。是以农业主,以养殖、加工业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一个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七、七 队
  农场第七生产队建于1965年,创建时命名为第七生产队,1969年改为第七连,1977年又改为第七生产队。七队位于农场南侧,距农场场部 6公里,西南侧是莲花泡,东侧是十队,南侧是十七队。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68~70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540人,其中职工230人,总户数182户,营区总面积225 820平方米,耕地1 146公顷,农业总面积406公顷,粮豆总产量5 983吨,农业总产值671万元。是以农业为主,以加工、养殖业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八、八 队
  农场第八生产队建于1955年,创建时为佳木斯农场。1956年为佳木斯青年集体农庄,1957年为萝北农场一队,1969年改为十连,1977年恢复农场建制改为八队。八队位于农场的东北部,距场部 6公里,东邻农场老场部,西邻名山镇,南与名山农场接壤,北靠黑龙江。地势西北低,东南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高程70~72米左右。2000年,全队总人口 613人,其中职工263人,共242户,营区总面积217 600平方米,耕地1 296公顷,粮豆总面积 425公顷,总产7 068吨,农业总产值801万元。是以农业为主,以加工、养殖业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九、九 队
  农场第九生产队建于1969年,当时命名为九连,1977年改为第九队至今。九队位于农场场部的东南方向,距农场场部 6公里,北侧与六队、十三队搭界,西侧与七队搭界,南侧与十队搭界。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0米左右。2000年,全队总人口413人,其中职工161人,总户数146户,营区总面积239 550平方米,耕地965公顷,农业总面积 384公顷,粮豆总产量5 058吨,农业总产值 557万元。是以农业为主,以加工、养殖业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十 队
  农场第十生产队建于1973年,1977年改为十队。十队位于农场的东南部,距场部10公里。地势较洼。一般海拔高程为68米左右。2000年,全队总人口380人,其中职工141人,共 114户,营区总面积208 720平方米,耕地63公颂,粮豆总产5 174吨,农业总产值 579万元。是以农业为主,以加工、养殖业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中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一、十一队
  农场第十一生产队建于1977年,当时命名为十一连。十一队位于农场场部的南部,距农场场部15公里,北侧与一队搭界,西侧与十八队搭界,南侧与十六队搭界,东侧与十七队搭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8~60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183人,其中职工67人,总户数 58户,营区总面积141 870平方米,耕地175公顷,粮豆总面积116公顷,粮豆总产量936吨,粮豆总产值 109万元。是以农为主,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一个小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二、十二队
  农场第十二生产队建于1966年,创建时为八连,1969年改为十二队。十二队位于农场的东北部,距场部11公里,海拔60米,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地势平坦。一般海拔高程为58~60米。
      2000年,全队总人口330人,其中职工121人,共121户,营区总面积160 700平方米,耕地1 089公顷,粮豆总面积516公顷,总产6 276吨,粮豆总产值 720万元。是以农为主,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一个中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三、十三队
  农场第十三生产队建于1958年,1956年由山东移民开荒建点为十七庄,归萝北县开封乡管辖,1958年的“政企合一”从开封乡并入本场为三队,1969年改为十三连,1977年改为十三队。
      十三队位于农场的东南部,距场部 6公里。地势平坦,一般海拔高程为65~67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469人,其中职工225人,共168户,营区面积212 040平方米,耕地 1 320公顷,粮豆总面积722公顷,总产7 882吨,粮豆总产值 912万元。是以农为主,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一个中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四、十四队
  农场第十四生产队建于1958年,当时命名为三十二庄,1958年改为农场二队,1969年改为十四连,1977年改为十四队。十四队位于农场场部的东北部,距场部15公里,北邻黑龙江、萝北县肇兴乡,南部、东部与绥滨农场接壤,西部与农场十九生产队相连。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58~60米。
       2000年,全队总人口444人,其中职工175人,总户数128户,营区总面积218 500平方米,耕地1 229公顷,粮豆总面积501公顷,粮豆总产6 199吨,粮豆总产值711万元。是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五、十五队
  农场第十五生产队建于1970年。1968年由城市知识青年和部分老职工在名山桥创建水利队,1969年改为工程二连,1970年迁到现队址为十五连,1977年改为十五队。2000年,全队总人口245人,共74户,营区面积147 760平方米,耕地914公顷,粮豆总面积 446公顷,总产5 586吨,粮豆总产值641万元。是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中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六、十六队
  农场第十六生产队建于1977年,新建时为二十二队、二十三队,而后合并为十六队。十六队位于农场场部的南部,距农场场部19公里,北侧是十八队和十一队,东侧、西侧、南侧由莲花泡环抱,到雨季时常泛滥成灾,属重沼泽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为58~60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255人,其中职工37人,总户数96户,营区总面积127 600平方米,耕地 312公顷,粮豆总面积125公顷,粮豆总产量1 846吨,粮豆总产值 229万元。是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小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七、十七队
  农场第十七生产队建于1976年,创建时为十六连,1977年改为十七队,1977年军马连并入仍为十七队。十七队位于农场的南部,距场部14公里,地势较洼,一般海拔高程为58~60米。
       2000年,全队总人口258人,其中职工120人,共78户,营区面积99 700平方米,耕地 530公顷,粮豆总面积387公顷,总产 3 158吨,粮豆总产值357万元。是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小型机械化生产队。
  十八、十八队
  农场第十入生产队建于1977年,创建时为十八队,1978年十九队并入仍为十八队。十八队位于农场的西南部,距场部17公里,地势较洼,般海拔高程为58~60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1 660人,其中职工78人,共53户,营区面积216 810平方米,其中营区南北长 600米,东西长470米,耕地2 605公顷,粮豆产值 258万元。是以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中型机械化生产队。

页码:65-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2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第八生产队建于1955年,创建时为佳木斯农场。1956年为佳木斯青年集体农庄,1957年为萝北农场一队,1969年改为十连,1977年恢复农场建制改为八队。八队位于农场的东北部,距场部 6公里,东邻农场老场部,西邻名山镇,南与名山农场接壤,北靠黑龙江。地势西北低,东南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高程70~72米左右。2000年,全队总人口 613人,其中职工263人,共242户,营区总面积217 600平方米,耕地1 296公顷,粮豆总面积 425公顷,总产7 068吨,农业总产值801万元。是以农业为主,以加工、养殖业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1969年改为十连”此处肯定有误,应为1969年改为八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2 13:24 , Processed in 0.0193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