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3-7-12 21:27 编辑
读写札记(98) 读“涓涓溪流”随想
门槛,板凳,霞光,月牙……这大概是涓涓老师对故园最早的记忆,也许是名山老人生命中最初的风景。清晨出门吵吵嚷嚷下地干活,傍晚归来噼噼啪啪点火做饭,庄户人家的生活并不抒情,但放到涓涓老师的笔下,那喧闹的烟火气息,却凝结成了一股温暖的故园乡情。 涓涓老师曾对我说:“俺是小人物写小文章,涓涓溪流而已。”话语间带着些许自嘲抑或自谦。说到文学写作的基点,小一点到每一个人,大一点到整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组织。从小到大,历史发展的长河是涓涓溪流的汇聚,每个大家庭、每个小人物的命运,都和时代密切联系在一起。人生一世,总有些片断,当时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却是牵动着大局。 涓涓溪流说故园旧事,涓涓老师写了70余篇纪实文章,读起来非常有亲切感。有意思的是,她的笔触,既不着力名山的历史,也不硬扯名山的地理,更不刻意名山的文化,而是讲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情感,还有普通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家庭在不同时代中发生的事儿。基本是发生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这30多年时间里,这个时间长度,自然就构成了一部好的作品。这些家里亲人的遭遇,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写得非常好。 我觉得这样的文字,生活在名山的人看起来极其亲切,没在名山生活过的人也可以增多对名山生活的了解,读一读都是非常好的。虽然涓涓老师是语文老师,也喜欢走笔文学写作,在遣词造句方面可以很美很华丽,但是她没这么做,平铺直叙写平常人,没有任何雕琢感,有的事物写得不是特别详细,尤其背景处理时点到为止。但是反而唤起我很多的记忆,分享之余更添共鸣。 我为什么喜欢涓涓老师文章,因为她保持自己的灵性,实际上是保持自己心灵的一种敏感,敏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走在大街上,见到很多人,如果都是司空见惯的、大同小异的,就会没有敏感。生活当中这些细节,被敏感捕捉到,就会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非常温暖,但是这些温暖恰恰又是在极小的瞬间中发生的。所以我一直坚信,文学就是写小的,不是写大的,即使写大的也要从小入手。注意小的地方就会增加敏感性,写文章也有的可写,否则的话就会很难下手。 时间有了一定的长度,空间有了一定的变动,人的命运就会发生变化。父母长辈的历史,我们不是特别了解,不是那么全面,但是他们命运中起伏跌荡的节点,总会留下印象,我们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生活细节,总会动人心怀。这两点抓住了,文章就好写一点。窃以为,涓涓老师的文章多半是按照这个方法写的,并没有多么高深神秘。对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老师同事,她有她的观察,她有她的看法,走笔时也尽量平实一些,尽量节制一些,甚至把自己排在外面一些,以很客观来看待这些人,去理解他们,去同情他们,去叙述他们,去记得他们。这个跟年龄、跟创作灵感的产生不太一样。我虽然不大懂文学理论,但是我觉得应该如此。 老长辈去世后,除了为他们修墓立碑、上坟祭祀,就是动用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所有的记忆,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些追忆文字、纪念文章,甚至是一本希望出版的文集。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自己希望写的文章。名人也好,平民也好,我一直提倡写个人抑或家庭的历史,因为有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再加上现在有很多平台。以前写了文章还得找报刊、完成书稿还得找出版社,现在也可不用,找个网站发布,抑或整个博客,建个公众号,甚至在朋友圈就能发表,也算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吧。 (写于2023年7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