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884|回复: 4

场史里的故事(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1 2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场史里的故事(22)


一九六八年

4月9日 3395部队“军宣队”进驻农场,执行支农和帮助搞斗、批、改工作。
5月25日 农场“文革办公室”召开批判大会,对农垦部副部长总局党委书记张林池,总局局长王正林以及王景坤进行批斗。农场党委书记张冠军,场长蔡忠臣被揪去陪斗。
5月 农场食品厂建立,厂长王玉成,支部书记张福。
6月26日 农场接收城市知识青年852人,其中女青年466人(北京215人、上海193人、哈尔滨444人)。
6月 农场水利队成立,队址设在“名山桥”。队长封瑞田,支部书记赵昌智。
6月 3395部队“军宣队”撤走。
7月15日 农场革委会召开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大会。
8月15日 农场抽调唐荣、陈跃海、秦桂英等十多名职工组成“工宣队”去赵光农机校参加斗、批、改。
8月 农场中心校更名为“五.七”学校
10月 农场成立“清理阶级队伍”办公室,自此清队工作全面展开,全场清理出所谓有历史问题、不适合边境地区工作的人员连同家属20余户迁返原籍;7户内迁到汤原农场。
10月 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六.一八”批示,沈阳军区派来现役军人张克伦、徐永太等22名干部,为筹建十二团做组织准备。
△ 本年粮豆播种面积114,551亩,总产2,739万斤,盈利30.3万元。

一九六九年

1月26日 名山农场改变体制,成立了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这天召开了建团庆祝大会,兵团政委程克廉在会上讲了话;二师师长楚永兴宣布了军区党委的命令:任命张克伦为十二团政委、徐永太为团长;会后,在场部广场举行了队列分列式。是日,经二师党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十二团党委。
3月14日 十二团在团部召开第一次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海女知识青年晏梅香被树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标兵。
3月 根据兵团指示精神,团党委决定在原三十三庄南一公里处建立新团部。
4月1日 正式启用通讯番号,十二团为设字205信箱,司、政、后机关分为一、二、三中队,下属各连队为小队。
4月2日 根据兵团党委文件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家属,每人分给2亩地,成立“家属大学校”,进行集体生产。
4月 新组建了一连、五连、九连、军马连、工业四连,5个连队。
4月 团司令部发出通知,更改原农场下属各单位的称谓:六队为二连,畜牧队为三连,九队为四连,四队为六连,七队为七连,一队为八连,园艺队为十连,良种站为十一连,
八队为十二连,三队为十三连,二队为十四连,其它工副业厂、队也相应的称谓连队。
5月 接收安置浙江省温洲市知识青年141人,其中女青年68人。
6月15日 原农场场长蔡忠臣被任命为十三连连长。
6月22日 根据兵团指示精神十二团决定将知识青年工资待遇一律定为一级农工;同时决定将原农场1966—1967两年的初、高中毕业生安置就业,其工资待遇与城市青年相同(包括17—28周岁,户口在本团的长期临时工)。
6月 接收北京市知识青年552人,其中女知青258人;天津市知识青年168人,其中女青年81人。
8月9日 团参谋股(后改为军务股)副股长贾宝廷在试验本团制造的手榴弹时,不料手榴弹在空中提前爆炸,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8月 接收上海市知识青年301人,其中女青年155人。
9月27日 为符合战备要求,根据兵团居住在江边3公里以内的职工家属要全部后迁的指示精神,团决定将部分距江边较近的住户后迁。这次后迁历时48天,11月15日后迁基本完毕,后迁494户,共2,845人。
9月 十二连上海知识青年晏梅香,被兵团选为国庆观礼代表,去北京参加国庆20周年观礼。
10月 接收哈尔滨市知识青年187人,其中女青年90人。
11月 团机关从原农场场部搬迁到新团部办公。
12月4日 十二团决定,将名山农场保存的1958—1968年上级和本场的文件、资料全部销毁。
12月 成立了战备武装营(3个步兵连、1个炮兵连),营长郑文奎、教导员谭世球。
12月 二连职工李金被狂犬咬伤后发病而死亡。本年,第一次在七连种植了1分地的人参获得成功;
△ 粮豆播种面积116,355亩,总产2,059.6万斤,亏损99.3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2 18: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国庆 于 2025-2-22 18:34 编辑

    1969年5月接收天津塘沽知青约90人,男    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2 20: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5-2-23 10:49 编辑

    文中:1968年“6月26日 农场接收城市知识青年852人,其中女青年466人(北京215人、上海193人、哈尔滨444人)”。


    上述北京、上海、哈尔滨三地城市知青不会都是1968年6月份到名山农场的吧,上海知青第一批到名山农场是1968年9月11日。文中写的“6月26日”与此不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3 07: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可咋办?我都是按照这本书作为参考资料,写文章的。感激教授和各位知青老师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4 2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无情已流失,
再看史记叹谁痴?
感悟人生长流水,
回眸往事情有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4-3 14:47 , Processed in 0.0207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