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要的避讳
宋宝安
“攘外必先安内”其实是一个颇具哲理蕴含的名句,只是被后来人曲解引用得偏了。尤其是被蒋介石引此为警句,非歇菜不可。蒋介石说得话多了,他说的那些话我们捐弃不说了吗?蒋介石还爱吃粳米,我们也措意不吃了吗?虽则,我给我的学生讲的第一篇古文就是《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出自《左传》,是先秦历史文学中的一部著名的作品。《曹刿论战》记述的是春秋时期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文章的上篇基本就是阐述“攘外必先安内”的经典段落。
弱小的鲁国国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打算与强大的齐国交战,人臣曹刿质问国君说,您凭什么资格可以与齐国打仗呢?鲁公说,我已经基本上做到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了。曹刿回答说,这只是最基本的,老百姓未必理解您。鲁公(国君)说,我所用的财政开支,不敢擅自增加,在向神灵祷告时必须忠实(财政透明)。曹刿说,这也是小的诚信,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公说,大小的案件,我不能亲问的,也要处理的合情合理(司法公正)”。曹刿回答说,这些都是你尽心尽力的作为,国内安定了,这样说来咱们可以和齐国一战了。文章的后一段谈的是战术问题,这一战漂亮,虽然不是大的战役,毕竟鲁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如今抵御外辱,无论哪一个国家虽然嘴头上不说,心里都知道:攘外必先安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