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20|回复: 5

九州(208) 京城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7 2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3-9-1 12:42 编辑

九州韵痕(208)
京城印象



  首都北京,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外地城市。1966年9月头一次进京,直奔朝圣地天安门广场。1974年11月第二次进京,与在京知青骑单车去了天坛等6个公园。80、90年代因公赴京20来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抽空到叫得上名的景点溜达,走马看花而已。新世纪开年初冬,应邀赴京参会后,我自行安排随意转悠,京城印象便有了点儿意味。

  城门楼

  汽车穿行在京城的街道,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在萧瑟的冬夜里,昭示着当今的喧嚣红尘和世俗温暖。以往那种“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古典情致,似乎已越来越远。或许是这种古典情致发生的地方也越来越少,当后海都已经像三里屯一般灯火喧天,再想找一个可以执手相望、互诉衷情的地方,恐怕就不大容易了。
  两年前还是一片重叠的大杂院,仿佛一夜之间,崇文门前就一下子敞亮了。看那连亘的明城墙遗址,老觉着有一种玄乎,那青砖一层层原汁原味的,让人怀疑那截城墙原来就藏在大杂院里,冷不丁地,大杂院没了,于是卸却了蒿苇为护的它,就迤迤然挺出身形来。只是原本的魁伟,在漫长的岁月流淌中,只剩下了一段残存的记忆,像迟暮的英雄美人,青灰的苍衫看上去,总带着那么点身世的飘零。
  我望着窗外的车辆、行人和最近几年才盖起来的那些现代高楼大厦,我突然感慨,眼前这是北京吗?熟悉中却感到又是那么陌生。
  北京应该是个古城、皇城。过去的北京城门之多,可谓星罗棋布。北京古城门素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之说。也就是内城有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
  在内城南城正中是正阳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东墙南侧为朝阳门,北侧为东直门,北墙东侧安定门,西侧德胜门,西墙北侧西直门,南侧阜城门。据说那城门楼是:丹楹朱恒,黄瓦飞檐。
  尤其在夕阳西下,鸦鹊低飞的时候,它会让人想象起在这城门楼里,发生过多少古往今来的故事。记载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7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文并入东城,宣武并入西城,还有京味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4: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3-8-28 14:21 编辑
石予民 发表于 2023-8-27 22:29
崇文并入东城,宣武并入西城,还有京味儿吗?

    崇文、宣武,听起来确实更有文化。不过,老北京的俗语:东城富,西城阔,崇文穷,宣武破。北京发展很快,这个俗语已经是历史了,但是实力差距依然存在。

    世界上有多少个城市,像北京上海发展得这么快,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沿地,每天都有新的高楼建起,旧的房子拆除,但是那些最初吸引人们前来的老北京和老上海的味道,却正在逐渐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2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3-9-1 12:43 编辑


  积水潭

  汽车驶过三环,又过了二环,从德胜门到新街口豁口的路上,我看见那座假山,山上有一寺庙样的建筑,衬着冷冰冰的二环路,有种后现代的拼贴感。这就是积水潭的标志建筑——汇通祠。
  这时我突然叫了一声:“停车!”司机师傅一开始一楞,然后把车缓缓地停在了路边。我开门从车里出来,驻足凝目注视,不无感慨。司机师傅一脸不解的神色,嘟囔道:“有啥好看的,没意思。”
  我知道这里是积水潭,曾经是皇家的洗象池。从元代起,来自暹罗、缅甸的大象,就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队使用。在夏伏之日,驯养员会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那是何等的景象:在闹市不远处,有一片阔大的潭水,一头头巨兽在正午的阳光下沉浮欢叫,激起的涟漪带着无数的碎银飘向远方……
  如今的积水潭已不复当年胜景,连汇通祠也只是修环城地铁时拆掉重建的赝品。这像雨水汇积成的大潭,被灰色的平房环绕,黛绿的潭水没有一丝波澜,只在太阳落山时,荡出大片的金色,像铺就了破碎的镜子。没有人为游览的目的,打扰这片平静水面,只有附近的居民来到这里,用水气和柳色,来晕染傍晚的闲暇。
  在两海繁华热闹的映衬下,积水潭愈发显得车少马稀。但这似乎更适合这块水域的命运:曾经无比曼妙神奇的它,如今只想用冷清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在抚今追昔中,安静地面对无尽的未来。(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2: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刹海

