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苔痕(78) 学 艺
命运似乎与我开了个有趣的玩笑,满脑子想着读书上大学,却失学上山下乡干农活;没想到学会了庄稼的种管收,却又返城进了工厂从头开始;从来没有做过修理机器、制作模具,却心甘情愿地踏进了机修工、模具工行列。最初的“幼稚”在这里被迫停驻下来,一轮新的红日像轱辘至此滚滚升起。 连工夹量具名称都知道不齐全的我,又娃娃学语般地开始了艰难的学艺行程。这里没有想象中的诗和远方,这里只有钢铁的组合和敢于与钢铁打交道人。先学操作机床加工零部件,后学修理机器起死回生,又学制作模具配套流水线。每天上班的工作内容,就是与那些沾满油腻的钢铁组合物(俗称机器、模具)油水共舞,学着师傅的一招一式,学着画龙画凤;下班以后上夜大学,系统学习金属切削、模具设计,全科就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家工厂学校,三点一线,周而复始。有时,感觉真得很累,而且累得很乏味,真想对命运大骂一通。但回头看到也能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新,一排排加工出的零部件“弹眼落睛”,一台台修复的机器“生龙活虎”,一副副新开的模具“活蹦乱跳”,却不禁由衷地感到欣慰,这又岂能是外人所能体会的。若手舞足蹈来一曲国粹,形色恐怕也不逊于那些真材实料的大花脸。 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车钳刨铣、修旧利废、开模较模,还有那些喜悲自然的豪放。这里并不是我的梦,却是我必须走好的路。 然而,想写东西的欲望和冲动,始终缠绕在心头,才知这就是我的梦。后来到技术科、调局机关,再次进大学就读经济,几番努力十年后,步入不惑之年的我,鬼使神差,竟能当上了报社的记者、编辑。于是,业余自修大学中文系的教科书,从此,走上了“文理兼修”的良性轨道。 当黑土地务农和基层厂打工的经历,不时触发我激情和灵感的时候,我痛快地感到:两个产业领域里的两个十年生活,给予我的并不少。我时常在岁月的磨练中挖掘着自己的过去,探索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使自幼酷爱读书的我,由肤浅变得深沉,也变得更努力。 尽管自己的知识面太窄,文字水平也有限,很难披露一个人灵魂的博大和深遂,但我还是书不断读,消化吸收;手不停写,东涂西抹。近几年来,我陆续发表了几十万字采写企业的新闻报道,并在报纸杂志副刊上试探着自己的文学之路。 我很清楚地知道: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生命的成熟,就是思维不断摆脱虚荣走向实际的过程。 (原载于《上海轻工报》1999年5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