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的“东方家园” 郑春光 1896年9月,沙俄政府通过《中俄密约》与《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开始筹建穿越中国境内的铁路,以实现从首都圣彼得堡(经西伯利亚大铁路)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行车畅通,而这条铁路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中东铁路(又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为了修建这条铁路,沙俄政府联合清政府成立了专门筹募工程资金的华俄道胜银行,同时又选派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进驻中国东北进行地质勘测,并招募当地来自山东、直隶(今河北)等地的华工充当筑路劳力,终于在1903年修筑完成并实现通车运行。中东铁路干线西起满洲里东到绥芬河,支线北起哈尔滨南到旅顺口,全长约两千五百多公里,并全部采用俄制1524毫米轨距。哈尔滨作为这条呈“T”形铁路的纵横交汇的临界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也因此带动了城市早期的建设发展。
最先来到哈尔滨的俄国人,是修筑中东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还有担负护路任务的沙俄军人。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大批反对苏维埃政权、仇视布尔什维克党的军官、官僚、贵族、庄园主、资本家等纷纷逃离俄国,其中仅沿西伯利亚铁路向东进入远东地区的白俄军队就达二十五万人之多。1918年,随着谢苗诺夫在赤塔被苏联红军击败后,大批白俄军队流窜至中国西北与东北境内,成为骚扰两国边境安全的重大隐患。后来盘踞于东北地区的奉系军阀势力解除了谢苗诺夫的军事武装,使流窜至东北的白俄军队势力最终瓦解。跟随白俄军队进入到中国境内的还有大批俄国流民,他们在行进过程中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的哈尔滨作为最终的“栖居地”,而天津与上海则成为了俄国流民从海上到达中国境内的“避风港”。
当布尔什维克统治地位确定,苏联建立后,对于在华流民采取了召唤归国和重新认定国籍的新政策,在华侨居的俄国人遂被分为苏联籍和白俄籍与无国籍三种身份。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1923年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达到55959人。到了1930年,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达到81637人。这些在华侨居的俄国人虽然远离了自己生活的家园,但是于异国他乡却找到了一种近似于在家的归宿感,他们逐渐融入这座“东方的家园”,并同本地的中国民众一道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由于俄国侨民数量在哈尔滨的迅速扩增,城区的建造规划与建筑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当时的哈尔滨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道里是天堂,南岗是人间,道外是地狱。”可见聚集在道里与南岗的外国侨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在道外的中国人生存条件的巨大反差。哈尔滨道里区以中央大街为中心,汇集了主要由俄国建筑设计师参照当时世界流行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折衷主义式、新艺术运动式建筑风格,设计建造的马迭尔旅馆、犹太国民银行(现皇宝珠宝)、秋林商行道里分行(现哈尔滨市江沿小学校)、松浦洋行(现教育书店)等建筑,成为了影响时至今日的繁华商业街区。南岗区(旧名秦家岗)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凸显出重要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了哈尔滨当时重要的外国行政机构所在地。从1907年起,先后有二十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并形成了现今大直街与红军街一带的莫斯科商场(现黑龙江省博物馆)、圣•尼古拉教堂(1966年拆毁)、国际饭店等一些极具异国风情的建筑群落和侨民社区。
大和旅馆 这座修建于1903年的新艺术风格建筑,是当时的中东铁路宾馆,为哈埠最早的一家豪华宾馆,建成投入使用后,先后成为日俄战争时期的临时俄军野战医院、俄国军官俱乐部(俗称“戈比旦乐园”)。1937年2月,经过装修增扩后的中东铁路宾馆更名为“哈尔滨大和旅馆”,隶属于满铁株式会社。其后这座建筑又成为东北铁路局、中长铁路管理局苏联专家楼、哈军工苏联军事顾问宿舍……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沉潜替变。
哈尔滨火车站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哈尔滨成为了这条呈“T”字形铁路的纵横交汇的临界点。1959年,由于站体扩建的需要,这座见证了“中东路风云”的欧洲“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物被拆除。
333
