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960|回复: 4

零拷——一个有传承的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2 0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零拷--一个有传承的话题
刘军
1111 1
    这些天突然想起了“零拷”一事。“零拷”一词是上海人的专属用语,“零拷”在上海话的意思是拆零销售,顾客可以拿着自带的容器,想要多少就买多少。在不少老上海人心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万物皆可“拷”。过去,受限于物质条件,人们常通过“零拷”购买生活必需品,减少浪费并节约成本。零拷即为零售,各地皆有,但就其“零”的程度和种类而言,差异还是很大的,上海的“零拷”不仅包含了零拷的内容的广泛,还体现了一种上海人生活上的精细和简约的情调。
  首先是零售的起点之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可以卖一角钱的猪肉,老酒可以打一两,缝衣针可以买一根,粮票油票有半两的,雪花膏可以用原装小瓶去零打,甚至去菜场买二分三分钱的小葱。这要是放在东北,售货员都不会搭理你,甚至还会嘲笑你太抠门了。其次是一个“拷”字,其中包含了打、买的意思,同时也形象地隐指了所用盛装的物件大多为瓶子罐子。零拷的人群一般以小孩和中老年人为主,小孩体现的是家主吩咐,加上听话爱劳动的道德含义,中老年人体现的则是勤俭仔细的生活品格。当然,中老年人去小店零拷往往还带有一份社会交往的因素在其中,街坊邻里聚到小店问寒问暖,家长里短的聊点闲喀,舒缓一下心情。
    说起零售点低,其实是与北方相对而言的。但零售点低并不意味着缺斤少两。那年与同事在苏州一家小店吃早点,结果两人共用了六两粮票却吃得挺饱,同事得知每人才吃了三两食品惊讶地说这里的粮票是不是大啊,在东北吃这么多怎么也要半斤吧。其实本人也在吃上闹出了笑话,那年回沪探亲,与朋友相约去万体馆看足球,特意提前赶到附近的小店吃饭。下乡几年吃饭大都是四两半斤才能吃饱,食堂的馒头也都是四两一个,感觉吃个半斤自然可以应付,所以看到上海名点馄饨和小笼包子当然毫不客气,于是要了四两馄饨一两小笼。没曾想人家馄饨是一两一大碗,一下子上来四个大碗和一两六只小笼包子,旁人惊讶的目光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也让我始料不及,只好将四碗馄饨捞到一只碗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吃得我大汗淋漓红头涨脸的逃出了饭店。
  零拷是属于上海人特别是上海中老年人的共同回忆,如今说起来有一种怀旧的味道。记得小时候受父母指派去零拷什么,那里肯定是有一点零头给予奖励的,尽管零拷之后剩余的零钱是一分两分,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惊喜,可以就地买上一块糖含着回来,如果剩得多了,回来是要上交的,父母再从上交的零钱中奖励你,所以孩子们是非常愿意去的。小时候零拷的任务大都由我去,因为上有姐学业要紧,下有弟妹不够“成熟”,只有我可以驱使,加之路途可能远一点,大人不愿意就零拷这点小事分心,于是我就是执行零拷的最佳人选。记得家离小卖店要走十多分钟,急的时候来回会一路小跑,缓的时候可以磨蹭,还可以邀个同伴陪着走一趟,到时剩下的零钱也会给同伴买块糖。但是账目总是要报清楚的,差距大了大人不干,把握差距的范围我心里有数,总不会出了力还不讨好。
  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大人上班,学校也不上课了,家里买菜烧饭的活我都承担下来,那时手里的零钱可就多了,总会借着采购偷偷地给自己买点什么。但你手里这几个钱大人心中当然有数的,差不多的时候会让你垫付个块八毛的,基本将你积攒的钱花个差不多,你不愿意也不行,我知道这钱从哪来的又是谁说了算。那时手里的钱真的太少了,即使过年大人给的压岁钱也不多,而当你攒的钱多了,就会有人惦记了,这钱也就“危险”了。
    想到零拷这几天上网查了一下,2024年2月,上海一家“千囷百姓家”在闵行开设了第一家零拷服务点,“零拷”上海制皂厂的“扇牌”几款经典产品,均比有包装的产品便宜一半之多。住在附近的阿姨爷叔得到消息,带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来到现场,空瓶先称重,再用机器把皂液灌进去。这种复古的购物方式,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其实从2023年开始,上海的零拷业开始兴起,先后有多个企业在多个区域、多家超市及社区进行零拷模式的试点,中国首个可持续生活方式主题商业体HAI550正式开业,其中入驻的零浪费商店“停停商店”就再次把这种“无包装零售”带入上海主流商业区,零拷的商品包括了宠物粮食、果干、坚果、液体香氛、洗碗液、洗洁精等等,还是那句话“万物皆可零拷”。而零拷的理念也在悄然的变化,Manner咖啡推出了“自带杯减五元”的销售模式,这种超强的性价比使Manner广受好评,让体验者在省钱的同时增进了环保理念的提升。
    看来,零拷不属过去,也不属于中老年人,对于当下和将来的年青人而言,它肯定会有一个触摸和认识的过程。一方面经营者对降低成本出于本能的需要,零拷业的兴起必然带来经营模式的变更;另一方面对于年青人而言,经过对零拷模式的体验和认同,意味着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同时将零拷打上环保低炭的时代烙印,又赋于了零拷全新的时代特点。由此派生出的个人购物袋、菜篮子、以及出行备品的研发,能够带动服务方式的转换与革新,并由一地推往多地,由一业推往多业,进而带来整个社会的服务与消费方式的革命。
   “零拷”不仅是一种怀旧的“老味道”,更代表着一种现代生活的新潮流。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2025年1月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2 2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心品味老味道,
如今说来也可笑。
历史曾经有境遇,
霜鬓闲来听唠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07: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娓娓道来,细致详实。感觉真实而温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17: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博览 发表于 2025-2-12 20:19
细心品味老味道,
如今说来也可笑。
历史曾经有境遇,

博览总是诗情画意的点评让人舒坦。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17: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25-2-14 07:58
写得真好。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娓娓道来,细致详实。感觉真实而温馨。点赞。

多谢国荣老师的夸奖,一个突然想到的小事,说说给各位听听,一解生活之乐。顺祝老师春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4-3 14:45 , Processed in 0.0441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