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196|回复: 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08: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燕臣

   空本为佛语,相对而言即为有;空可译为舜若,源于印度;原为空虚、空幻之意。由此延伸,佛祖最初发现零的概念,为其正本以梵语“舜若”纳入佛典。
  空以超越现实的理念,提出超越生死的空间格局,告诫人们,“须留意,打破固执己见的自我格局,以宏观理念纵观世界,体现其场景为空。如此视其所有则可超越死亡”。世间万象、时事变迁,其存在形式无固定模式。所以婆罗门教认为人的存在唯有固定的本我为实体存在,即阿特曼、可译为我(atman)。以主观固定模式的存在,所视世间万物为空,且执着定性于本我理念之中,面对诉诸空无的世界,令世人苦恼。其后,“一切皆空”形成佛教的中心思想。虽说一切皆空的理念难以理解,但并非厌世的消极看法,而是积极探索空间的不懈追求;与人类发展的认知理念并不相悖。
  空之本意所言一切存在之物皆无自体、实体、本我之实、等同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极为形象的描绘出与时间相对的空间感。佛门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维模式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空寂明净。
  空之理念介于人与法两者之间,人空、其意感悟人类无实体存在所以也就无我之存在;法空、认为世间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所谓体空、则为大乘主旨,其法并非现实中法、而是支配行为规范的心境,更无实体可言。其内涵更深层次揭示未来场景,其空之浩瀚难以想象。小乘主张析空、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为空,故不须依次分析,当体即空;小乘所言个体、大乘所言共融、皆为空;其空何意?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相对而言人生苦短,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法体现每时每刻的生活场景,面对滚滚向前的洪流,裹挟其中的本我,也难以表述自我存在的那一刻?“百年修得同船渡,”什么意思?人生以有限的时间面对无限的空间,其认知过程犹如沧海一粟极为有限,所以能相遇的几率太低,这也是佛家阐述的“万事缘生”的根本思想体现。人类面对宇宙洪荒用一个空字来描述实不为过。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和时间不依赖人的意识存在而存在,是永恒的客观存在。世间事物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空,也没有不在时空中运动的物质。空间、时间同运动之中的物质,其连带关系不可分割。
  自然科学的物质运动如何描述空间感和时间感?三维空间反映直观思维对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深度、方向等特性,区别平面的三维立体空间感,体现一种感悟。
  “维”表示方向,由此确定的直线模式是一维空间,维所定空间具有单向性;由两个方向确立的平面模式是二维空间,二维空间具有双向性。同理,三维空间呈立体性,具有三向性,由三向无限延伸而确立平面与三维的立体空间感。
  “四维空间”所提及的空间感,是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四维时空”概念。其概念阐述,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简言之时空关系,在空间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等,三条轴线之外又增加了时间轴,而这条时间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四维空间的时空概念,简言之任何具有四维的空间,都可以被称为“四维空间”。用一个平面去截球体,截面必定是圆。如此发现球的截面性质,必是以圆心为中心等距离定向、向外扩张形成圆周;也许人类发现圆周率之前的空间感会更为神奇,所以实空与悟空之间存在无限循环的余数,也就是说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圆时,走出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多人在困境下或极度空虚时,很难走出由内心锁定的那个圆心,为寻求开锁的钥匙,误入佛门的那一刻很容易,但坦然出来比登天还难;殊不知那是超乎想象的更大的一个圆,凭借自身之力挣脱无形的束缚不太可能,哪怕你是学富五车的智者,在硕大无形的教化面前,不是屈从、而是顺从。
  当空的理念攫住身心的那一刻,你会有重见天日之感,所以走入与走出只是一念之差,信不信就由不得你了?如果就当时的心境而言,就如同你丢了钥匙后,去找算命的瞎子帮忙找钥匙,此时此刻所有当事者,想到的都是钥匙,绝不是瞎子?
  人生无时不刻都需要信心与定力,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所感悟,“悟”字不仅能使你看懂大乘、小乘,同时还能让你明其哲理;看穿世事真正领悟佛学的深厚内涵,需要悟性。面对内空术语,不是佛学高深莫测、而是感悟颇多,所谓内空是指眼、耳、口、舌、身、意,等六处感觉器官,“六根”是指佛门看待人的实体构成,从心理、生理、物理三方面分析人的整体总和。从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六尘。六尘所指色,声,香,味,触,法。只有在六根通过六尘媒介相互关联之时,六识才有存在价值可言。所以六尘、六识,由六根所至,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构成十八界;比如眼根重色、耳根贪声、鼻根捕香、舌根迷味、身根恋欲、意根戏乐等,视为常态。这里所言身,特指男女性器官,所言意即心态。只有六根、六尘相通相容之时,“六识”则应运而生。只要六根存在,其境必有贪、必有嗔,“痴”出无明乃至烦恼接踵而来。恶多善少,难离生死苦海。
  佛门所指六根,乃指生理学范畴之内人体器官的感受;面对宇宙人生,既不主张唯物论,也不赞同唯心论,更不同于唯神论,乃是因缘合而派生出的“缘生论”。尽其功效导致;一眼执念、一念执著。
