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安
《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体裁;赋比兴是创作手法,即修辞。赋,是陈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比,是譬喻,明喻暗喻借喻;兴,就不大好理解,常用于诗文的开头,汉许慎释为,“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辞。”一次,偶过集贸市场,一老者吆喝,“喝烧酒去吧!”,一般卖酒少有吆喝,近前,老者非卖酒,乃售煮花生米。始疑,继而茅塞顿开:先吆它物以引起所售之物,不正是对‘兴’深入浅出的诠释吗?顿悟。
有一首阐释道家真谛的小诗,把抽象具体化了: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天是现实,便见,是对现实的反映,低头,表示虔诚;道家修行要‘六根清净’,稻,谐音道;四句是道家理论的精髓,表为插秧旨在布道。从人民公社回到个人承包,退步向前,螺旋上升。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初看平庸,实则语约意丰。对任何知识的追求都可谓在云深不知处中的探索。 青青紫襟,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干戈扰攘,乱世枭雄曹操思贤若渴的感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范仲淹一生行为准则刻骨铭心的领悟。邓拓在《燕山夜话》中,把“悟”分为三种。事前的‘觉悟’积极;事中的‘醒悟’乃至‘恍然大悟’尚为可以,事后的‘悔悟’,亡羊补牢。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者乃至作者,宏观应具备高瞻远瞩的大彻大悟,微观,感物思应,即便写风花雪月,一夜倜傥,还文学以永久的人性,其悟性也应超凡脱俗,先于人悟而悟,以己之悟而悟人。 庄子在《齐物论》中言,“大言谈谈,小言詹詹”语无伦次,献些詹詹小言。 2013/6/23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