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490|回复: 4

开会啦之二十四 独具匠心 意味无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17: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念胜 于 2013-11-3 04:32 编辑

             开会啦之二十四   独具匠心 意味无穷
                         张念胜
    2008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美术馆底楼中央大厅《青春叙事·知青油画邀请展》隆重开幕。这是一群被称为当代画家而在当年是知青的人举办的画自己的画展。我有幸参加她独具匠心的开幕式,欣赏她意味无穷的参展作品和作品集。
    开幕,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鸣响,四处弥漫着列车喷出的白色蒸汽。不仅拉开展览的序幕,而且使我们这些两鬓霜白的老知青仿佛回到了当年离开上海的情景,拉开了回忆的序幕……
    开幕式主台背景,一排排红花徐徐降落,象征着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用三千多张知青当年的黑白照片做成背景,把“青春叙事”四个黑底红字显露出来,强烈的表达知青要叙事要回忆的愿望……   
    用冰雕成的“1968”玲珑剔透的四个大字摆放在了老知青的面前,大家顿时掌声响起,群情激昂。当老知青们纷纷举杯,当殷红殷红的红葡萄酒纷纷祭酒在“1968”四个冰块大字上的时候,而这四个冰块大字在血一样的红酒浇洒下慢慢地溶化,我们仿佛从中意会到了些什么,感悟到了些什么……
    这些知青画家那么地熟悉,他们的画更是那么地亲切。陈丹青《我给毛主席写信》,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李斌《油灯的记忆》……
    我很想写些读后感,甚至想写些诗歌。于是,我两次去展览馆拍照,还买下了那本厚厚的大型画册《青春叙事》,后来,要送朋友,千方百计地又才搞到了一本。
    后来,在杂志上读到了《青春叙事·知青油画邀请展·座谈会纪要》,现摘要如下,以飧战友,还有陈丹青的《写在知青运动四十周年》。
    他们是誉满中外的著名画家,而且他们更是有良知的画家,因为他们曾是和我们一样的苦难的知青,所以他们有这样震撼人心的画作,同样他们有这样真诚真实的感言。
                                   2008.10.10

       《青春叙事·知青油画邀请展》座谈会纪要(摘录)
尤劲东(知青画家、中央美院教授):
    这次画展是非常成功的,体现了一种精神。当年知青上山下乡,为的就是一股精神:在蹉跎中认识世界;在蹉跎中唤醒良知!
邢仪(知青画家):
    文学家用笔来记载这段历史岁月,我们就用画笔来表现,这段历史不能最后成为空白。再说我们自己不说不画,谁来说?谁来画?
刘孔喜(知青画家、首都师大美术学院教授):
    我从昨天下午来到美术馆起,感觉好像是掀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这段记忆里保存的是不可更改的历史命运。
张仲达(知青画家):
    记得在一个访问丹青的电视节目里,丹青在介绍美国画家的时候说,我们都是时代的人质!这个话给我印象深刻。我的人生道路有个特点,是所有的重要事件都和我无关。我的知青题材作品都是挽歌型的。
王国斌(知青画家):
    一代知青人的特殊命运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烙印。在那个不可理喻的年代,知青们既有美好激情也有现在看来荒唐和荒诞的人间悲喜剧。站在今天的角度,我力图表现出那一代人共同的命运。
    有人提问:请问王老师,你的“结婚”那幅作品,画上的绣花鞋要表现什么?
陈丹青(知青画家、作家、旅美画家):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她已经嫁给农民了,这些嫁给农民的城市女孩子,婚姻多难以维系,很可怜。我当时下乡的时候,就看到和我们一起插队的最漂亮的一个上海女孩子,第一个嫁给了江西老表,婚后第二天,就在大街上卖板栗。
李斌(策划人、知青画家、旅美画家):
    现在展出的这幅结婚题材的作品,其实是改过标题的,原来的标题是“青春之歌”,现在叫“我的前夫”。当初在斟酌这幅作品的名字的时候,我还有个更有针对性的名称,叫“嫁到村长家”。我就是要描绘这些置身于北大荒背景中的性感人体,来反映和体现,当初我们那么好的青春,乃至生命,就这样葬送掉了。我觉得应该这样表现,但绝不允许把这场知青灾难神圣化。
陈丹青:
    李斌的意思是,可以美化知青的肉体,但不可以美化知青的历史。
李向阳(知青画家、上海油画雕塑院执行院长):
    刚才李斌说知青运动是场灾难,我就想,这种灾难可能与地震差不多,是很难躲过的。灾难不可避免,但也总是有解放军、武警、医护人员等冲在最前面。
田力(知青画家):
    知青运动肯定是场悲剧,它和57年的反右,58年的大跃进,是国家一系列错误运动中的一个。对这段历史,我觉得我们应该如实反映。
陈丹青:
    用西方的话来说,我们可以原谅,但不会忘记。但对个人而言,没有资格谈论什么原谅不原谅的,只能说用记忆来创造和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2: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胜兄:这一代知青画家,很深刻!
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老,半个多世纪所经历的一切,一场场运动,一回回磨难。就像一串多米诺骨牌——前一块倒下去,后一块就已经注定要倒下。轻描淡写的说成错误?不!这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啊!丑恶的历史啊!不幸的是这一段历史恰恰都让我们赶上了。多少人生遭毁灭,多少才华被埋没,多少青春付流水,多少壮志化尘埃。这就是我们的宿命吗?我们噤若寒蝉的度过了几乎一生,如今我们老了,老到几乎丧失了一切!无论是能力还是机会,无论是热情还是希望,我们什么也没有了。可是,我们还有清醒的头脑,还有未泯的良知。失去一切也有一个好处——我们不再惧怕失去!那就让我们说出想说的话吧!就像陈丹青们那样,用我们自己的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6: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显庆 发表于 2013-3-28 22:41
念胜兄:这一代知青画家,很深刻!
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老,半个多世纪所经历的一切,一场场运动,一回 ...


    显庆大哥所言极是!但是,还是有不少知青就是不明白知青是怎么回事!
    谢谢显庆大哥顶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曾发宝泉岭论坛,王冠(12团李桂凤)顶贴:
    “慢慢地融化”,沁入我的心田……,那血红的是冰?是水?是酒?
    我回贴:
    是孕着泪的血;
    是含着血的泪。
    融化了的冰水是冰冷冰冷的泪;
    祭洒上的红酒是殷红殷红的血!
    1968——四个大字,
    是幕启,是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4: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柏弘耀兄贴上几幅知青油画,我想起2008年5月上海举办过一次《知青油画邀请展》,所以把写该展会的帖子顶上,供一并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5-10 14:18 , Processed in 0.0305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