  《心经》然其念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指眼睛能够看见的就是色彩。同理,耳闻其声,鼻闻其香,舌尝其味,而性接触感知的是情,意识所感受就是心境,佛门称法。六根对六尘、六尘在外,“六根”本属于自身,而“六识”是六根所感受的数据。修持寻求解脱执念,不外乎戒、定、慧等三学。慧之源是戒与定,修持入其身心,去邪念称修心;修身是禅定,正其行称为修身,修身也称修行在于持戒。持戒其目的在于守护根门,谨防杂念溜入心田,乃致种下恶果。
  《杂阿含经》记载:“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就是说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六根的贪欲最为危险,一定要慎防,不然难成正果。
  六根清净则“六识”缺失,相反“六识”主张,造成善恶行为之实,却是作用于六根的结果。流转于生死轮回之苦海。佛门所言六识,即所谓六根清净;(六根清净之净是升华后的场景,不是不存在,而是入净,尽情享受六根所带来的快慰;以最为浅显的道理释其净,死刑犯面对一桌山珍海味难以下咽,而在庆功宴上却是杯盘狼藉,为什么?如果没有净、作为前提,六根就不存在。面对同一事物,感悟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
  六道轮回起于心,动念,分别,执着,妄想造成的六道轮回。善心,善行源于意,心与物之间所言法,就是“意根”所指示其思想;相反 如果不执着,六道就不会显现。所以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是指四圣心境。其心无动念,分别,执着,妄想就无从谈起,造就法身菩萨之净,就是成佛。
  生活中体现自我是本我,也是主旋律;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被环境及情绪所干扰,“一眼执念、一念执著”。六根是什么? 是指本我中存在的主观生命,本我个体生存状态下的需求?所言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泛指物质世界及个体生命的本我状态。
六根是修心,这种修养是平日素质的累积,六根不净,生活混乱,外界事物就会呈现乱象。你能意识到六根清净是存在,不是虚无,说明你是走出后在向外延伸佛学哲理。
  “四大皆空”是佛学用语,特指世间万物为空,乃虚无之境;而《道德经》中所言四大分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佛道两家同言四大,但内涵有别,佛门四大是指,“地、水、风、火”等四种物质因素。大乘佛学经典所言四大不是指物质的根本元素,而指物态的现象,即为影像虚无缥缈。“空”指的是一切变化不实的事物都是无自性,可理解为“变”。佛说一切皆空并不是消极面对一切,而是要变中求变,不可固执己见?所谓执着一切,误以为空?而忽视空之空千变万化。
  “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之意,意在教化放下一切,摆脱苦厄。
  受蕴,可谓接纳,通过感觉器官感受之意。面对一切人、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和感受,包括身受以及心受;其苦、乐之余,还有舍等三种不同感受,其舍也可释为“不冤不乐”,比如爬山,真登上峰顶后,感觉不过如此,但是喜忧参半,大有“不冤不乐”之感受。
  至于想蕴是获取、想象之意,面对所处环境,摄取事物影像,安立名称,判定善恶美丑,即为想蕴之下的想法与认识;行蕴,行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由心念驱使行为,识蕴,是精神领域的知觉作用,对诸法产生的想法,对执着有“我”存在的心识感觉、知觉外界环境的心悟。其实五蕴与六根同为感观对外界认知的途径,五蕴更为深刻揭示佛学行空理念,并以佛学提倡禁欲的思想,除去身根、避而不谈;不再提及有关男女生殖繁衍问题。虽说佛教源于婆罗门教,从印度教派生出的新教,但就男女繁衍这一点与婆罗门教相悖。早在魏晋时期,印度教伴随早期佛教就传入西藏山南地区,并建有寺庙弘扬佛法。
  公元8世纪末,西藏赞普、赤松德赞笃信佛教,迎请印度的两位佛教大师寂护和莲花生抵藏宣教,并决定为其修建大寺。桑耶寺全名为“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含义是“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
  莲花生大士原为印度僧人,他与寂护同在那烂陀佛学院进修,以神通灵慧闻名。当时西藏民众信奉黑教,藏王赤松德赞力求除弊,清正除邪;邀请寂护和莲花生,前往西藏弘法。莲花生审时度势,以西藏原有宗教信仰及传统习俗为本源,适当引入印度佛教教义,并以密宗双修理论为基础,奠定宁玛派(红教)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红教在山南崛起,莲花教主功不可没。
   莲花生入藏后,倍受藏王青睐;移喜磋嘉、出身贵族,年仅十三岁即为王妃。后来,藏王把她献给了蓮花生大士,她又成为莲花生大士的明妃。移喜磋嘉、崇拜莲花生大士,一心向佛;忠实记录了莲花生大士在西藏教化的言行,并将其收藏于密处。后这些著述收录于甘珠尔及丹珠尔、宁玛派密宗经典中,由她主译居多。但只由本派传授,未收入藏文大藏经。据移喜磋嘉译著,她与莲花生大士双修密录:“乐感传遍全身,开始,这种乐感还有激情的染污,但很快乐感就转為觉性( 注:性高潮),最终,转為无间断的觉性之流。我们的红白菩提(seed essence )融为一体,成为无二性的明点。我将心置於征服者的壇城,供养喜乐,并在喜乐中礼拜;于是,净喜之身又生起了最大潜力的喜乐。红色的光佈满我白色的身体,我转成纯净的金刚亥母,而我的外表仍保持著十六妙龄少女的模样。同时,我见到无量寿佛的壇城,成就了不受病、老侵害的金刚不坏身和持明者”。此时,我已是能自己控制寿命的持明者,并得到天蓝光明女神的名号。“这里讲到,他们双修七个月;他们有精卵的排洩吗?没有!女不排卵,男不泄精、都变成了菩提种子。所谓「种子精华」(seen essence )后译成(红或白)菩提。”
  “菩提本为佛学名词,最初是从印度文译成藏文,又从藏文译为汉文。其实菩提就是个代名词,按唯识教理来讲,也不叫菩提,玄奘法师叫它净色根。所谓 净色根,就是物质本源,现在讲是基因、细胞等。现代科学还在探究细胞生命的来源,其本源依然称为净色根;与当今科学基因概念等同,目前还无法进一步往下细化。将来也许会发现,生命最初的本源究竟细化到何种地步,彻底揭开“净色根”之谜?
