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石予民 于 2020-12-6 13:26 编辑
明代央企龙江船厂 位于鼓楼区长江边的南京宝船厂遗址于新世纪发掘后建成公园开放,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公园牌楼正中的匾额是著名书法家、百岁老革命武中奇题写的。遗址公园内最醒目的是三条东西向并排平行的河道,长约300米,宽约30米,水面平静。这就是当年船坞中的三个,当年称船坞为“作塘”,船坞西连长江。现在,遗址中尚有第一作至第七作的具体方位可以辨识。各作均呈长方形,东西向并排分布。其中,四、五、六作保存尚好,而尤以四作为最,是如今所能见到的当年遗留下来的最大的船坞,水下积有很厚的淤泥,由此可见当年船坞之规模,足可建造郑和船队的大小船舶。郑和航海所用宝船“悉数建造于此”(纪念馆陈列说明)。龙江宝船厂因地处当时南京的龙江关(今下关)附近,故名。从体制来看,它是货真价实的“央企”:明洪武帝至永乐帝,原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六省造船厂全部奉命迁来南京。从规模来看,船厂最大时占地4000余亩,从就业人数来看,人员工匠多达三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造船厂。即使在当下,以任何标准衡量,它都是名符其实的特大型中央企业。随着禁海闭关政策的实施,船厂于明末式微,至清散伙黄摊,整个遗址多已成为农田及水塘。 早在南宋时期建康(南宋称南京为建康府)造船业就十分发达,为加强对金作战能力,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始在江南地区开始大规模造船,建康的造船场就设在龙湾附近,称“龙湾都船厂”,该船厂一直到朱元璋攻占集庆(元末明初称南京为集庆)时皆存在,历时两百多年。龙湾都船厂既造新船亦修旧船。从淳祐九年到景定二年(1249—1261年)12年间,共造、修船3219艘,其规模、能力可见一斑。由于那时建的是木结构的大海船,中间多用铁钉固定,不经拉,所以只能选在靠江的地方建。建造时,要堵住船坞与长江之间的闸门,在干船坞里建好宝船后,等潮水来时再打开闸门,引进江水,再把船舶漂出去。从船坞长宽推测,当时建的海船最大能达到44.4丈长、18丈宽(对于郑和宝船的大小尺寸,专家有不同看法)。 遗址公园内有郑和的塑像,仿真宝船、工匠劳作的雕像、出土的造船木料、金属构件、重建的四五层楼高的瞭望监视塔,纪念馆详细介绍了船厂的历史、机构设置、造船过程和技术、出土的船用部件和生产生活用品,一些细节如船的构造和船帮怎样抵御减轻海盗船撞击造成的损伤等颇吸引游客。 石予民(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