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拷是属于上海人特别是上海中老年人的共同回忆,如今说起来有一种怀旧的味道。记得小时候受父母指派去零拷什么,那里肯定是有一点零头给予奖励的,尽管零拷之后剩余的零钱是一分两分,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惊喜,可以就地买上一块糖含着回来,如果剩得多了,回来是要上交的,父母再从上交的零钱中奖励你,所以孩子们是非常愿意去的。小时候零拷的任务大都由我去,因为上有姐学业要紧,下有弟妹不够“成熟”,只有我可以驱使,加之路途可能远一点,大人不愿意就零拷这点小事分心,于是我就是执行零拷的最佳人选。记得家离小卖店要走十多分钟,急的时候来回会一路小跑,缓的时候可以磨蹭,还可以邀个同伴陪着走一趟,到时剩下的零钱也会给同伴买块糖。但是账目总是要报清楚的,差距大了大人不干,把握差距的范围我心里有数,总不会出了力还不讨好。
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大人上班,学校也不上课了,家里买菜烧饭的活我都承担下来,那时手里的零钱可就多了,总会借着采购偷偷地给自己买点什么。但你手里这几个钱大人心中当然有数的,差不多的时候会让你垫付个块八毛的,基本将你积攒的钱花个差不多,你不愿意也不行,我知道这钱从哪来的又是谁说了算。那时手里的钱真的太少了,即使过年大人给的压岁钱也不多,而当你攒的钱多了,就会有人惦记了,这钱也就“危险”了。
想到零拷这几天上网查了一下,2024年2月,上海一家“千囷百姓家”在闵行开设了第一家零拷服务点,“零拷”上海制皂厂的“扇牌”几款经典产品,均比有包装的产品便宜一半之多。住在附近的阿姨爷叔得到消息,带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来到现场,空瓶先称重,再用机器把皂液灌进去。这种复古的购物方式,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其实从2023年开始,上海的零拷业开始兴起,先后有多个企业在多个区域、多家超市及社区进行零拷模式的试点,中国首个可持续生活方式主题商业体HAI550正式开业,其中入驻的零浪费商店“停停商店”就再次把这种“无包装零售”带入上海主流商业区,零拷的商品包括了宠物粮食、果干、坚果、液体香氛、洗碗液、洗洁精等等,还是那句话“万物皆可零拷”。而零拷的理念也在悄然的变化,Manner咖啡推出了“自带杯减五元”的销售模式,这种超强的性价比使Manner广受好评,让体验者在省钱的同时增进了环保理念的提升。
看来,零拷不属过去,也不属于中老年人,对于当下和将来的年青人而言,它肯定会有一个触摸和认识的过程。一方面经营者对降低成本出于本能的需要,零拷业的兴起必然带来经营模式的变更;另一方面对于年青人而言,经过对零拷模式的体验和认同,意味着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同时将零拷打上环保低炭的时代烙印,又赋于了零拷全新的时代特点。由此派生出的个人购物袋、菜篮子、以及出行备品的研发,能够带动服务方式的转换与革新,并由一地推往多地,由一业推往多业,进而带来整个社会的服务与消费方式的革命。
“零拷”不仅是一种怀旧的“老味道”,更代表着一种现代生活的新潮流。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