随着俄国侨民形成稳定的社区群落,一些符合欧洲人饮食习惯的酒类与食品在开埠通商的哈尔滨出现,并融进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来。德国人发明的现代啤酒酿造技术、源于立陶宛的肉肠灌制工艺、俄国人自创的面包烘烤方法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1900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啤酒厂,成为中国境内第一家生产啤酒的厂家,其后虽几经更名易手,但出产的“哈尔滨啤酒”却名扬海内外,时至今日依旧影响不衰。1909年,在秋林公司工作过的一名立陶宛员工创办了“秋林灌肠庄”,灌制生产出具有立陶宛风味的香肠(俗称“里道斯”香肠)。1913年英国商人马前氏投资5.5万英镑,成立了哈尔滨肉联加工厂的前身——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公司畜禽屠宰和肉类加工生产跻身哈埠知名企业之时,又引进了俄籍技师爱金宾斯的红肠加工技术,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红肠,从而使驰名中外的“哈肉联红肠”于此诞生。俄国巨商伊万•雅阁洛维奇•秋林在创办秋林洋行(后来的秋林百货公司)的基础上,于1900年开辟了食品加工产业,生产以俄式面包(俗称“大列巴”。“列巴”为俄文面包之意,由于体大而得名。)和西式糕点为主要品牌的“秋林食品”。哈尔滨啤酒、哈肉联红肠、秋林大列巴在当时就成为了哈尔滨外国侨民与中国民众喜爱的美味佳肴,到了今天更是哈尔滨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餐桌食物。对于吃惯了西餐的各国侨民来说,品尝一下中式风味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伴随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成立与铁路运营收入的迅速增加,俄国铁路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1908年,哈尔滨第一个交响乐团——中东(清)铁路局交响乐团成立,并在其第一次音乐会上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与鲍罗丁的《第五交响曲》等俄罗斯作曲家作品。正是由于有了俄罗斯人对于西洋音乐的传播,使得来哈演出的团体和个人日渐增多。享誉世界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米沙•艾尔曼、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费多尔•夏里亚宾等人先后在哈尔滨演绎与唱响华彩乐章。俄国侨民在哈尔滨开办的音乐学校更是为钢琴、管弦乐与声乐教育在中国东北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原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德籍犹太裔小提琴演奏家赫尔穆特•斯特恩,于1938年到1949年同家人生活在哈尔滨。斯特恩少年时代在哈尔滨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为他日后成为知名乐团的首席演奏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更是在马林斯基剧院专任编导和出自莫斯科大剧院舞蹈学校演员的编排演绎下,使芭蕾舞在哈尔滨“立稳了足尖”。哈埠当时三所著名的芭蕾舞蹈学校更是培养出尼娜•科诺夫尼科娃和小牧正英(菊池一惠)等芭蕾舞蹈人才。哈尔滨芭蕾舞团则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专业芭蕾舞团,演出足迹遍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和印度、菲律宾、新加坡、朝鲜、日本等国家地区。
提起当时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休闲娱乐场所,马迭尔宾馆可谓是名噪一时。早年参加过日俄战争的法籍俄国犹太人约翰•加斯普,靠着在海参崴做珠宝生意赚得的钱财,于1906年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开办了这座新艺术建筑风格的时尚旅馆(“马迭尔”在俄文中有“时尚现代”之意)。马迭尔宾馆不但室外建筑风格引领时潮,内部设施的装潢陈放也极尽奢华。拥有当时哈埠最豪华的歌舞厅、最早的电影院、最艳丽时髦的白俄舞女,在一派声色犬马与灯红酒绿里织造着马迭尔的“梦中仙境”。正是由于它的奢华时尚而闻名遐迩,吸引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此逗留。胡适、宋庆龄、埃德加•斯诺、丁玲、郭沫若、茅盾等各界人士曾先后到访哈尔滨并在马迭尔下榻。1932年国联李顿调查团成员抵达哈尔滨,日伪当局所精心布置与制造的种种事端、1933年轰动哈埠乃至东北全境的小约翰•加斯普绑架案,更是与马迭尔旅馆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而当老约翰•加斯普带着无限感伤离开他一手打造的“时尚魅力之都”后,马迭尔经历了一段“繁华尽后落寞起,几度风华几度愁”的风雨岁月。
一条铁路的修建,改变了一座城市的面貌,更是书写和承载了一段段尘封的岁月往事。当你拿着手中的老照片去对照那些现存的历史建筑时,会惊奇地发现这一砖一瓦上,都清晰地映衬出异质文化交融下的哈尔滨和俄罗斯人心目中的“东方家园”的恒久魅力。
冬日的中央大街 道里区的中央大街却是外国侨民购物娱乐的经常去处,也成为了哈埠时尚与流行元素的策源地。漫步在初冬的中央大街,感受午后阳光的温暖,对他们来说,不啻是一种最好的身心享受。
太阳岛上的曼妙身姿 松花江将哈尔滨分为了南北两个地理区域,位于北岸的太阳岛风景宜人,成为了游人避暑消夏的最佳去处。图中两位皮肤白皙的外籍妙龄女子,正在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与凉爽的江风带来的无尽惬意。
远眺太阳岛 如果我们不说照片中的建筑是江北太阳岛上的尼古拉教堂(建于1924年,1970年拆毁)的话,恐怕就连今天的俄罗斯人也会觉得这或许是伏尔加河流域乡间的景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