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众山小 冯绪杰
齐鲁大地历来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一水”是济南城内的趵突泉,“一圣人”是孔丘孔圣人,而“一山”则是大诗人杜甫称之为“一览众山小”的四岳之首的泰山。泰山亦称东岳,它气势雄伟,景色秀美,蕴含着浓厚的泰山文化,可谓名满天下。我很早时就怀有登岳揽胜之念。那年,乘秋凉之爽,在友人的陪伴下,趋而往之,一睹泰山风采。 我在泰山脚下,抬眼瞭望,巍峨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乘车来到中天门,准备从这里登顶。看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四周峦山叠嶂,嗅着远处飘来的阵阵树木的清香,整个人仿佛被此处丰富的植被、郁葱的树木所融入其中。攀爬十八盘就我而言,真可谓艰难万分,酸楚的腿脚,脸几乎紧贴着石阶,手脚并用,不一会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时而仰望南天门,仿佛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喘息间瞭望周边的景色,山的半腰松柏林立,许多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上系着游人们的许愿红绳,彰显出一种浑然天成,浮雕般的艺术效果。我喘着粗气,贪婪的呼吸着半山腰凉爽的空气,以增大肺活量,片刻身体的疲惫减轻了许多,南天门已经不远了。当我穿过南天门,这神秘的大门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天,依偎在我的身边,除了脚下的土地,整个人的身心,都显得有些飘逸。放眼四周,道观林立,让我产生一种远离喧嚣尘世的念头。道观香火很旺,不少游人虔诚上香,嘴中还絮絮不止。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大多数人是那样的“不敬神灵怕鬼神”,登东岳而拜道观,无非是求得一些心里安慰吧。玉皇顶离南天门不是很远,穿过道观之后不久就抵达。站在东岳顶端,深感“离天三尺三”之言不虚,然而此时却没有登顶的喜悦。望着不太强烈的日光,莫名的孤独感油然而生,问世间知音为何物?那句调侃词怎么说“知我者不必说,不知我者,说了也白说”。 站在泰山顶上向西北眺望,地平线上有一条黄色的线,那就是黄河,因为从北面山谷下不断往上飘来的白雾所障,黄河自然无法看到,却发现近处一块巨石上用隶书镌刻“拔地通天”的几个大字,气势雄浑,壮美旷达。玉皇顶上的玉皇庙又名:玉皇观,古称:太清宫。金庸笔下的王重阳是否在此修炼就不得而知了。泰山山上山下庙宇众多,匆匆一游,无法尽览也是枉然。泰山以石刻闻名天下,历代帝王亲制、名流手笔墨宝,且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摩崖石刻、碑刻,俯拾皆是,上至赢秦,下至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林林总总,成为登山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泰山脚下的岱庙位于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与北京紫禁城、曲阜的大成殿并称“古代三大殿”。岱庙也是全真教的圣地,更是历代帝王封禅之地。当年汉武帝巡视此地时,曾令人种下千颗柏树,如今岱庙被这些古柏庇荫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北京朝阳门外也有座东岳庙,门外牌楼上镌刻着“永延帝祚”四个大字,传是明朝严嵩所书,每年春节时分我都去朝外东岳庙拈香一注,以求神灵对我后代的庇护。)岱庙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天贶殿”。大殿坐落于双层石台之上,四周雕花石栏,正面是九间宽阔的殿面,八根红色石柱撑起飞檐斗拱,上面是金色的琉璃瓦,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殿内供奉“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大殿内墙描绘着长幅的精美壁画,展现泰山神出巡的盛况。 古代流传:每座名山都有山神,泰山的山神就是碧霞元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在泰山顶南侧,其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祠内供奉着碧霞元君,她是从唐代始就受到帝皇封禅的山神。祠后大观峰可以看到削崖为碑,十几米高的碑上凿刻着《纪泰山铭》其铭文是唐玄宗李隆基所撰,现在被描画得金光灿然。虽然自身对宗教了解得不多,但对于泰山这一历史的遗迹,我崇敬万分。 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与泰山有不解之缘。泰山是古代皇帝与天对话的地方,只有在泰山受过封禅大典的帝王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帝王,所谓“受命于天”。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泰山帝王封禅文化。《史记.封禅书》就有远古七十二帝王拜泰山的记载,清乾隆皇帝曾十次朝拜泰山,六次登顶,写下了一百四十多首诗句,留下一百三十多块石刻。汉武帝刘彻在泰山封禅后八次泰山登顶,并在峰顶留下一块无字碑,成为千古之谜。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历史,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古人以“泰山北斗”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有卓越成就,有泰山北斗之望,为世人所敬仰。杜甫《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未能观日出,略感遗憾。 草稿于2005年完稿 2020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