  空之净、依据佛门之法无时不刻在变化之中,用庄子的理论释怀,世间万物之转换皆为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说万物在变中求净;如果你认为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就是空,你就真的走不出来了。误入歧途、为什么在某些问题上会走火入魔?空想与现实之间存于法,乃至因缘所生;一个缘字,又称自性空。由心缘所至派生出行空、无行空、不行空。实言一切法(即心)由心念所生,所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简而言之是说言不由衷、口不对心的空谈)。
  圣智大空,不是空而是悟空,所谓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因缘而生的一切事物,寻其究竟而无实体叫空,也许就是假和不实之意;感悟的程度取决于悟性,看的越深,领悟的越透。
伴随悟性的理念,出现一位灵魂不朽的人物“悟空”;悟性是醒悟,《西游记》中孙悟空之悟,以穿透佛学理念的空,用大写意手法大化“悟”字,从而彻底揭示“空”字的内涵。
  悟空之意,想来是在意料之外,又融于情理之中。悟空之躯体虽然说是猴子,却超越人的理念、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大写出空下的“悟”字,所以说佛教来源于印度,猴子祖籍也应该在印度?印度教不仅有猴神,形形色色诸神多如牛毛;就说猴神“哈奴曼”,却是印度教的zhuan神。然而、印度正统婆罗门教并未系统传入过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教派生出的新教,供奉其神多来自于印度教,如果你真到过印度,尽观印度教中大小神怪之多也就不足为怪了;至于猴神“哈奴曼”,根本不能与《西游记》中的孙大圣同日而语。
  胡适认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孙氏其理念悟空原型就取自于“哈奴曼”,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这是一家之言?陈寅恪与季羡林皆同意此说法。吴晓铃在《〈西游记〉和〈罗摩延书〉》一文对孙悟空受哈努曼影响之说提出异议。这也是一家之言?
  先不谈猴子来自何方、源于哪国?就印度而言,数千年来从婆罗门贵族、以及费舍平民都相当安分守己、不越雷池半步,纵观印度历史没有发生过一次农民起义;时至今日十几亿印度人百分之九十以上信奉印度教,佛教在印度本土已走向衰亡。
悟空的精髓就是反抗,悟性之下穿透虚空其表象揭示本质;在没有一丝反抗精神的国度中能否生成基因,令人质疑?首先孙悟空的身世是石猴,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他是地道的国货;中国传统格局“世袭”,所言就是血统,讲求嫡脉相传。“石头子里蹦出来”的身世本身就在挑战“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论?为什么是石猴?首先他反对嫡脉传承的宗族礼法。
  其二石猴生有一双“火眼金晶”,能穿透现实看到本质,妖魔鬼怪即刻现出原形,这一点是“悟性”的彰显,即对佛法认同下的空字给予抨击;也可以释为以“悟空”理念揭示出静态虚空下的动态实空。
  其三“悟空”的悟性之下有七十二“变”,是对应佛法中的七十二“空”,也就是说在变中求空,进一步解读其空就是所悟之空,尽在变化之中,所以佛法所言之空、皆非空。
  其四《西游记》中所言天宫是传统道教格局,天庭玉帝、太上老君以及诸神皆为传统道家供奉的先师;所描述天宫之完美,充斥儒道两家虚幻中的精华所在,再现其理念中的世界,彰显出与现实的差距,阐述不平等。
  其五孙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可横扫世间不平,抨击妖魔鬼怪,所谓大闹天宫就是颠覆现实中的不平等,相当直白。及此五点悟空之悟性在作者吴承恩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融佛道儒三家之言,揭示出“悟空”与“空”之间变的常态,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神来之笔。
  用悟性高远来描述孙行者并不为过,穿透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悟”字,引发出洋洋洒洒八十一难,展露出“空”字之下的纷繁世界。其实现实中真有一位原形,悟空确有其人;但与孙行者毫无关系。
  悟空(唐朝名僧)、生于公元731年、卒于公元812年,俗名、车奉朝,祖上是北魏拓跋氏,本姓车氏,祖籍京兆郡云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人。
  悟空其身世及阅历与明代话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同名而已。他早年从军,为小吏,年幼时天资聪敏,喜爱儒学,为人孝悌闻名乡里。
   唐玄宗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罽宾国遣特使赴长安,上表愿请归附。次年(公元751年),唐玄宗派中使内侍张韬光及40余众护送罽宾使者返回西域,车奉朝时任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为使团正员随团前往。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唐使团启程从罽宾返回长安,途经罽宾国王别墅犍陀罗。车奉朝却身染重病,不能如期随团返京,滞留在犍陀罗养病。他于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当时罽宾国盛行佛教,高僧云集;他大病初愈后便皈依佛门。
车奉朝师从犍陀罗三藏法师舍利越摩,法名悟空、从而修行佛法,并南游天竺国大开眼界。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身在异乡的悟空见景生情,他乡异客、时间一长便萌生返唐之意。于是他向师傅提出东归请求,舍利越摩怜悯其心,准其所求。舍利越摩赠与他梵文《十力经》、《十地经》和《回向轮经》及佛舍利等圣物,请他带回大唐。
  广德二年(764年),悟空法师东归,此时与前些年光景相比,其变化之大始料未及,西域商业格局已改观,粟特商业城邦已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之内;时过境迁,世事并非以人之观念顺延转化。面对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的现实,悟空法师感悟良多,潜心侍佛。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悟空法师圆寂于长安护法寺。
  人生苦短,芸芸众生、无论高下,都是空手来、空手去,长寿者不过百十来年而已。无论你此生光华四射还是碌碌无为,都要回归空空如也的大千世界;也许你的今生感悟对后来人来说就是一面镜子。

