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云淡风清

四连的炊事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20: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4-3-21 20:13
那时常有知青调侃食堂的包子“第一口第二口咬不着馅,第三口咬过了”。其实八连食堂的包子馅还是满大的。

第三口咬出一张纸条来,纸条上写着:离馅儿还有三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4: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成兴 发表于 2014-3-21 15:50
众口难调。但是条件就这个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炊事班付出艰辛劳动,起早贪黑,三顿准时开饭,连队里换司 ...

谢谢成兴兄的关注,谢谢你能理解炊事员的无奈,那时大家都年轻,不可能象老年人那样理智。天天的清水白菜,谁都会发发牢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4: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宝安 发表于 2014-3-21 19:56
收工回来饿得“狼扒心”的时候,真希望食堂能做点顺口的,结果是:
大米干看,猪肉走着,鸡蛋高(搁)着,心 ...

越想越馋,越想越饿,只能做梦再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7: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4-3-21 20:13
那时常有知青调侃食堂的包子“第一口第二口咬不着馅,第三口咬过了”。其实八连食堂的包子馅还是满大的。

在组建工程二连时他们住的那栋宿舍走廊丁字路囗上方有个天棚囗.那天正赶上领导查出一天棚口半拉馒头.原耒知青吃完饭手里剩半拉馒头走到此一扬手就进"蓝筐"了.百投百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8: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谢肇祥 于 2014-3-22 18:20 编辑
颜逸卿 发表于 2014-3-20 21:15
当年喝汤是全兵团大食堂的破事儿,包饺子发馅是四连炊事班的好事儿。
    为啥呢?记得下乡头年包饺子 ...

    那时候喝汤到没事儿,要是包饺子发馅儿可苦了我们南方来的啦。为啥?不会弄啊,咋办呢?二种办法:一是套近乎,跟着哈尔滨、北京知青等,硬凑合搭伙,为了一顿饭宁可做下三滥的活,让你干哈就干哈,否则就干瞪眼饿自己的肚子,要自己单干动手做,和面来包,那绝对不行。二是,南方人,上海的温州的,要自己赌口气,不求人,自己瞎糊弄,乱七八糟包好包坏管他三七二十一,填饱肚子就行。于是就出现一到那时要发面发馅包饺子吃二顿饭的时候就打怵,直至害怕过那年那节呢。
    嗨,想想真是的,那时候,我们怎么那么傻呢?轮到现在,怎么也不可能求人饿肚子啊。南方人,上海人,温州人,您说是不是啊。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20: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淑英回忆连队的炊事班,勾起了许多荒友们的吃饭往事.
    69年的元旦,面粉厂的食堂为知青包饺子,煮好后,盛饺子的盆子不够,上海知青说:我们有,就拿来了洗脸盆装饺子.闹了一场笑话.逢年过节食堂要为知青包饺子,但炊事员人手不够,我们女知青就去帮忙,也就是在那时我学会了擀饺子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21: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肇祥 发表于 2014-3-22 18:14
那时候喝汤到没事儿,要是包饺子发馅儿可苦了我们南方来的啦。为啥?不会弄啊,咋办呢?二种办法:一 ...

    读肇祥兄也说包饺子,当年初来乍到都差不多。记得咱连后来改为“按班领料,男女互助“。上海知青在实际操练中,学会了剁馅擀皮包饺子。只是模样稍有不同,北方人手捏饺子像荷包,南方人撬边饺子如锅贴。不过,下锅以后破皮饺子,多半是南方人包的,北方人还是技高一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4 2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我和袁静借你的光,从食堂弄油做米饭的事情吗,那时真的肚子里没有一点油水,当时那里米少,我记得要是吃顿米饭,简直就像吃点心一样。白嘴吃都特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9: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胥大敏 发表于 2014-3-24 21:37
还记得我和袁静借你的光,从食堂弄油做米饭的事情吗,那时真的肚子里没有一点油水,当时那里米少,我记得要 ...

谢谢大敏的关注,过去的艰苦生活,也可以作为一生的财富,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决不能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7 17: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胥大敏 发表于 2014-3-24 21:37
还记得我和袁静借你的光,从食堂弄油做米饭的事情吗,那时真的肚子里没有一点油水,当时那里米少,我记得要 ...

记意中吃过一次米饭,真是狼吞虎咽的那个香,现在也忘不了,为了多吃点哥几个早早到场,先乘半碗快点吃完,然后在满满乘上一碗在慢腾腾的享受。这样可以吃饱、解馋。感谢吴淑英又让我想起那个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6-26 22:37 , Processed in 0.04330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