  “什刹海”和“后海”,是北京人近些年常提的词,其实,前海、后海、西海,统称“什刹海”。但与它们一水相连的“西海”常被人称为积水潭而忽略。
  我不知道老北京那种千年皇都的气脉,是不是就汇集在这一条“海”上,但以往当船穿过银锭桥的那一刻,却真有一种像穿过时光隧道的感觉。
  沿水顺流而下,能隐隐地听到京腔京韵,在岸上的某个地方摇曳,还有京胡丝弦的勾引,细细拉扯着心里的某种感动。
  船过银锭桥,穿过被文人骚客称为“北京最美丽的拐弯”,一百多年“烤肉季”的红色门楼,就这么扑面而来,还有岸上那些酒吧、茶居,各种灯盏的媚眼。真想端一壶酒,无忧无虑地欣赏那浮光掠影的景色。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朦胧的夜色里,一片四合院那样的老房子依稀透出昏黄暗淡的灯光,行人和汽车的移动看起来是浮动的,随时都会在空气中飘升不见。
  什刹海原是北京传统生活的工笔写意,但这滋味已经不那么醇了,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幅后现代意识的油画,各种生活的调子斑斓在其中。就像30年代的老北京人,揉着两个桃核在这岸边悠悠地遛弯,怀着他们的旧;而80年代的后嬉皮士,也悠悠地掐着一瓶嘉士伯或百威,坐在“银锭观山”石碑下,同样怀他们的旧。
  夜里的风很大,拼命往衣服里钻,将所到部位割得生疼。后海最引人注目的,是历尽沧桑的银锭桥,“银锭观山”是北京有名有号的一景,连烟袋斜街里阁楼旋窗的样式,似乎也提示人们联想它昔日曾有过的精致和色彩。
  星稀月明夜,走走周边的胡同,夜越深越有味道。但天气太冷了,我裹了裹衣服向那一排酒吧走去。
  我走过一间间酒吧,喧嚣的气息,正张牙舞爪弥漫在城市的上空,晃动的霓虹灯,像一只空洞而又充满欲望的眼睛。我轻笑,是不是每一个行走在夜里的灵魂,都被它令人窒息的虚假浮躁所迷惑。
  走进一家酒吧,酒吧里衣香鬓影、豪华气派。我坐在墙的一角,要了一杯啤酒,点燃了一支北京生产的中南海香烟。看着吧里形形色色的人,一张张不同表情的面孔,听着吧台正在播放的一首怀旧英语歌曲《说你说我(Say You Say Me)》。
(原载于榕树下2000年初冬 2023年夏末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18: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的一个春日,我随几位北京荒友,走在京城后海北沿,感觉倍儿安静。看似轻松遛弯,却俨然参观露天博物馆,随手一指,都可与人文历史对话。远处明清故宫自当辉煌不说,近处历史街区也沉浮古朴气息。
    这不,胡同四合院,绿荫掩映显出独特的古味;清代两王府,门脸张口诉述历史的变迁。钟鼓楼大气,不居东西安坐中轴,不比高低风韵依旧;银锭桥大肚,只管连接两海细脖,不顾桥似元宝与否。那么,什刹海呢,不闻古刹钟声,但见烟波滉漾,记录着古代地理水系的智慧,注视着当下后海前海的奇妙,映衬着孤岛酒吧林立的繁荣。
    原来,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前卫,只隔了一座银锭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5 07:10 , Processed in 0.02084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