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心痕(77) 古稀抒怀
己亥春日北上京城,参加《名山家园文选》出版座谈会。会后又与诸场团老知青小聚唠嗑,相约原农场老荒友见面聊天,人们家国情怀依旧,想来不禁感慨万千。 50年前的我们,曾经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曾经以为理想自然会实现,因为我们好好读书,积极向上。那个时候,根本没想过,青春会衰弱,生命会枯竭。 人生是一个圆,起点和终点最后会汇合。如今的我们已能隐约看到生命起点了。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人生很短暂,青春不过一瞬间。如今的我们不必再展望将来了,一生的路明明白白,命运不过是自己踏过的一个个脚印,于是命运没有了那份神秘感。 与老知青见面,但见都已白发苍苍,脸上有了岁月的刻痕。但是,我的脑子本能地拒绝这种形象。“老三届”在我记忆中依然年轻,富有激情,相互间关怀备至;“小六九”也被定格在那个青涩年代,有着简单划一的理想,挂着率真的笑容。想来真是难得。 或许,在家人眼中,我们是家庭的顶梁柱,承上起下,成熟老练;或许,对孙辈来说,我们一开始就是个老人,和蔼可亲,却不免落伍和唠叨。 我们有过的青春年华,唯有我们能相互作证。它早已远去了,远得连我们自己也快够不着了。岁月成为记忆,沉淀在我们的脑子里。像一盒不褪色的录像带,只要我们相遇,只要我们提起,就会再次重现。这是我们友情的可贵之处,也是我们见了格外亲的缘由。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肩上对社会的责任,终于可以放下了。我们问心无愧。轻松之余想来,是否有点遗憾呢?我们自幼就被教育,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几十年是以群体形象面世,诸如:老三届、新三级,知青、荒友。我们这辈人只知道共性,而忽视个性;有意将自己的个性隐去,并引以为荣。 于是又想,这是否也同时隐去了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往往不善于直面自己的内心,不习惯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不会作个性思考,羞于凸显自己的特性。其实,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鲜活的,都应有它个性的光亮。我们的儿女后辈们,在这点上远远强于我们。 年近古稀之年,似乎也并不晚。今天一切纷扰远去,我们可以享受清闲,静心面对自己了。再为自己的生命活一次吧,或许,古稀是另一种活法的开始。那就是活出自我。我们依然充满好奇,依然不言放弃。有机会我们再来相聚,叙述属于自己的别样的精彩吧! (写于2019年3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