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20-11-30 19:16 编辑
九州韵痕(154) 初识大漠讨赖河
出嘉峪关,一条名字很怪的河流,断断续续跟着公路走,它叫讨赖河,最终汇入北大河。从嘉峪关继续往西延伸的明长城,就是到讨赖河的北岸戛然而止,结束了它万里之遥的使命。但汉长城还在向西蜿蜒,一直到荒凉的罗布泊…… 这里仍是漫漫戈壁。芨芨草一蓬蓬乱发似地纠结于硬梆梆的沙丘之上,望之如一个个坟丘,隆起于戈壁之上,讨赖河则像一匹用旧的白帛,被遗忘在大漠之中;再过去,是小镇东玉门,与讨赖河相望。这是戈壁大漠中陡然出现的一处人烟,几丛绿林环绕着几座白色马赛克的小楼,远远望去,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受,像是海市蜃楼。 行行复行行,望见了著名的疏勒河,它和国道有一段很长的重合。疏勒河河道很宽,有时还有水流在跌跌撞撞地行进,有时只剩下满河道的萋萋青草。到了双塔乡,却意外地出现一池碧水,那是双塔水库,它淹没了一座唐代古城遗址。在疏勒河,这样的水利工程还有不少,这一带的农业、全靠疏勒河的灌溉。 相比于陇西的黄土高原,这里的水源算是充足的,且人少地多。因而,这里正从陇西大规模地移民。尽管有诸多优惠政策,但安土重迁的陇西农民很不愿意来,直看到先来的人过的比原来好得多,才肯下决心。 可是,我真的担心,如果照以往那种河流枯竭的速度,真不知道这里的灌溉农业还能维持多久。一位上海籍的下放知青说,他1958年到这里来插队时,这边的河水还很大,可以走大船。不意1985年再回来,水已经干涸了。 沿途的行道树多半是胡杨,偶见几株粗大的柳树——河西的柳树,与我们常见的垂柳不同,虽说柳叶如眉,却并不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模样,而是枝枝向上升腾的——人们管它叫“左公柳”,是清代左宗棠经营西域时留下的。 (原载于《中国水利报》2005年2月19)
|