                       作者、燕然搦管
                        2021年2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6 13: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碍真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22: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关注此文,佛学中的六根清净,四大皆空,讲的就是悟性,只有走出心(境),才能融入世(净),穿透物象,索求本质。否则,定会走火入魔?因为所悟之空就是一个圆?今天是元宵节,还是在元宵中悟一悟那种馅好吃吧!

    其实写的时间并不长,写文章要一气呵成,思路才能连贯。

  《空》准备时间很长,所引用相关资料要读透,去繁就简,越直白越简单,或许越到位,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才能引人入胜。佛学理念,过于冗长,七十二空,彼彼说清,不太可能,但要强调重点。

   佛学是门科学,内涵哲理很深,佛教则是工具,去真存伪,绕来绕去网罗信徒,一个个很难迷途知返,信与不信之间不是距离,佛理所求悟性高远?



    燕然搦管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8 2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悟净生净悟空,
升华舜若舜华升。
变迁唯我唯迁变,
声觉六根六觉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3 07: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望星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0 10: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深奥了,仔细读了两遍,长知识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二维类似平面几何,三围类似立体几何,四维再加上时空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11: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淡风清 发表于 2021-3-20 10:56
文章太深奥了,仔细读了两遍,长知识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二维类似平面几何,三围类似立体几何,四维再加 ...

文章太深奥了,仔细读了两遍,长知识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二维类似平面几何,三围类似立体几何,四维再加 ...    您理解的很透彻,佛教源出印度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后派生出佛教在东南亚广为流传,信徒颇多,但在印度本土基本没有信徒;如今在印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信徒,信奉印度教。
    佛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差异很大,其认知理念相悖,尤其在认知哲理方面,极为系统的整理人的思维意识、在感知、认知过程中所存在的“悟性”,左右其“空”的存在价值?也就是“感悟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4 02:34 , Processed in 0.01955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